关灯
护眼
字体:

黄河殇_邓贤【完结】(66)

  原来天有不测风云,徐州会战之后,日本大本营决心以武力消灭国民政府,“帆”机关奉命关闭谈判渠道。

  碰了一鼻子灰的中方谈判代表无计可施,既然日本人不愿谈判,谈判代表的外交使命也只好到此结束。仍不死心的高宗武多次派人打望消息,均无功而返,无奈之下的他只好打点行李,准备离开香港打道回府。

  6

  俗话说“纸包不住火”,豫东战败消息很快被披露出来。

  连日来,武汉报纸纷纷刊登来自豫东前线的记者报道,有记者称,昨晚最后一列运载伤员的列车通过之后,随着一声巨响,开封铁路桥被炸毁,至此陇海铁路郑州以东运输全线中断。有记者从黄河水利局官员口中得知,因为形势紧张,每年例行堤防加固工程已经奉命停止,民工遣散回家。还有记者采访开封守军某师长,该师长表示已经做好准备与敌决战,誓与开封城共存亡。许多记者亲眼所见,大批从豫东逃出来的难民已经拥入郑州、洛阳,有确切消息称,日本人已经完全占领商丘、民权、兰封等地,正在逼近开封,云云。

  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军方发布的战报常常自相矛盾漏洞百出,比如某地激战歼敌多少多少,敌精锐师团如何被击溃,但是不久即传来该地沦陷的消息,弄得人们不得不怀疑所谓大捷是否真有其事。又比如豫东前线果如军方宣称那样打了大胜仗,国军正在乘胜追击,一度被传得沸沸扬扬的兰封会战真的像蒋委员长所说“活捉土肥原”和“消灭第十四师团”,那么陇海铁路何以要自毁桥梁?豫东何以被敌人占领?地处后方的守军何以要发出“与开封城共存亡”的铿锵誓言来?

  一再失望的国人终于幻想破灭,感到受了欺骗,于是一些进步人士勇敢地站出来揭穿军方谎言。他们手中握有记者从前线发回来的战地调查和访谈,有豫东会战失败的铁证,还有国军正在溃败,大片国土正在沦陷的事实真相。他们痛心疾首地质问政府,如此屡战屡败之军队,如此兵败如山倒之将领,何以担当卫国御敌之重任?如此只会以谎言蒙蔽大众之政府何以取信于民,何以领导四万万民众奋起抗战收复国土?

  失败消息如同一根导火索,将民众心中积蓄太多的失望、愤怒和抗议引爆。社会各界如梦初醒,人们从一场虚幻的胜利中看清事实真相,战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军方越是躲躲闪闪不肯正面回应,政府越是报喜不报忧,前线的失败就越是激怒民众,引发一场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武汉各界人士纷纷站出来声讨国民政府,要求公布战败真相,检讨战败原因,追究责任,严惩那些临阵脱逃和贪生怕死的将军。还有许多激进党派团体、大学生和民众组织上街游行,他们来到国民党中央党部和军委会示威,发表言词激烈的演讲,“打到卖国贼!”“抗日无罪!”“还我河山!”的口号声响彻云霄。

  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出面接见民众代表,他当场允诺三件事:第一,调查战败真相。第二,严惩战败责任人和将领,无论是谁绝不包庇姑息。第三,改革弊端重重的军方新闻官检查制度,由中宣部领导报纸新闻检查。

  全国声讨浪潮令蒋介石焦头烂额处境被动,他不得不作出前所未有的姿态来检讨豫东战役,以平息舆论和渡过这场由战败引发的政治危机。他宣布对战败的各级黄埔将领进行严厉处分;总司令薛岳上将被记大过一次,降薪三级;第二十七军军长桂永清中将、装甲兵指挥官邱清泉少将皆因作战不力被撤职,调往他用;第七十一军军长宋希濂中将被降职使用。号称“天下第一师”的第八十八师师长龙慕韩中将则以“临阵脱逃罪”交由军事法庭审判。

  另有多名旅、团长亦被撤职查办。

  事实上蒋介石上述严惩只是做个姿态而已,他比任何人都更加清楚打败仗绝非个人原因所致,也不是哪个将军没有尽力,“非不为,乃力所不逮也”。但是身为统帅的他必须要向全国人民有个交代,如果没有人站出来替领袖平息众怒,难道要由他蒋介石来承担战败罪责么?

  我们看到,宋希濂在随后进行的武汉会战中英勇作战,阻滞日军进攻,受到通电嘉奖,提升集团军副总司令。薛岳在三次长沙保卫战中大败日军,成就一代抗战名将。邱清泉则率部参加著名的昆仑关大战,此役中国军队出动空军、坦克和步兵相配合大败日军,成为抗战时期中国军队取得为数不多的经典性进攻战之一。桂永清则积极发挥外交才能出使欧洲,后来官至海军总司令。只有龙慕韩没有获得赦免,最终沦为豫东战败的替罪羊。

  7

  一队汽车悄悄驶进武昌红山陆军监狱。

  这是一个初夏之夜,地处郊外的监狱分外寂静。身穿青布长衫的蒋介石从车内走下来,被人领进一间单独的囚室里。他看见在一盏闪动着昏黄光线的马灯下,一个坐姿端正的人正在捧书夜读,他就是沦为死囚的前陆军中将龙慕韩。

  犯人蓦然回首,不觉大惊,连忙起身立正。

  校长目光威严,默默注视这个昔日的得意门生,如果此刻龙慕韩意志软弱,像个胆小鬼那样喊冤叫屈痛哭流涕,校长肯定拂袖而去,因为贪生怕死的学生根本不配他亲临探视。但是他面前的学生依然站得笔挺浩气长存,体现视死如归的黄埔精神,令他不由得心情复杂感慨莫名。据说蒋介石曾经再三犹豫,最终还是没有赦免龙慕韩的死罪。从今天所能找到的一切材料来看,所谓“临阵脱逃”的罪名大有值得推敲之处,如果师长龙慕韩不是英勇作战,第八十八师何以收复兰封,并且一度取得的辉煌战绩从何而来?如果龙慕韩是个不堪造就之才,蒋介石何以亲自提名把他留在人才济济的黄埔军校当总教官,后来又提升陆军中将,把号称“天下第一师”的王牌部队交给他指挥呢?相信龙慕韩就是肝脑涂地也难报知遇之恩,他有可能或者说胆敢畏敌如虎擅自逃跑吗?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