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黄河殇_邓贤【完结】(80)

  此后怪风果然销声匿迹矣。

  有人向蒋师长推荐一位隐居在家的老河工,老人同黄河打了一辈子交道,素有“河工鲁班”之称。蒋师长命人携了礼物亲自登门求教。老河工已至耄耋之年,他指点军人说:流沙施工,第一要紧的是封固,使之不易流动。

  蒋师长毕恭毕敬,洗耳恭听。老河工又指着远处的河水说:取黄河之水,化黄泥于水中,浇铸于沙土之上,使之凝固。然后边浇边挖,大功可成也。

  蒋师长大喜,命人依法施工,果然进度加快数倍。

  到次日,外河滩基本竣工,滚滚河水已引至堤坝跟前,只等大堤掘断即可放水。

  4

  巍峨黄堤,形如巨龙;稳如泰山,固若金汤。

  时间飞快过去两天两夜,距离蒋在珍立下的军令状只剩下二十四小时。掘堤官兵内外动手昼夜施工,眼看开挖断面就要接近大堤核心时,一头谁也意料不到的拦路虎迎面出现了。

  大堤隆起脊梁,拦住蒋在珍去路。

  黄河大堤所以抗击千百年滔滔洪水而不溃,正是因其内部有一道坚固无比的“堤脉”支撑所致。堤脉如同大堤的骨骼和脊梁,它由黄河沿岸人民从山里运来最坚硬的花岗石,采用最上等的石灰与砂浆世代浇铸加固而成。当挥动铁镐的士兵遭遇这道不可逾越的堤脉抵抗时,他们的全部努力充其量只能在坚硬的花岗石表面留下一个个灰白的印记,本来大有希望的工程进度如同骤遇寒流的水银柱,停留原地再无进展。

  蒋在珍束手无策,火速求教河工局专家。

  专家默然良久,终于叹口气说:大堤就是万里长城,哪能说垮就垮呢?

  蒋在珍小心地说:愿听赐教。

  专家指点说: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是指哪怕一个小小蚁穴皆能导致大堤崩溃。将军可下令集中爆破,然后再行扩大缺口。

  蒋师长忍不住问道:赵口河堤也曾进行爆破,仅只留下一座小土坑而已,何以效果不佳?

  专家解释说,手榴弹和炮弹都是战场武器而不是施工器材,它们功能主要用于杀伤敌人而不是进行工程爆破,对于堤坝的破坏力仅相当于“TNT”(黄色烈性炸药)的几十分之一。

  当蒋师长追问如果炸开大堤需要多少“TNT”时,专家低头在一张小纸片上飞快地进行一番运算,然后答复说,至少需要不低于若干数量的黄色炸药才有把握爆破成功。蒋师长紧蹙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信心大增重新看到胜利希望。他相信一旦威力强大的新式炸药运到,一切难题都将迎刃而解,一切挡路的障碍壁垒统统都将被炸得粉碎。

  然而事情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抗战初期,被称作新式炸药的“TNT”是国民政府从西方国家进口的战略物资,实行严格的管制措施。当蒋师长向战区长官部紧急报告,请求十万火急调运黄色炸药时,他被告知程长官已经撤往洛阳,长官部人去楼空,保管炸药的军需部甚至找不到值班军官。这是一个危机四伏和充满混乱的战争年代,前线不断传来阵地失守的坏消息,日本人正在步步逼近,郑州危在旦夕,本来第一战区是否贮存有新式炸药,库存量有多少还是个问号,加上那些大权在握的军需参谋不知去向,炸药躺在哪座仓库无人知晓,给满怀希望的蒋师长兜头浇下一盆冷水来。

  蒋师长破釜沉舟,采取果断措施,立即派出多支队伍紧急前往战区所属各仓库搜寻炸药踪迹。他同时还向武汉大本营紧急求援,请求立即运送一批威力强大的TNT炸药支援工地。

  不幸的是,大本营答复说,数小时前京汉铁路新郑段和许昌段相继发现敌情,从武汉调运炸药已无可能。新八师必须就地克服困难,期盼尽快掘堤成功,静候佳音云云。

  第二十集团军及时派来两辆卡车进行增援,不过卡车给工地送来的不是急需的新式炸药而是两门七五山炮,好像新八师的任务不是掘堤而是进行阻击战似的。心急如焚的蒋师长只好听天由命,他把前来增援的炮兵统统赶下河滩挑沙,汽车大灯变成探照灯,夜晚开足马力替工地照明施工。

  就在寻找炸药暂无结果,河堤施工陷入停顿的关键时刻,一个村民赶来报告,日本鬼子进村了。

  5

  随着中牟县城陷落,郑州在日本大军面前暴露无遗。

  土肥原师团长快步登上城墙,他看见这座美丽的千年古城就像一枚熟透的果子,仿佛只消呵口气它就会自动落在手心上。土肥原哈哈大笑,他确信已经没有任何障碍能够阻挡日本大军的进军步伐。根据空中发回的情报,中国人还在加固城郊阵地,城内也有数目不详的军队活动,说明敌人并未放弃战斗。但是日本将军对此并不担心,他相信敌人已成惊弓之鸟,抵抗意志濒临瓦解,就像半年前守卫南京城的那些中国军队一样,他们在强大的日军面前除了举手投降别无选择。

  派遣军发来急电,空中发现大批中国军队正从西安、洛阳、三门峡以及湖南和湖北方向往中原调动,郑州守军极有可能死守待援。第十四师团务必坚决切断郑州之敌退路,迅速发起进攻一举击破。

  土肥原举起望远镜来观察。

  远处一座飘扬着青天白日旗帜的钟塔进入他的视线,他知道钟塔所在位置就是著名的铁路枢纽郑州火车站,一团团腾起的烟雾表明那里正在遭受炮击。号称“中国通”的土肥原知道,十几年前郑州火车站发生过一场足以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那就是轰轰烈烈的铁路工人“二>七”大罢工,说明该地区铁路工人具有很强的组织性和战斗力,不可掉以轻心。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