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许世友外传_陈廷一【完结】(165)

  且说正在这千钧一发的当儿,红军突地又在蔡、蒋、韩军和陈、罗军之间的一个二十华里间隙的大山坳中偷越过去,由东向西再度回到兴国境内集中。那边厢蒋介石各路人马正步步为营,眼看着红军便可被一网打尽,待到时机成熟,一声令下,各路兵马不惜血本从四面八方杀将过去,不料想又扑了个空。蒋介石既恼且怒,下令紧追。于是这二十几万人马又掉头西进,可是红军已获得半个月的休整,人强马壮,准备迎击。蒋介石手下将领纷纷向南昌的总司令诉苦,说人困马乏,不能再打,除了退却,毫无办法,如若再战,必然失败!

  蒋介石当然不肯放手,但三军将领一齐诉苦,说队伍饥寒沮丧,无能为力,与其挨打,不如退却。退却之后,还可以养精蓄锐,卷土重来;挨打殆尽,那就连本钱都保不住,还谈什么利息?蒋介石想想也不错,只好下决心退却。没料到红军又乘胜追击,消灭了蒋鼎文一个旅、韩德勤一个师,把蒋介石气得双脚直跳。“围剿”失利,十万、二十万、三十万人马接连撞板,夫妇俩却几乎被红军俘虏,幸亏红军以少打多,不愿穷追细寻,终算逃过了一关。第三次“围剿”就这样失败了。

  ◎蒋介石手举驳壳枪:我无论如何也不会忘记52、59师失败的惨痛!我还要继续剿匪!立刻发动  蒋介石面对着三次“围剿”失利,决心发动第四次大规模的“剿共”。正在这当儿,“九一八”事变爆发了。

  九月十八日上午十时四十分,关东军特务机关板垣大佐通知日本领事馆,说柳条湖铁道爆炸,中国军队“侵害”了日本的重大权益,关东军决定武力应付,要总领事馆“共同协力”,于是激战发生。

  日本军要强占东北,并把罪名强加在中国军队头上,谁都知道这是一个烟幕弹。蒋介石心中也十分清楚。

  他获知这个消息,在三军面前,佯装吃惊不已,后来有人来报告,说东北军张学良来电话,问蒋怎么办?蒋介石和宋美龄正在戏园里看戏,回答他的秘书说:“区区小事,何以请示。告诉他,日本人要占什么地方,都随他们占吧!我们是不抵抗主义,这句话不许声张。”

  蒋介石身藏皇家驳壳枪,其意不言自明。

  当时全国舆论都集中在张学良所说的“不抵抗主义”上,全国老老小小都痛骂张学良,骂他个狗血喷头,没想到张学良却是代人受过,哑巴吃黄连,有口无处诉。日冠占了辽宁省城奉天,在各地烧杀奸淫。就在两个星期中,日寇杀害的中国同胞几乎接近两百万,全国人民强烈要求蒋介石抗日,停止屠杀共产党。

  但蒋介石置东北人民惨绝人寰的遭遇于不顾,却集中精力注意华盛顿与东京之间的“暗盘交易”,同时坚持不抵抗。

  在这种情形之下,全国人民热血沸腾,义愤填膺。9月24日上海数万大、中、小学生罢课,三万五千码头工人反日大罢工。26日上海十余万人民反日示威。全国各地反日情绪激昂,广州、香港等地日本工厂中的中国工人均自动辞工。28日京、沪学生群集南京政府门前,抗议蒋介石对日妥协和不抵抗政策。当晚上海七千余游行学生被强逼押回学校。

  10月3日,湖南民众举行反日大会。开封中学等学校学生八千余名赴省政府请愿抗日。南昌中、小学教职员工四百余人召开抗日救国会,要求政府强硬对日。10日,广州学生举行反日示威游行,并检查日货,被军警开枪射击,死十余人。

  中共中央的通电在“九一八”事件以后的第五天便发了出来,提出“组织群众的反帝运动,发动群众斗争,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组织东北游击战争,直接给日本帝国主义以沉重打击!”

  当白山黑水间的义士前仆后继,同日寇作殊死战的时候,当这些可歌可泣的中华民族子孙饿着肚子喋血乡土,打击敌人的时候,南京政府蒋介石又手举驳壳枪,发动了对共产党的第四次血腥“大围剿”。

  此役,蒋介石动员了九十个师,七十万人,兵分三路向苏区进发。事前他决定了“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政策,杨永泰的保甲制度、连坐法,以及成立地方上地主的武装保安队、壮丁队、铲共义勇队等等,十八般武艺件件都用上了,外加一个“三光政策”。第四次“围剿”终究也没逃脱失败命运。五十二、五十九两个师全军覆没,两名师长也被活捉;十一师大部被歼。孙连仲、吴奇伟等部也被击溃。东路主力军,也是心腹部队又被红军吃掉一个师,让老蒋好心痛。

  蒋介石几乎不相信这是事实,他抓耳挠腮,绕室彷徨,暗思道:“这回官长死亡之多,是自我带兵以来所未曾有过的,我自从当参谋一直到现在打仗,从来没有这样惨败过!”他一拳打在沙发上:“我无论如何也不会忘记五十二、五十九两个师失败的惨痛!我还要继续剿匪!立刻发动!”蒋介石边说边喊,再一次举起了驳壳枪。

  ◎张灵甫“剿匪”有功,驳壳枪改姓张

  一阵紧锣密鼓,第五次“围剿”便拉开战幕,蒋介石再次亲自出马,南京军队百万,飞机两百架,在“军事顾问团”设计下进攻苏区,采取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作战方针。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