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许世友外传_陈廷一【完结】(210)

  伤亡惨重的五十一军先头营逃回沂蒙山区,不敢轻举妄动。赵保原见形势不妙,急忙在发城到玩底一线构筑碉堡,巩固防守体系。这一手,赵保原自以为是得意的一着。据被俘的赵部官兵说,他曾屡次讲:”土八路没有炮,看他们怎么办?只要皇军下乡‘扫荡’,我们就可以得救了。“

  ”是的,我们没有炮,但我们有无畏的战士!“许世友道。我们在敌军的碉堡之间,也修起碉堡,把他们割开,迫使他向我进攻,在运动中杀伤他们。

  每当夜幕降落,机枪射手和狙击手们便秘密地进入阵地,各自封锁分工的敌堡枪眼。接着,战士们背着枪,推着装满泥土的木箱和柳条筐,从四面八方匍匐前进。敌堡枪眼火光一闪,我们的机枪手和狙击手便立即还击。战士们在敌人的碉堡之间,把木箱、柳条筐堆起来,再围上积土,于是一座简便的碉堡便筑成了。碉堡越来越多,敌人的防守体系被这些简便的碉堡分割得七零八落。战士们依托着这些碉堡,把敌人死死地围困起来,使他们不敢外出、不敢露头。同时,我军又大力向敌人开展政治攻势。无数张油印传单,散发到敌军内部去;醒目的大字标语,贴在席子上,竖在敌人的围子前。每到晚上,我军政治工作人员便动员、组织顽军家属、顽军俘虏喊话,告诉顽军士兵们:”有血性的中国人,决不能随投降派头子去投降日本人!跑到八路军这边来吧!抗日是每个人的神圣责任!“

  赵保原和他的大小头目毫无对策,他们自鸣得意的防守体系,不但防不住我军,连他们自己的士兵也防不住。每到夜里,顽军士兵就扔下碉堡,悄悄地跑到我军这边来。赵保原急了,他们又想出一个”绝招“,竟然把士兵们像拴螃蟹一样,五六个拴在一起。这样一来,本来是一个个地溜,后来竟一群群地跑。

  在围困、分割、瓦解敌人的基础上,7月初,我军又逐步加强了对发城的军事压力。五旅、五支队分别攻占了发城外围的榆林庄、上坊坞、下坊坞、夏屋村、中村等据点,把敌人紧紧压缩在发城一隅。7月26日,十四团用火攻和集束手榴弹,一夜打下发城北山的三座大碉堡,摧毁了发城的最后屏障。

  在我军长围久困、连续打击下,发城守敌退路被切断,阵地在缩小,上下离异,军心涣散,四面楚歌,精疲力竭,真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敌人要么坐以待毙,要么冒在野外被歼的危险弃阵逃跑,除此别无它路。

  敌人是要逃跑的。在此以前,赵保原就曾命令他的参谋长张起陆组织发城守敌突围外逃,但遭我军堵击未能成功。现在,敌人是必逃无疑了。

  部队作好了歼灭逃敌的部署和准备,海、莱边区的党组织也动员人民群众配合部队共同消灭发城之敌。

  海、莱边界人民倍受赵保原的祸害,他们对赵保原怀有刻骨的仇恨。现在,几年来惨遭压榨和屠杀的仇恨要报了,几年来的欺凌和侮辱要洗雪了,投降派欠下的累累血债要清算了。报仇雪恨的日子终于盼到了。

  ”向赵保原讨还血债!“

  ”彻底消灭发城逃跑的投降派!“

  ”夺取反投降的彻底胜利!“

  海、莱边界的人民紧急地动员起来,积极地行动起来;青年小伙子们都参加了基干队;妇女、小孩、老人也都担负起站岗放哨的任务。人人都武装起来,土枪、土炮、大刀、铁矛、木棒、铁锨、粪叉成了最好的武器;烽火台、照明柴,布满了山山岗岗。人民群众和自己的子弟兵一起,组成了严密的天罗地网。

  7月27日,夜越来越深,大地一片寂静,星星在天空中眨着眼,钟表在滴答滴答地响。人们都屏住呼吸,焦急地等待着。

  ”叭!叭!叭!。“

  清脆的枪声划破了夜的寂静,敌人开始逃跑,夜顿时沸腾起来,一个个烽火台、一堆堆照明柴把群山和平川照得一片通明,赵保原的反动军官们和骨干分子驱赶着被他们拴成一串串的士兵,像残云落叶一般,一堆堆、一簇簇,狼狈而逃。战士们、乡亲们手持各种武器向敌人冲杀过去,枪炮声、喊杀声、马嘶声、锣鼓声、军号声响彻四野。敌人溃不成军,一片混乱。在战士们的刺刀下,在乡亲们的刀叉棍棒前,原来气势汹汹的投降派们,现在却不得不在他们平素瞧不起和任意侮辱的”乡巴佬“面前低下头来,跪在地上缴了枪。赵保原”发明创造“的”绝招“,这一下可给我军抓俘虏提供了方便,一捉就是一串,这一次就捉了两千多。遗憾的是赵保原却跑了!

  赵保原的主力遭到了惨重打击,其他的大小司令们,有的被全歼,有的带着残兵败将,纷纷逃出莱阳、海阳地区。这样,胶东心腹地带,重新成为抗日民主根据地。我军也在战斗中壮大了一倍以上,与顽军在数量上相等了,迫使投降派再也无力发动进攻。

  牙山之战,胶东军民把它称为”五个月反投降“。这一仗,不但打开了胶东的新局面,也证明了”斗争是克服投降危机、争取时局好转、巩固国共合作的最主要的方法。“

  ◎许世友感叹人生:要说老婆,母亲当初给我讨了一个,完婚三天,我就西征了,说不定人家等不及,早已改嫁了。我说没老婆也不是骗你吧  牙山战斗胜利结束时,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许世友命令战士们迅速打扫战场,准备撤离。胜利的佳音,伴着徐徐的晨风在胶东的大地上传播着、回荡着。战士们带着各种各样的胜利品,押送着一群群的战俘,挺着胸脯,昂着笑脸,迈开大步,走上了撤离的道路。每路过一村一店,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乡亲们,都放下手中的活计,有的熄灭灶火,有的放下织网,有的放下针线,还有的抱着孩子,拉着扯着,喊着叫着,纷纷涌向街头,欢迎凯旋的队伍。他们中有的提着水壶,有的端着大碗茶,有的拿着花生、水果,还有的拎着”拥军鞋“。那场面热闹非凡,令人热泪盈眶。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