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晋枭雄:阎锡山_苗挺【完结】(64)

  一边是对日、伪笑脸相迎,情同手足,另一边对共产党、八路军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则是充满仇恨,迫不及待地要予以消灭。在急急忙忙进占太原的同时,阎锡山在孝义召开军事会议,提出抢占上党的问题。上党,是指以长治为中心的晋东南地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分全国为36郡,上党郡为其一,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八路军总部曾长期驻在上党,领导和指挥抗战。如能抢占上党,对于在山西境内的共产党、八路军力量就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而且,占领上党之后,向东向南,均能居高临下,向华北和中原伸手。有的将领对此疑虑重重,认为上党是八路军势力最强的地区,孤军深入,更犯兵家大忌。但阎锡山坚持认为要巩固山西,进而控制华北,必须先占据上党。他排除异议,坚持己见,拼凑起一支17000余人的部队,派第八集团军副总司令兼十九军军长史泽波率领,于8月17日由汾东地区向东开进,直扑上党。

  开始时,史泽波不断传来捷报,顺利占据了六座县城。阎锡山接到捷报,踌躇满志,喜从中来,更觉得自己当初的决定完全正确。当晚特意与身边的将领们开了个碰头会以示庆祝。会上,阎锡山容光焕发,频频与将领们碰杯,似乎对打响内战第一枪,轻取上党,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但他轻估了共产党“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决心,轻估了八路军和人民的力量。毛泽东对此事有一段精彩的论述:“太行山、太岳山、中条山的中间,有一个脚盆,就是上党区。在那个脚盆里,有鱼有肉,阎锡山派了十三个师去抢。我们的方针也是老早定了的,就是针锋相对,寸土必争。”(《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1157页)9月初,正在延安开会的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乘飞机返回上党,指挥八路军打响了上党战役,决定将来犯的阎匪军歼灭在上党。八路军迅速将史泽波占领的六座县城夺了回来,肃清外围,团团包围了长治城,并展开了激烈的攻城战斗。史泽波被围在孤城之中,向阎锡山连发急电,请求援兵。在这出乎意料的突变面前,阎锡山惊惶失措,但仍不相信会一败涂地,一面复电称:“上党必争,潞安必守,援军必到,叛军必败”,一面急忙拼凑力量,组织起两万余人的部队,前往上党增援。

  时值晚秋,阴雨连绵,山洪漫流,泥泞阻道。阎军炮兵、辎重不少,兵士除携带自己的弹药之外,还给长治守军带了许多弹药,步履艰难,每日只能走二、三十里。再加上沿途民兵和游击队的袭扰,部队士气低落,怨声载道。因此,在八路军的坚决抗击面前,损失惨重,难以挪动。阎锡山得知增援无望后,为保存实力,令援军撤退。阎军狼狈不堪,官兵各不相顾,争先恐后,在一条不到十米宽的小路上蜂拥逃窜,自相践踏。八路军尾追和拦截部队两面夹攻,阎军彻底崩溃。援军司令、第七集团军副总司令彭毓斌死于乱军之中,还有多名高级军官被俘,除逃回2000来人之外,援军全军覆没。消息传到太原,阎锡山像挨了当头一棒,气急败坏而又无可奈何。援军被消灭之后,困在孤城中的史泽波主张坚守,伺机突围。阎锡山却下令,要困在长治的守军退回临汾。史泽波只好率残兵乘夜弃城,向西逃窜。结果在沁河河畔被八路军围歼。史泽波和多名高官成为俘虏,除千余人侥幸逃脱外,也是全军覆灭。

  上党战役中,阎锡山的所谓“精锐”部队被歼灭13个师共三万五千多人,占到其总兵力的三分之一。人民解放军的这一拳,确实打得他喘不上气来。阎锡山的如意算盘,遭到如此重击,气得他卧床不起,连62岁的生日也不过了。对共产党的仇恨又增几分,与共产党斗争到底的决心也更见其顽固。上党战役失败后的一段时间里,因为焦虑不安,阎锡山常常通宵失眠。为了逃避痛苦,他跑到聘用日本战犯培训军官的“省训团”去寻求安慰。他在省训团里传见各队队长,再三要求要听日本教官的话,要好好向日本教官学习。他甚至荒谬地提出:“在这里学习,和去日本留学是一样的,机会真正难得。”此时的阎锡山,已经满脑子只有反共一件事情了。

  穷途末路 依靠特务维持

  阎锡山对共产主义是下过一番研究功夫的,对共产主义的反对,有着自己的政治理念。他承认,“共产主义是世界上最具备‘一以贯之’的中心思想的思想体系”,“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富国际精神、奋斗精神、群众精神的著名政党”,并承认人类社会“露有一个私有的大空隙”,让共产主义“至少可以煽动世界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人民,向十分之三以下的人民进攻”。他的立场,天然地是站在十分之三以下的那一边,因此,对十分之七以上的人民群起而攻之充满着畏惧和仇恨。经历了抗战的酸甜苦辣,经历了“在三个鸡蛋上跳舞”的惊险和难堪,阎锡山就越来越认清了自己真正的目标。他说:“我竭尽全力反共,乃因为我指挥共产党的军队八年,又与之斗争五年,前后有十三年之久,深知共产党的做法。”联共抗战的经历,让他切身体会到了共产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号召力,看到了共产党为贫苦百姓谋利益的决心和力量,也看到了在共产党的发动和组织下,穷苦人民站起来时爆发出的仇恨和怒火的可怕。不管他在理论上如何大谈“物产证券”、“按劳分配”的合理,也不管他提出过什么样的治理国家的良方,只要共产党存在,发展,他阎锡山就没有好日子过,更不用说继续当山西的太上皇。自当都督以来,他的财产天文数字般飞速上升。其父、岳、继母、妻、子、亲戚等,都先后挂上了董事长、经理、名誉董事之类的职衔,在名目众多的“公营”和私营企事业中大发其财。别的不论,仅在五台河边一带,阎家集地不下20万亩,已经是山西最大的地主了。政治理念与经济利益,都与共产党的主张和路线水火难容。一定条件下可以利用共产党为自己服务,但条件已变,就不能允许共产党在自己眼皮底下生存发展。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