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煮酒话太宗_黄如一【完结】(91)

  一路上宋军惨遭骚扰,苦不堪言,艰难推进至涿州时后路已被辽军切断,这时偏偏有许多想投宋的百姓来投,后勤补给压力更大。更可怕的是宋军得到情报,辽圣宗耶律隆绪和承天皇太后銮驾已经开至涿州,这意味着辽最精锐的斡鲁朵军已集结于眼前。又逢天降大雨,宋军参谋会议上吵声一片,这次主流意见是赶紧撤退。曹彬又约束不住,只好同意保护百姓先撤,十万大军冒雨撤退(逃窜)。耶律休哥一直率军跟进,但不急于追杀,一直追至歧沟关(今河北涿州松林店镇岐沟村),在大雨中保持阵形撤退了数日的宋军在渡拒马河时终于出现了少许混乱,有些部队不按曹彬指挥抢着渡河。这点细小的扰动怎能逃过战神耶律休哥的眼睛,辽军就在此刻发起了总攻!失去阵形的宋军遭到背后猛冲,被赶入河中践踏溺死者不计其数,曹彬、米信等主将单骑突围脱走,军器物资堆弃如山。宋太宗精心设计的雍熙北伐再次以失败告终。

  高梁河战役宋军虽然溃散,但其实损失不大,而雍熙北伐是经过精心准备后的一次大会战,宋军损失远超高梁河,除李继隆一部全军而退,其余各部包括西路和中路军在撤退时都惨遭辽军追杀。

  战后追究责任,宋太宗被整得灰头土脸。赵普带头上书指责宋太宗战略设计错误,指挥失当。宋太宗虽然承认自己有责任,但坚持称自己设计的战略没错,是曹彬执行得不好。

  什么是领导?领导就是送死你去,背黑锅我来。现在人家曹彬去送过死了,你却不背这个黑锅?全国人民群情激愤,千夫所指。那一刻,宋太宗终于明白:世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人家在唐朝当太宗,你在宋朝。

  更痛苦的是宋太宗擅自命令曹彬进退,直接导致惨败。皇帝还会擅自?是的,若在前代,皇帝不存在擅自这个概念,他说什么就是什么,但是到宋朝,这样做就违背了朝廷的运行程序。

  隋唐以来朝廷下发文件就有一套规范程序,有多个审批和监督环节,远非皇帝个人可以一手包办。而宋太宗制定战略、中途向前线发令,都只通过枢密院(军队),而没有让中书门下(政府)的宰执们参与。对此,宰执们很生气。宋太宗只好下罪己诏,并对枢密院长官们保证:“以后你们监督我,我再也不敢了。”二百年后,宋孝宗也干了类似的事,绕开政府,勾结主将直接出兵,也遭到严厉谴责,差点下课。历史推进至宋朝,皇帝仍然处于权力结构的最顶端,整个权力结构却已改变,基础越来越牢,但顶端的个体已不能代替整体。

  宋太宗在军事领域的诸多理论贡献是现代化军队的重要渊源,但他亲自指挥的战绩又实在有点拿不出手。真正更令宋太宗尴尬的是,两次被耶律休哥踢翻在地后,他不敢再去面对这位克星,委托李继隆负责对辽作战。而李继隆却多次大败休哥,每次斩首皆以万计,甚至在徐河之战砍断耶律休哥一条手臂,让耶律休哥再不言兵。

  用的是同一支军队,对面也是同一个休哥。人家去次次踢爆他的屁股,你去却被次次都踢断腿,这说明什么问题?说明你组建的这支公共军队,包括你的作战思想都很好很强大,但更说明你本人的临场指挥又实在是烂得没底,这样都能输。所以有人评价你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败千里之外”,别嫌刻薄,总比耶律休哥给你取的契丹名字“光义·科学阵形·驴车飞人·输”厚道多了。

  规范成熟的国家体系

  如果再说打仗的事,光义可能就要罢演了,我们还是说点让他长脸的事,比如他开启的这个现代国家体系,以及由此而迈入新阶段的人类文明形态。既然论武功比唐太宗差了十万八千里,那论文治你要是赢得少了恐怕都不够。

  中华帝国的组织目标导向很早便被明确:建设一个平行化、公民化的单一制中央集权帝国——所有臣民从主权上直属于一个皇帝——而没有中间领主阶层。但这个目标尚未得到彻底实现,门阀贵族仍在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不仅仅是组织结构设计的问题,而是社会基础所决定。秦隋冒进,二世而亡,而今至宋,似乎条件更加成熟。宋太宗非常幸运地站在了这个历史节点上,似乎取得了比李斯、高颎更伟大的成就。

  宋太宗的军制改革非常成功,而在行政和官制方面,应该说取得了更大成就。

  一、规范的中央官制

  隋唐官制的一大特色便是分权制衡,但三省分列的行政效率实在有点低,中唐以来便三省合一,以中书门下为最高中央政府,中书门下的会议室叫政事堂,亦称都堂。皇帝会专门授予某些人同中书门下三品或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简称同平章事)头衔作为到政事堂议事的资格,后来又增加了参知政事、参预朝政等作为次一级的参会资格,是事实上的宰相。而这种头衔往往由皇帝临时差遣,并且惯例不与三省长官甚至六部尚书同授,以压制权臣。这样做倒是避免了董卓、王莽似的权臣,但也容易使中央政权的实际行政能力严重虚化。

  宋朝进一步规范这种制度,将同平章事和参知政事作为正式的宰相职务。其中,同平章事是中书门下的长官,一般二至三人,并为宰相,互相有一定制约。参知政事可视为同平章事的助理,地位较低但也有参会资格。后来枢密院的长官枢密使、枢密副使(多数情况下不设枢密使、枢密副使,而设知枢密院事及其副官同知枢密院事或签署枢密院事)也拥有了参会资格,与参知政事并称为执政。宰相和执政合称宰执,在政事堂共同议事,这个常务委员会便构成宋廷的最高决策机构。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