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吾血吾土_范稳【完结】(19)

  偏偏舒淑文又在卧室里喊:“哎,副秘书长 同志,你的干部当上了吗?”

  赵迅差一点儿把红糖鸡蛋打翻了。他像踩 在棉花堆上,步履沉重地来到妻子的床前, “我……我,这个这个,人民管制了。”

  “ ‘人民管制’是个什么样的干部?”舒淑文 满怀殷切地问。她晓得抗战时日本飞机常来轰 炸昆明,那时街道上有“柴火管制员”,负责招呼 大家在跑警报时不要忘记熄灭家中炉灶里的柴 火。在这个陌生的名词外,舒淑文居然还敏锐 地发现赵迅头上的异样,“你的干部帽呢?”

  赵迅把鸡蛋碗放在床头柜上,半跪在妻子 的床前,挠挠自己一头浓发,“人民管制就 是……就是不能戴干部帽了,不能演戏写文章 了。但是这很好啊,我回家了,我还是自由的 人,能够天天陪你,看着我们的孩子长大。我还 可以去卖米线,接受人民监督,按时报到,参加 劳动,好好改造,要求进步,重新做人……”赵迅 的声音越说越小,最后小到他自己都听不见了。

  赵迅一辈子都没齿难忘,产床上的妻子在 他接受人民管制的第一天,成熟得就像进了十 次学习班。化蛹成蝶,美丽非凡。她的眼光充 满怜惜,她的脸上波澜不兴,她的手温柔地插进 他没有干部帽的头发里,她的话像母亲一样的 温存:

  “什么重新做人?你本来就是一个于国家 有功的人啊!什么改造?我的男人不需要 改造。”

  哪个妻子喜欢自己的丈夫被社会改造呢? 社会是多么复杂的机器,渺小的人在里面或接 受锻造,愈战愈强;或改头换面,成为家庭里的 陌生人,连自己都难以面对,或者被碾为產粉, 成为大地上一文不值的尘埃。赵迅回到家第二 天就去街道派出所报到。所长姓王,是个很和 蔼的人,说你的档案已经交过来了,是个知识分 子啊,还是个导演。人民管制的条例你清楚了 吧?人民政府让你有靠劳动养活自己的权利, 有和家人在一起的权利。但你不能外出,不能 有反动言论,随时要处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 家里来了什么人要报告,每周到派出所汇报思 想,用劳动来改造自己的旧思想。嗯,让你参加 什么劳动好呢?扫大街吧,那些家庭成分不好 的老头儿老太太都包干儿了。对了,去公共厕 所拉粪吧,每周两次,周三和周日,天亮前得把 这一片三个公厕里的粪运出去。听明白了吗? 赵迅赶忙回答说,明白了。天亮前运走。

  新的生活开始了,每周两次顶着星星月亮 出门,披着晨曦一身粪臭回家。和赵迅一起拉 粪的是另一个接受人民管制的老人,其实他也 就五十多岁,只是看上去特别衰老而已0他过 去是报馆的老校对,虽说算不上反动文人,但因 为他的儿子是个少尉军官,跟国民党军队跑到 缅甸去了,他供职的报馆也不受新政权待见,被 定性为反动报纸。从总编主笔到编辑记者抓了 一大批,他这个“匪属”校对得个人民管制也算 是竟大了。他让赵迅叫他“错老倌”,说干了一 辈子纠错的事情,人生还是走错了,现在共产党 让他拉粪“纠错”。实际上他姓卓,昆明话说快 了听上去“错”“卓”不分,反正都是错。

  第一天上工,错老倌看见赵迅很卖力地弯 腰下粪池淘粪,鼻头都没有皱一下。错老倌便 说,老弟是个思想改造很端正的人啊。我第一 次下粪池都吐了。赵迅闷声说,这有啥,比不得 尸臭。错老倌有些不解,眨巴着眼睛说,我还淘 出过两个私生死娃儿呢,也不晓得是哪个男人 造的孽。啧啧,这粪坑里,都是见不得人的 东西。

  赵迅心想,粪坑里的东西上得了台面,就不 是粪坑了。就像他们这种人,认罪伏法,老老实 实把自己视同于粪坑里的一部分。第一个星期 粪坑还让他感到臭不可闻,第二个星期他基本 上就能接受那种味道了,第三个星期他对粪坑 熟视无睹,没有味觉也没有知觉。到了第二个 月,他回到家里对舒淑文说,我怎么感到自己粪 香粪香的呢。

  生活正在发生毋庸置疑的巨大变化。舒家 独门独户的清静小院也再没有往昔的幽静雅致 了。东西两边的厢房搬进来了两户人家,说是 人民政府分配给他们住了,一户是纺织厂的工 人积极分子,一户是在政府的商业部门上班的 干部。东厢房楼上楼下共四间,楼上曾经是舒 惟麒的书房,楼下是舒家姐妹的闺房,正对院子 里的那盆是“明梅”;西厢房是用人房间和厨房、 饭厅。现在翻身得解放的劳动人民登堂人室, 连房租都不用交。赵迅宽慰自己的妻子,我们 应该感谢政府的宽大,至少还给我们留下了正 房堂屋这几间。这院子过去多冷清啊。

  在赵迅第一次“洗澡”过关时,他就急急忙 忙将米线店转让给别人了。那家小小的米线店 曾经有八张桌子,大厨王师傅是滇南蒙自人,那 里以“过桥米线”闻名。这种米线最讲究汤味, 而王师傅煲老鹅汤有自己的绝活儿,汤色浓郁、 油亮清香,还在上面撒一把新鲜的菊花瓣,是全 城独具特色的“菊花米线”。因此赵迅的这家地 处闹市区的米线店生意一向不错,前来吃米线 的客人常常要排队,桌子不够了人们就蹲在街 边吃,吃完的青花大瓷碗就放在街沿上,围着店 面白花花的一圈,无形中就成了这家米线店招 徕顾客的金字招牌。在过去,这家门面不大的 米线店不仅养活一家人绰绰有余,还能养一个 话剧团呢,还能为舒菲菲出彩印封面的杂志呢。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