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的东北军_飞星骑士【完结】(246)

  跳伞长是每架运输机上负责组织跳伞的人员,他们不论是在地面上还是在空中都是做决定和解决问题的角色,在训练时候跳伞长都有教官担任,但是在实际战斗跳伞中,则是站在队列最后的军官或者军士充当;先导员是空降部队的眼睛,他们在大部队空降之前跳伞后为主力部队表明伞降场的位置,以引导运输机群的准确进入,有时候先导员也要为机降部队表明机降场。这两种兵种都是空降部队中不可或缺的岗位。

  第一周A阶段仍然是以战斗技能的提高和体质的强化为主。按照德国教官的规定:除了受伤官兵,其他每个人在任何时候的移动方式都必须保持跑步,而绝对不许使用行走的方式。用爱德华的话说“哪怕半夜到十米外的厕所小便也要像大便一样跑着去!”如果哪个官兵被教官或者宪兵发现没有在跑,就必须当场做三十下俯卧撑;而进入团部食堂的必经之路上也被德国教官设置了大量精心设计的障碍,每次吃饭的时候707团官兵们都是翻跃一道又一道障碍才进入食堂。除了每天雷打不动的三次10公里长跑训练外,50公里越野长跑也成为了每天必须进行的训练项目。官兵们的衣服基本就没有干过,在这些高强度的训练下一直被汗水浸透,德国教官的宗旨是:在这一周内,伞兵们要么被累垮打倒,要么被重新塑造。同时官兵们还要学会识读地图、使用指南针、判明前往预定地域的方向和精准的射击技术,食堂里面的空罐头都被收集来充当官兵们的射击靶子。这些都是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因为一个团一千伞兵在空中被空降后,分布的区域可能达到一百平方公里,伞兵们必须再孤立无援的情况下迅速找到集结点和攻击目标。而令德国教官们刮目相看的是:707团官兵无一退出,全部完成了任务。

  当所有官兵都完成了三次以上的高塔跳伞后,第二周B阶段的训练重点逐渐从体能转移到了技能训练上,此时官兵们都已经在千锤百炼下的体能训练下练出了一身强壮的肌肉。伞训是官兵们每天不少于八小时的专业训练科目。训练场上摆放着十几架东北军空军运输部队报废的Y一31c中型运输机充当练习教具,官兵们开始学习如何从一架飞机上采用团身式适当地跳出,如何操纵伞具以及如何着陆;不断练习着如何背着沉重的降落伞在颠簸的飞机上站立的离机姿势;不断地练习着原地弹跳,在模拟飞机上练三步离机;在两米多高的平台上千百次地一遍又一遍地跳下依次锻炼腿部力量和肌肉,这样使它能够在实训和实战中承受伞降着陆的巨大冲击力;还要在吊环和吊杆上练习高空保持着陆姿态落地,这样练习臂力,从而在伞降过程中才有力气去操纵降落伞在空中飘移的方向。这些关键技能必须要反复练习直到非常熟练地掌握。此外官兵们还练习从约12米高的塔上依靠一根另外一端和地面连结的斜绳缓缓降落到地面上,刚开始不会掌握技巧的官兵无一不被摔的大吃苦头。

  尽管训练科目繁杂枯燥且艰巨,但是官兵们都认真坚持地完成着。每当出现落后者的时候,德国教官便大喊:“怎么?累了吧!想放弃了吧!如果你想继续当步兵,你可以退出!"教官的话很清楚:空降部队是精英部队,只要精英。受到这话刺激的官兵们无一不奋勇争先地完成训练任务。

  当第三周来临的时候,摆在官兵们面前的是他们最厌烦最不感兴趣的一件事,虽然一点也不累,但是繁琐的程序让所有的官兵都头疼不已,那就是叠伞。

  光看着叠伞工具就让官兵头大:固定锥五个、包装钩子一个、包装针两枚、包装绳一根、沙袋四个、包装板一块……而叠伞程度的严格更加是远远超出了对内务标准的要求,仅仅叠伞前的检查就有十二顶,从伞的履历表到稳定伞、伞衣、伞包。伞绳、连结索…而且按照德国教官的要求,检查伞具、折叠伞衣、整理伞绳。收拢操纵带、把折叠好的伞衣传进细长的伞衣套、把十米长的30股伞绳穿进束绳套、折叠稳定伞、完成包装等等等等的这一切工作在以后熟练的时候都要做到在跑动中进行并完成。

  叠伞的步骤也确实非常啰嗦枯燥,但是官兵们还在认真地在叠伞棚里面反复练习着这顶技术:先把降落伞摊放在长桌上,然后整整齐齐地叠好,接着按照从下往上的方式装进内有金属框架的帆布伞包内:先放操纵带、再放进吊伞索(即伞绳)、然后是主伞、最后是主伞顶,它直接连着引导伞套和固定开伞索。每个伞包里面还装有一本工作手册,记载着打包者的姓名和日期,以供军官检察核对之用。练习场上,到处是德国教官和军官们来回检查的身影,他们严厉地盯着手忙脚乱满头大汗的官兵们,不停吐喝着催促和提醒他们,“注意伞绳有没有扭劲!"“四块棉丝搭扣粘满沾牢!"“你的锁针到位不到底!"“拉绳要掖顺!"

  一开始官兵们叠好伞后经常出现各项部件缠在一起和尼龙和丝织材料之间发生滑动的问题。后来有个士兵别出心裁地在各个部分之间叠放了腊肠纸,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个发明很快在707团内传播开来,连德国教官都对这个廉价而有用的创造啧啧称赞,并且随着他们的归国而在德国空降兵中间传播开来。

  除了叠伞,官兵们还学习如何控制伞具,如何练习打开备用伞,如何吸收地面的冲击力,如何落地进行各种翻滚动作,如何失散后迅速赶往预定区域。要学的东西太多了,但是官兵们飞快的进步速度让德国教官都惊讶不已,后来爱德华等教官在回国后向德国军方写《东北军战斗力和军事潜力》报告的时候,纸上都溢满赞美之词。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