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的东北军_飞星骑士【完结】(255)

  蒋介石看完,微微动容,虽说这封信文采不怎么样,但倒也是言辞恳切不像虚文假字,同时张学良在信中还透露了数名国民政府内部的汉奸名单。要不是这个张学良一直冥顽不化在背后大力支持中共对抗国军,蒋介石打心眼里还真觉得没有白认这个精明能干的义弟,要是能收为己用,张学良肯定是党国不可多得的治军将才,可惜呀……踌躇良久,蒋介石叹口气,“来人,招何部长、陈部长、程总参。”

  当晚,南京国民政府最高统帅部会议在中央军事委员会(即当时的中国民国国防部)军政部部长何应钦的官邸里面召开,现场的十多名参会者皆是国民政府军政巨头。

  “近期来,日军不断增加海军陆战队驻沪人数;并大量收买汉奸和间谍四处活动,广泛搜集我方军事情报;驻沪日军各种军事演习活动也越来越频繁;数目不详的武器弹药和各种军用物资也不断通过日方舰艇运往上海各地;同时黄浦江上的日军舰艇多次开往宝山、福山、段山港、浒涌港等港口,测量水位,标定我方海军舰位。这些都是明显的战前准备。”军政厅厅长张治中中将严肃地报告着日军在上海的各种活动,最后他面色凝重总结道,“委员长,东北的情报所言不虚啊,日本人确实要对我们动手了…”

  “上海基本没有我军驻军,假如我们不作任何防范,日军可以很轻易地占领上海并以此为桥头堡和后方基地向西推进,威逼国都!那时候,国军将处于极大的不利局面,所以我们必须要抢在日本人前面先动手!”副总参谋长白崇禧上将一语道破上海被日军占领后的险恶局面,接着他又补充道,“但是目前国府和日本并未交恶,也没有正式互相宣战或者不宣而战发生武装冲突,所以后方国军不能大规模调动进上海和上海附近,只能调至江浙一线,再另派精锐部队镇守上海边界区域,一旦动武,江浙国军立刻大规模调动进沪驰援前线部队与日寇交战!”

  “仅仅凭这些零碎的信息和张学良提供的情报,就轻言断定日军将攻占上海并全面入侵我国…这,有点武断吧。会不会是东北军故意挑拨离间,挑起国府和日本矛盾从而转移日本对东北的军事压力?”何应钦迟疑道。在说“张学良”三个字的时候,他特意略略加重了语气提醒在场各位,张学良虽然也是党国将领并且身兼全国陆海空三军副总司令,但是毕竟自立门户和南京明争暗斗这么多年,其行为比起“共匪”犹之过而不及。

  “我认为何部长所言不符事实。日本人在上海的小动作几乎已经是光明正大了,其对上海的吞噬之心昭然若揭。职斗胆劝委员长,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我们不能抱以幻想坐等日军准备充分导致被动挨打。职建议,国军应以精锐部队聚集沪上,趁日军立足未稳准备未妥之际果断出击,将敌寇阻击于海上!保卫上海这一我国金融中心和国都的绝对安全!”行营主任和政治部部长陈诚上将面色坚毅语气急迫道。

  “职也全力赞成主动出击!”参谋总长程潜上将也站在了“主战派”一边。虽然拥有最终裁断权的蒋介石脸上仍然没有什么波澜,但是众人都清楚的很,当年张学良敢想敢打,而且打的那么漂亮,使得东北军在全国民众和国际上都大出风头,而堂堂中央国府当时则颜面无存。要是现在鬼子再次进攻,国军还畏战不前,那国府脸面往哪里搁?这些道理精于算计的蒋委员长怎么会不知,众将领此时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一来确实都对小鬼子一而再再而三地逼迫忍无可忍,而来也乘机想在蒋介石面前表现一下自己“慨然卫国、视死如归”的气势。

  蒋介石看着部下们用急切的眼神一起看着自己,操着浓重的浙江口音缓缓道:“虽说党国一向希望能与各个友邦和平相处,但对这些情报也要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哪。在和日本政府外交协商尽量和平化解两国矛盾的同时,为了防止日军未来可能的攻击,我们也确实要做好战争准备呐。南京是党国国都,又是先总理长眠之地所在,其安危事宜,绝不可轻怠!当然我们也不能在上海大动手脚刺激日本人。我决定,由军事委员会拨款150万法币充作建设经费,让第五军的三十六、八十七、八十八师在上海后方修筑战略防线,要修成最坚固最庞大的阵地配位,建成中国的‘马奇诺’防线,像铁山一样拱卫国都!诸位可都要做好屏护国都,长久防御作战的准备!另外,还要派人到可能交战的地方测绘地图、考察战场、完成初步的作战方案。文白(张治中的字),这件事就交给你了!”

  张治中中将 “啪”肃立,郑重道:“职一定完成任务!”

  “国军弹药粮秣储备情况和新武器分发情况如何?”蒋介石又问道。

  军事委员会办公厅厅长商震中将一丝不苟回答道:“回委员长,不包括东北边防军在内,国军各部储备步机枪子弹共5.3亿发,其中2.2亿发已经分发到各部队;库存中有7000万发在长江以北各军,其中武昌有4000万发,国都1.2亿发;各型火炮炮弹25万发;步兵炮和迫击炮炮弹60万发,战防炮炮弹4万发。这些弹药够25个主力师三个月使用。粮秣储备有50万人和10万匹马一个月的储量,正在加紧购办两个月份的储备。国军目前已装备有8个美械师、5个苏械师、3个法械师和3个英械师,以上部队都能在一个月内赶赴淞沪前沿。其中第五军计划每师补充2000支汉阳造新式步枪,通讯兵团一个营已经调入第五军,还有一个营在国都待命,随时增援沪上。空军方面已经装备进口新式飞机80余架,旧式飞机200余架,总计各型驱逐机和轰炸机600余架。空军兵力的三分之二能够在半个月内调至国都随时准备作战。”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