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的东北军_飞星骑士【完结】(342)

  正当黄显声若有所思的时候,结束了足足半小时个人演讲的蒋介石开始亲自点将发表意见:“健生,你来分析一下目前日寇的战力现状情况。”

  被点到名的军委会副参谋总长白崇禧上将起身,向众人略欠了欠身:“委座、诸位,自中日交战以来的这半年内,我通过对日军在京沪、粤海等地的军事行动加以分析总结得出了一些结论,在此权当抛砖引玉。我认为,日军相较国军来说拥有四大优势。其一为‘迅’,日军相比国军来说军队机械化水平较高,在行军作战途中行动迅速,能有效达成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效果。国军在广东和海南的作战失利就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其二为‘硬’,日军官兵自小饱受所谓的‘武士道’精神熏陶,作战特别强悍刚勇,单兵作战能力上大大超过国军;其三为‘刚’,日军大兵团作战之时进攻各部皆如同钢锥般勇往直前,当一方部队陷入国军包围遇险之时,其他各部必然拼死突击靠拢救援,这一点国军也是远不如的;其四为‘谨’,日军行动时很注意对军队情报进行严格保密,致使国军往往捉摸不透日军的重点进攻目标,从而导致国军在很多防卫战中被打的措手不及。”

  本来指望在军中极有威望且军事造诣很高的白上将能说出一些“日军战斗力已经大不如前”之类的话来鼓舞在场将领的士气和必胜心理,结果纯粹军人思维的白崇禧干脆利索地实话实说,这让蒋介石嘴角立刻浮现出了浓有的阴霾。

  “日寇固然有白副总长所言的四个优势,但同时也有两大弱点。”鸦雀无声的会议厅内朗然响起了龙云峰的声音,一下子把众人的目光都吸引到他的身上。

  “龙副军长说说看,日寇的两个弱点在哪里?”行营主任陈诚上将略迫问道。

  “第一就是‘疏’,目前日军侵占的我国国土面积已经超过了其日本列岛本土,在华这区区四十余万日军要防守如此大的占领区且面对国军随时可能的反攻,兵力配置上自然稀疏短缺、捉襟见肘。因此每次行动都只能割肉补疮地相对集中兵力而很难调动大兵团作战,这个月中旬的靖江之战即说明了这一点。靖江距离日军占领的要地江阴、南京都极近,其军事意义不言自明。可面对我军凶猛的进攻,日军却一直基本没有从京沪等地抽调兵力驰援,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日军在华东战场的后备兵力已经接近枯竭,若贸然从京沪重地抽调兵力北上,那就无法抵挡皖南国军各部的攻势了;第二则是‘短’,由于日军从本土到中国大陆之间的海上运输补给线遭到我东北边防军海军潜艇部队的严重破坏,致使在华日军的物资消耗一直得不到保障,尽管对占领地进行敲骨吸髓的搜刮,但也只能勉强做到非作战状态下的收支平衡,所以在与国军的交战中日军基本都抱着速战速决的念头而很难做到长久消战。”龙云峰越说越神采飞扬,直让蒋介石和在座将领纷纷频频点头。

  “既然龙副军长分析的如此透彻,又把日寇的虚弱本质洞悉的如此真切,那不知道你有何破敌良策?”军政部长何应钦上将不动声色追问道。

  龙云峰正欲陈述,倒有人先行开口了,“我认为,破敌之策即是抓住日军兵力稀疏和不能久战这两个弱点实施‘以己之长击其之短’的战术。”那人声音不高且语气平淡,但却一字一顿、字字珠玑:“具体做法就是——坚韧对强,伏兵破利;绝其补给,断其后勤;灵活机动,蚕食敌军;统一军令,严保军密。”

  顿时所有人的目光都罩向了这个身穿灰布军服、眉目平淡神色清郁的青年将领。龙云峰也暗中惊奇不已,因为对方战法和他简直是不谋而合,把他心里原本想说的基本上都说了出来,“警钟老哥,他是谁?”

  黄显声也目露欣赏赞许之色:“第十八集团军二〇一师师长,林彪。”

  龙云峰和林彪的话让蒋介石心怀大开,从这两个青年将领的陈述中证实了自己准备的这次重返国都的大反击战并不是空中楼阁,尤其林彪最后八个字中的“统一军令”更加是说进了一直为全国各地部队对中央号令阴奉阳违各自为政这个大问题而烦恼头疼不已的蒋介石的心坎里。虽说心里巨石落地,但他心里还是有一缕隐隐的遗憾:这两个杰出的青年将领居然一个都不是自己中央军嫡系的,多少让他有点沮丧。

  “我拟华东战区以十五个主力师旅至三个集团军的不等兵力组成若干个战役进攻集群对预定方向之日军进行轮番短促交相突击。”军委会作战组组长刘斐中将终于丢下了一颗秉自最高当局意愿让各方猜测都尘埃落定的重磅炸弹,“此次反击作战行动总代号为‘天回’,作战目的在于逐次大量消耗华东战区日军的有生力量并收复国都清除汪伪政府。军委会命令,以在座诸位的部队为主体的参战各部分为六个突击集群。”刘中将打住话向伫立在身边的几个少将级参谋军官点点头示意了一下,立刻一个个密封好的牛皮纸信筒纷纷被发到了在座各将领的手中。

  “诸位各自部队的具体任务俱在其中,这次华东反击战指挥事务交由德邻和顾总司令负责。”会议的最后,蒋介石一锤定音宣布了这次反攻南京战役的最高指挥官为李宗仁上将。至于为什么不选在淞沪会战中身先士卒且劳苦功高的陈上将,其原因众人都心知肚明:陈诚虽说军政治理能力都不错,对蒋介石和党国也是忠心耿耿,但其指挥大军团和日寇作战以来基本都是胜少败多。这次反击会战事关南京能不能被收复,其意义之重大不言自明,蒋介石自然要保证能一举成功。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