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的东北军_飞星骑士【完结】(782)

  “嘘…”寒风中,一阵尖利的口哨声突然响起。“集合!集合!”一名神气活现的少校冲着那些目光呆滞的劳改犯们大喊道,“快点集合!你们这些伟大祖国的败类!苏维埃的渣滓!资产阶级的臭狗屎堆!”

  几辆军用汽车剧烈颠簸着开到了劳改营的门口,十几名装备精良的苏军士兵先跳下了车,最后下车的是一名军装笔挺的苏军大校,他皱着眉头地看着这一幕幕。劳改营负责人的那个少校连忙点头哈腰地上前:“大校同志,请问我能有什么为您效劳的吗?”

  “我是内务部的。奉斯大林同志和贝利亚同志的命令,从你这里提三个犯人。”大校略有点厌恶和不耐烦地道,他打开副官递上来的的文件,“409号、573号、922号,快点。”

  “是、是、是。”少校忙不迭地道,然后转过身大喊,“立刻给我把409号、573号、922号犯人提出来。”

  十几个监工立刻扑入犯人堆中,人群一阵骚动,很快,被点名的三个犯人被监工带来出来。当少校瞥了一下这三个似乎与众不同的犯人的时候,不禁惊住了。这三个犯人虽然和别的犯人一样衣衫褴褛、面黄肌瘦,但是那三双眼睛都令人震慑地炯炯有神,射着能穿透人心的光芒,宛如黑夜中燃烧的火把。

  那个一直面无表情的大校突然间“啪”地肃然起敬,并向三个犯人一一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各位,这是斯大林元帅的亲笔命令,莫斯科在召唤你们回去。请随我上车吧。”

  犯人们略惊愕了一下,然后交换了下眼神后逐次上了车,随从而来的内务部士兵立刻给他们披上厚实的军大衣,并毕恭毕敬地端上热茶。“走吧。”大校摆了摆手,车子开始发动。那个张口结舌的少校慌忙走上去:“大校同、同、同志,他们究竟是什么人?”劳改营内所有的犯人都没有名字,只有标号。

  大校冷冷地看了他一眼,把文件递来过来。少校刚看一眼便顿时呆若木鸡,因为他看到的是三个几年前曾经在苏联威望如日当空的名字:康斯坦丁·康斯坦丁诺维奇·罗科素夫斯基、奥尔吉·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伊凡·斯捷潘诺维奇·科涅夫。

  少校张大嘴,他难以置信地呆呆看着上校。大校森森地道:“给我彻底地忘了刚才的事情不然的话,下次就是换成有人用皮鞭监管你去干活了。”

  “呼…”车队在少校瑟瑟发抖的惊恐眼神中绝尘而去。

  6月15日,集结休整完毕的东北军西路集团军群的第一集团军、第十集团军、第五装甲集团军,以36个师旅(包括分别从第19军、第29军、第35军调来的第300、第333、第350这三个狙击步兵师以及其他的特殊部队)其60余万兵力、1200多辆坦克和装甲车、6000多门火炮的强大军力,在空军4个航空联队1200多架飞机的驰援下,对苏联的东方第一要塞重镇——新西伯利亚城展开了排山倒海般地全面猛烈进攻;而在东欧战场,由卡尔·冯·龙德施泰特元帅指挥的军南方集团军群,包括第六、第十二、第十七集团军以及由古德里安上将指挥的第一坦克集团军群和第四航空联队,再加上意大利军、罗马尼亚军、保加利亚军、希腊军等盟军,总计90余万兵力,以及1500多辆坦克、1800多架飞机、8000多门大炮,开始对克里木半岛这个“黑海上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展开了全面进攻。苏联,似乎已经进入了灭亡的倒计时。

  此时克里姆林宫内的斯大林如坐针毡,前线传来的每一份战报都让他心惊肉跳,处死巴甫洛夫大将等一批败军之将并没有挽救苏联在这场大战中的败势,他已经整整几天几夜没有合眼了,一直亲自在最高统帅部内心急如焚地关注着整个战局。东北军大举进攻新西伯利亚让斯大林如芒在背,但德军突然放弃了眼前的莫斯科不打而把装甲部队派往了克里木这种不符合逻辑的意图又让斯大林大惑不解。

  “希特勒真是难以猜测!也许他是声东击西、暗度陈仓,此人绝不可小看。无论如何,莫斯科是苏联的心脏,绝对不能让德军得逞!”斯大林焦虑得近乎五内俱焚,“必须立刻组成一个新的方面军,一边掩护莫斯科的安全一边则伺机协助克里木的战事。”

  17日,当东北军和德军分别在新西伯利亚和克里木势如破竹的时候,苏联最高统帅部将彼得罗夫中将的第五十集团军和戈卢别夫中将的第十三集团军以及基辅特别军区被打散了的部队一起仓促地组成了一个顿河方面军,叶廖缅科上将临危受命担任方面军总司令员;同时,为了缓解东部的危机,由卡姆可夫中将指挥的原高加素方面军的第十八集团军被调往新西伯利亚。

  暴风骤雨般的两个半月战争下来,苏联原先的470多万正规军部队此时基本已经损失殆尽,但是苏联毕竟是个拥有1.9亿人口的大国,源源不断的新兵正在从辽阔的苏联各地被征调入伍,接着便投入战场。不但如此,苏联军队还有一种特殊的预备役部队补充体制,那就是:看不见的师。苏军每个师的师长,往往配有两位甚至三位副师长或参谋长干部,以及几名特殊的政治委员。当战争爆发之时,将由师长和政委带领部队开赴前线,而副师长和参谋长、副政委则原地待命,并迅速接手调拨补充过来的新兵或预备役部队,不至于出现有兵无将的局面。这样,苏军一个师的领导班子内往往是两三个师领导班子的威员,可以极有效率地进行预备役部队的扩充和整备工作,源源不断地补充前线损失的部队。只是,现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战争让苏军损失过于惨重,一时间仓促之下难以恢复元气。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