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超级强兵之使命之刃_袁诺【完结】(181)

  如果不是李青一在一边说:“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的话,大侠就成功地在袁阳心中塑造了一个高手风范。

  “馒头大师,你在叨唠个啥啊,弄你的馒头去,看你这乍呼的样子,哪天蒸馒头时气阀没有关好,炸死你丫的。”大侠不满对李青一说道。

  “哈哈,那可不劳你操心了,大侠,继续呗,不打扰你佬了。”李青一说道。

  “瞧你个馒头大师,啊,刚才说到哪里了?”大侠转过头问到袁阳。

  “太阳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袁阳说道。

  “嗯,不错,记得就行。太阳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何为太极,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大侠道:“不要小看切菜这一道工序,万物之道相同相形,用心一丝细,去心半分粗,懂么?”

  袁阳摇了摇头。

  “就是说,在你切菜的时候,用心,切出来的菜质均匀,不厚不薄,刚好,如果不用心,不要说切得好看,切得均匀,不要切成像手指一样粗就大有大幸了,搞不好会把手指给中了,那可不划算。”大侠说道。

  “嗯,明白了。”袁阳道。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切得细匀,如何切得能保证质量,数量?”

  袁阳摇摇头,老实说他已经十年没有做过饭了,曾经在家里还帮过妈妈做饭,但十年后嘛,啥都忘了,小时候切菜有过几次被切到手的经历,这让他对大侠的话充满了好奇。

  “习武讲究什么?讲究的是快,准,狠。切菜要切得有数量,那就要下手快,切菜要切得细匀那就要准,如果要想达到又快又准,那就让自己对自己有狠的功夫,肯努力,肯用心就行了。小伙子,我看好你哟。”大侠用他那东北音大大咧咧地说道。

  袁阳点了点头。

  大侠拿过一根黄瓜放在菜板上就咚咚地切了起来,几下就切好了,袁阳看过去,黄瓜还在菜板上,上面只有密密的刀痕。

  “这黄瓜长三十一公分,最宽处五点五公分,我刚好用了二百零五刀,这样就能达到二毫米的宽度,袁阳,你数数。”

  袁阳数了数,那厚薄十分均匀的黄瓜片还刚好近二毫米,整整二百零五刀。这下袁阳一下子服了,这样的精度,老实说,他还真的达不到,在这方面大侠的确比他出众。

  看到袁阳那充满不可思议的眼神,大侠有些得意了,他笑道:“这没有啥技术含量,多练习一下就行了,想当年,我爷爷的爷爷的那一辈可是北京紫禁城里御膳房里的总厨,唉,到了我这一辈子就没落了。来,这把刀以后就交给你了。可以不要小看这把刀啊,它生于一九六二年,那一会儿刚好赶上打阿三,当时我们第四代炊事班长,硬是用这把刀劈了九个阿三的脑袋哩。”

  袁阳看着手中这把沉甸甸的,好像有好些年头的菜刀,想想能劈下九个阿三的脑袋的菜刀是不是放在军史馆里更好一点。

  “大侠,不要吓唬人。”伍登佰走进来说道:“袁阳,不要听他乱说,那把刀早就放到军史馆里去了。大侠,又在说评书哪,快点切菜,快中午了。”

  “你是在西藏是几年兵了啊?”大侠在边切菜的时候问到袁阳。

  “这是我来西藏的第三天。”

  “啥?第三天!?”大侠像活见鬼了一样大叫道。

  第106章 :好大好硬的馒头

  “三天?”大侠再一次确认到。

  “是啊,三天。”袁阳有些莫名其妙地回答道。

  “你没有事吧?没有高反?没有头痛?”大侠问道。

  “没有啊,好好的。”袁阳回道。

  “天啊,额的神来,额看到了什么?万中无一的习武天才么?”大侠道。

  经过大侠的介绍,袁阳才知道什么叫高原反应,每一年来西藏的新兵总会出现那么一些完全不能适应高原地带的新兵,当海拔过了一千五百米就可以称之为高原了,而错那的海拔都过了四千米,在这样的海拔的部队必须选经历在海拔三千米三个月的抗高原气候训练才能驻进错那,在西藏驻军除了一些特殊的地带,一般部队都遵守低驻高训的条例,这是为了防止士兵长期在高原会得高原病,但又怕失去在高原的战斗力,所以又必须每隔一段时间在高原训练。

  袁阳想一下自己没有发生高原反应的原因,也许是因为从小都练习憋气,后来在西伯利亚经历两年的高强度训练,在那个常年冰天雪地的地方,远离森林,远离绿色植物,空气中所含的氧气并不多,这就是他为什么来到高原没有发生高原反应的原因。

  炊事班除了做菜以外,买菜与种菜也有他们的份,还好连队的蔬菜大棚一年当中只有四个月能种菜,大多数时候的蔬菜必须由外部供应,同时炊事班还需要与当地的藏民们搞好关系,大多时间他们需要与藏民们换取一些食物肉类。

  大侠看到袁阳切的莴苣片,强忍不把头背过去,那些切片有的如蝉翼一样薄得透明,有些如手指般的粗细,看着袁阳那清澈的双眼,他强忍着没有骂袁阳哪怕连幼儿园的小孩也比你的刀功强。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