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帝婿_蜀中布衣【完结】(24)

  “当然很出名啦。”余长静轻轻笑着解释道:“赛诗会乃是咱们长安最为盛大的民间诗会,历来由天渊诗社主办,目的是汇集关内道所有诗歌高人进行角逐,从而挑选每一年参加全国十道诗词比赛的人员。”

  这“全国十道”中的“道”指的是州县上的一种监察区,贞观年间整个天下共分为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陇右、淮南、江南、剑南、岭南十道。

  十道虽非传统意义上的行政区划,唐人却习惯以此做为地域上的划分,而关内道便是古雍州这一片,包括长安城在内的广大地域。

  余长宁闻言点头,显然已听得明白,笑道:“那好,今夜你我都好好休息养足精神,争取取得好的名次。”

  ☆、第十五章 拳打高寿

  翌日,余长宁起了一个大早,走到院中时东方天际才露出鱼肚之色。

  闭上眼对着清新的冷空气吐纳良久,顿觉头脑无比的清醒,刚展了几下身子,便看到余长静已从月门走了进来。

  今天她身着淡黄色的长裙,长发由丝带束陇,并在头顶扎了一个发髻,发髻中间横着一支墨绿色的玉簪,既有少女的抚媚,又有士子的书卷气。

  余长宁看得双目一亮,高声赞誉道:“好一个俊俏的女先生。”说罢又正色拱手道:“先生在上,请受学生余长宁一拜。”

  余长静被他赞得一喜,轻咳一声矜持开口道:“学生免礼便是,昨日为师要你熟读的书籍,可有背熟啊?”

  见很少给自己好脸色看的妹妹也开起了玩笑,余长宁心中不由一动,肃然点头道:“回先生的话,昨夜学生悬梁刺股,凿壁偷光,细心揣摩那本《花花公子》良久,直看得是心潮澎湃,热血沸腾,自然已是倒背如流。”

  余长静听得一愣,问道:“《花花公子》是什么书?何人所著?为何我从未听说过?”

  “唉,说了你也不明白。”余长宁嘻嘻一笑,走上前来开口道:“不是要赶时间吗?咱们快走吧。”

  余长静点头,两人相袂出了府门,在朦胧的曙光中朝坊门走去。

  刚到尚商坊门口,余长宁不经意地一瞥,却看到妹妹正对街口那家胡饼店出神,不由笑道:“对了,咱们还没吃早饭,要不过去买几个胡饼带在路上吃?”

  余长静闻言停下了脚步,点了点头,余长宁见她丝毫没有过去的意思,便小跑来到那间胡饼店门前,掏出六个铜板买上了两个胡饼。

  这胡饼才刚刚出炉,烤得是金黄酥脆,热气腾腾,上面还散满了颗颗白色的芝麻,真的是诱人无比。

  沿着朱雀大道前往东市,两兄妹边走边啃着胡饼,一路却是无话。

  待到吃完,余长静突然问道:“二哥,你还记得以前爹爹每天回来都会给我们带胡饼吃吗?”

  余长宁缅怀地笑道:“怎么会不记得,那时候你才四岁,吃了一个不够还要抢长远的吃,所以爹爹每次都要给你多买上一个。”

  余长静幽幽一叹:“不知不觉爹爹已离开我们十二年,却再也没有人给我买胡饼吃了。”

  “怎么没有?现在有你哥哥,以后还有你老公,都会天天买给你吃。”

  余长静疑惑问道:“老公是谁?他为何要给我买胡饼?”

  余长宁刚想说“我怎么知道你老公是谁”,却又突然想起唐朝并没有老公这个词汇,便解释道:“这老公便是相公的意思,将来你成了亲,有了一个新家之后,自然有他来疼你。”

  余长静闻言芳心一颤,脸颊立即绯红了。

  余长宁倒是没发觉她的羞涩,问道:“对了,你们诗社其他人在何处?不是需要五人一起去吗?”

  余长静微微舒了一口气,笑道:“约好了就在东市口,也不知他们到了没有。”

  话音落点,突见前方一个紫衣女子朝他们挥手道:“长静,余长静,我们在这里。”

  余长静手搭凉棚一望,不由喜道:“呀,是香儿姐姐,二哥,我们快过去。”说罢,拉着余长宁的手举步便疾走而至。

  来到紫衣女子身旁,却见旁边还立着两个年轻男子,一个圆脸白胖,站在那里像是一团肉球,一个却个子极高,瘦得如同竹竿。

  余长静喜滋滋地给他介绍道:“二哥,这位姐姐名为香儿,另两位胖的叫庞员,瘦的名为高寿。高寿便是我们诗社的社长。”

  余长宁拱手作揖,不过当见那庞员和高寿不仅人长得特别,名字也和他们特点颇为相似,好不容易才憋住笑容。

  那胖子庞员斜着眼看了他一眼,语带不满地对余长静道:“不是让你叫上余三来吗,怎么却带上了你二哥?”

  瘦子高寿也急忙点头道:“对啊,就他那个德行,去了也是丢人现眼,若是与他一道,我便不去了。”

  余长静闻言大急,俏脸也是涨得通红,愤愤然地开口道:“高寿!你怎么能这样?我好不容易才凑齐五人之数,你如果不去,我们根本就不能报名参赛。”

  高寿闻言冷笑道:“那是你的事,与我有何关系,反正有他无我,有我无他。”

  见妹妹被他急得直跺脚,余长宁心头不由火起,走上前来对那高寿冷冷道:“你若不想和我一道,总有个理由吧?”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