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步兵战术学_李洪程【完结】(11)

  车战最小的战术单位为乘,每乘有攻车一辆,甲士三人,步卒72人;守车一辆,徒役25人,共100人。战时两车同行,攻车上三名甲士既是战斗员,又是基层军官。车左方甲士称甲首,为一车之长,一卒(一乘百人为卒)之长,持弓箭,主射;右方甲士执矛等兵器,称车右,又叫参乘。戈、殳、戟、夷矛、酋矛等五兵插于右车侧,供车右随时选用。中间一名甲士为御者,主驾驭战车,全身销甲,防护甚严。步卒72人为三个单位,

  即三十战术小分队,每队24人,加上“长官”甲士一名,共25名,称为“两”,其充当负责人的甲士为“两司马”,战时居车上,走下战车则居一两之中心。一两25人排成五行,每行五人,第三行的中间即为两司马位置。这72人分为三两布于车前、左、右三方,这是步卒战斗力大大提高后的春秋时的情况。起初是只配于左右和左右后的。徒役25人在后,主守衣装器械之车,亦辅助作战。车战时代,每五人都由相邻五户征来,士亦为他们所熟悉的贵族成员,所有士卒都以乡邻编排,相互熟悉,便于控制。

  步徒每伍第一、二名为戈、戟手,第三、四名为矛、殳手,第五名为伍长,持弓,为弓手。短兵器在前,长兵器在后,以便“长以卫短,短以救长。”他们深知,“兵不杂则不利。”

  步徒最初是无武器无铠甲的,从无武器到配备有如车兵基本相同的武器,遗中间经历了一千多年,而变化最快的是西周初至春秋中叶这三四百年。以上是一乘的配置方法。

  军队都寻求一种增加对抗力度,利于战斗力发挥的战斗队形,这便是阵。

  阵法从车战始。阵法的基本原则并不复杂,指挥员率直属机动部队组成方阵居中,然后在前后左右各置一小方阵,这便是五砗,这十五阵便是方阵。换十表述方法可以这样说,如果将一乘中每一步卒扩大为一乘,这便是个百乘(万人)的军阵,是五阵,方阵。如果将中军阵以外的前后左右阵相连外向,便是圆阵。方阵和圆阵是两个最基本的阵形。

  五阵则空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角。如果将四角各布一小阵,就成了八阵,五阵是一阵五体,八阵是一阵九体(含中军阵为九阵)。同样,八阵亦可变为圆阵。

  阵法的另一原则是阵间容阵,队间容队,每阵之间,阵内各部分之间都有相应空隙。

  如果将八阵中各小方阵以代号表示,便有所谓天、地、风、云、龙、虎、鸟、蛇八阵,或金、木、水、火、土、天、地、人八阵,亦或依阵形称为方、圊、牝、牡、冲、轮,洋沮、雁行八阵等,名目繁多。《风后握奇经》则将四方之阵与四角之阵区别称呼,“四为正,四为奇,余奇为握奇(中军)”。这只是为了区别正面与角上面己,并非哪一阵是正兵,哪一阵是奇兵。由哪一阵担任正兵或奇兵是由指挥员临机决定,不是机械的法定的。唐代李笙用阴阳家观点,将四方定为奇,四角定为正,后人往往沿用,其实只能看作一个区别性代号,不是固定的,不是指奇兵、正兵,否则,五阵只有奇阵,没有正阵。奇陴、正阵的说法产生于后代,车战时代并无这种说法。不论是五阵还是八阵,不论是方阵、圆阵,都不是每阵平均使用兵力的。如前所叙魏舒所布五阵,各阵兵力不一,所处位置依当时战况将左右阵布戒左右角。所以,不论是五阵、八阵,都必须根据战场的地形和敌情合理配置队形并适时地变换队形,由于变换,就有了方阵、圆阵、曲阵、直阵、锐阵等说法。

  阵布好后,还有进攻与防御的基本方式——立阵与坐阵的问题,这主要指步卒。

  前进、进攻,步卒直立行进;停止、防守,步卒坐阵。特别是战况危急时,步徒密集坐阵,将兵器整齐斜向,犹如兵刃之林。古人坐姿相当于今人的跪姿,只是臀部挨住脚后跟。攻击前进时,战车阵形稍疏,整齐向前;转入防御时,缩紧队形。步卒坐砗,有时还将战车的轮子埋一半到地下,将马缚连一起,使阵形不被敌方突破,此为“方马埋轮”。

  世界其他民族战争史上,也有坐姿作战的情况。古埃及第四王朝拉荷太昔雕像石铭中,就刻着弓箭手坐姿作战的图像。古希腊在公元前431~404年的伯罗奔尼撤战争以后,也出现前列兵士在防御战中跪姿作战的队形,这就是著名的啥布里方阵。

  两军的交战方法,在西周时,双方摆好阵式,击鼓为号,一方击鼓宣战、挑战,另一方击鼓应战,然后双方相向,先弓箭交射,继而战车步卒相遇,短兵相接。这时双方都企图突破对方阵形,如果一方使对方乱了阵脚,就可一举取胜。至春秋时,战阵已兼修壁垒,若一方击鼓,另一方不动,就交不了战,如齐鲁长勺之战。即或两军各自布好阵式击鼓后,也有个左右翼孰先攻,孰后攻,攻何处,谁担任冲锋、横击或伏击的同题。这些,都在春秋时期产生了,如晋楚城濮之战。这便是孙子说的“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的用兵方法。步兵脱颖而出后,从单兵战术、布阵到交战中奇正的运用,这一系列车兵战术都沿用过来了。魏舒就是这样使用步兵的,所不用的仅为“方马理论”之类纯关于战车的战术。那些战术在保留下来的车兵中也有改进。而步兵一旦独立后,其战斗方法和原则比车战更灵活,更有效。步兵在阵形转换、正面吸引、侧而进攻、出奇设伏、偷袭掩袭上,更易于配合、易于调遣。但步兵依然是以阵式取胜,是以大小不等的各种阵形取胜,步兵阵被冲散如车兵阵被冲散一样,就溃散了。战争,从来就是靠整体力量取胜的,而不是仅靠单兵技艺取胜。单兵技艺固然重要,但若不在正确指挥下并且形成一个坚强严整的整体,则于胜无补。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