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的明末生涯_574981【完结】(333)

  “想要扩充匠作营,必须要找到足够的原材料……”

  这个时候,卫征开口了,一脸坚定的说道:“火器就是我们虎豹军不断发展壮大的命脉,而生产火器所需要的各种生铁和火药,就是这个命脉的命脉。”

  “为了保证虎豹军的不断发展壮大,这个命脉绝对不能掌握在别人手里。”

  “所以,我打算趁着这个机会,将挖矿,炼铁,生产火药,生产火器等一系列的作坊全部建立起来,并且组建一个部门将他们全部管理起来。”

  破例来参加这场秘密会议的匠作营千总王铁中,对着卫征一脸若有所思的反问道:“将军,在京城,朝廷有一个专门管理军械生产和发放的部门,叫做武库,隶属于兵部。难道将军也打算组建一个同样的部门。”

  卫征没有进行隐瞒,非常肯定的点头回答:“你说的不错,不过,为了避嫌,我要组建的这个部门不叫武库司,而是直接称为装备司,而你王铁中,就是装备司的第一任司长,在级别上,相当于虎豹军统兵五千人的师长……”

  “嘶……”听完卫征回答,王铁中直接倒吸一口凉气。

  不仅王铁中,周书源和王峰等人脸上,也露出一副前所未有的震惊表情。

  因为,在他们眼中,王铁中即使再被卫征看重,也仅仅是一个技术精湛的工匠。可是,就这样一个工匠,不仅破天荒的当了官,而且还当了大官,这不得不让这些已经被士农工商这种思想毒害的人感到震惊。

  在大家注视下,卫征再次语气坚定的回答:“你们没有听错,这个装备司司长的级别,如果按照朝廷的品级进行计算,那就是正四品。”

  “至于我之所以这么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让大家重视这些工匠,重视装备司。”

  “凡是想要跟着我卫征继续走下去的兄弟,必须改变你们以往的观点:工匠不再是可以任人欺凌的低等人,而是有着精湛技术的人才。”

  “正是有这些人才的存在,我们虎豹军才能装备这么好的火器。有这些合格的火器在手,我们虎豹军才能打出一场接着一场胜仗……”

  “所以,在我们虎豹军中,不仅要重视那些知识分子,同样要重视那些有着精湛技术的工匠,鼓舞大家去学习技术,当工匠……”

  这个时候,一脸激动的王铁中忽然跪在卫征面前,大声感慨道:“将军英明……谢谢将军的理解……在这里,我代表大明朝所有工匠给将军您磕头了。如果没有将军您,我们这些工匠都还活在饥寒交迫的生死线上。”

  “不仅吃不饱肚子,还受人欺辱,被人看不起,低人一等……”

  第二百四十三章王承恩的震惊

  面对王铁中的实话,周书源等人脸上,也露出一副充满沉思的表情。

  在卫征注视下,周书源首先肯定道:“将军,王司长说的不错,如果我们真能提高匠人在我虎豹军中的地位,我可以肯定,天下匠人的心,一定会全部向着我们这一边。”

  卫征点了点头,并没有在这个话题上多做停留。

  一番沉思后,果断命令道:“既然大家都同意这个想法,那我就说一说我的决定。”

  “据我所知,大同东南方向的太行山脉,不仅埋藏了大量煤矿,更埋藏了大量铁矿,甚至于硫磺和硝石,再加上太行山脉的险要地形。我可以肯定的说,这绝对是我们装备司的最佳生产地。”

  “所以,我打算将匠作营,也就是装备司今后的生产地,全部转移带太行山深处…”

  “当然,我所说的这个装备司生产地,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火器生产地,而是包括铁矿,炼铁,火药,弹药,手榴弹,甚至于火炮,炮弹的综合生产基地…“在这个生产基地内,只需要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就可以给部队源源不断的生产出各种装备和弹药。所以,在我的预想中,这个装备司的总人数如果加上家属的话,至少会超过二十万人…相当于咱们大明朝一个县城的规模。”

  “我在山西地图上非常认真的查了一边:地处太行山深处的灵丘县城,不仅地形险要,拥有非常丰富的铁矿和煤矿。更加重要的是。这个灵丘虽然地处山区。但是,交通却非常便利,很适合建立我们的装备司生产基地……”

  “另外,灵丘虽然是一个县城,但是,因为可以开发利用的更低太少,人口只有不到三万人。只要我们把这三万人迁出灵丘,或者直接变成生产基地的匠人。那我们在灵丘建立的生产基地就会变得更加便利,因为,灵丘县城的基础摆在那里……”

  说到这里,卫征也不管几个部下有没有反应过来,直接对周书源命令道:“军师,这件事明面上虽然是王铁中负责,但是,你却要绑着管理起来。毕竟,王铁中还没有管理几十万人的经验……”

  如此庞大的工程,绝对不是卫征想要做就能做到的。

  就在周书源开始对组建装备司进行紧锣密鼓准备的时候。历史上真正可以算上崇祯心腹。并且愿意为崇祯去死的王承恩,已经代表崇祯皇帝。秘密来到大同府。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