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攻击高度4000米_[德]卡尤思·贝克尔【完结】(152)

  在第六集团军司令部,蒂尔讲述了关于空运的无数困难和障碍。然而得到的回答尽是反对,不满和绝望。

  “如果飞机不着陆的话,”保卢斯高级上将说道,“那就意味着第六集团军的灭亡。着陆一架飞机能够挽救一千人的生命。空投简直是白费力气,因为一则有很多集装箱会投丢,再则士兵身体太弱,无力寻找。用汽车去拉又没有汽油。现在士兵们一个个都是有气无力,步行走不了六公里。因为今天已是断粮的第四天。由于缺少燃料,重武器不能向后运送,也无法使用。最后的一匹马也被士兵们吃掉了。你能想像得到士兵们蜂拥去抢马肉,割下马头生喝脑桨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吗?”

  蒂尔少校说,也许这最后一段话是在座的其他人——冯·塞德利茨将军、施密特少将、埃尔希勒普上校、罗森菲尔德上校或者考尔贝施拉克中尉——说出来的。因为当时周围的人都在跟我说,究竟是谁说的也搞不清了。

  保卢斯心绪愁苦地继续说道:“当士兵们到我这里向我请求说,‘阁下,给我一片面包吧!’我身为一个集团军的司令,这时怎样回答才好呢?当初空军为什么向我们保证说不要担心补给呢?谁应该对此负责呢?如果你们一开始就说办不到,我们也不会抱怨你们的,因为当时还有可能突围。就是敌人冲过来,我军也还有强行突围的能力。而如今,说什么也晚了。”

  我心想,难道集团军司令忘记了,提出构筑“刺猬阵地”的不正是他自己吗?难道他已忘记了当时空军的前线指挥官们曾向他大声疾呼,要他抛掉在俄罗斯的冬季靠空运维持二十五万人生命的打算吗?他保卢斯难道不知道不顾他再三请求,仍命令他不许突围并死守斯大林格勒的是万能的“总统”吗?难道他不知道第六集团军是为了满足总统的战略全局设想而成为牺牲品的吗?

  保卢斯接着说:“总统曾说过,他本人和国民要对第六集团军负责。话虽这么说,如今毕竟由于空军力所不及,造成了德国战史上的这场大悲剧。”

  第六集团军参谋长施密特将军以储藏粮食和犯罪问题为话题说:“光荣的第六集团军看来只有束手待毙啦!”

  后来,保卢斯又说道:“我们现在好像是在另一个世界里说话,因为我们都是即将要死的人了。我们留下的只是今后历史学家的记述,如果它能够起到某种作用,我们也算是得到一点安慰了!”

  愤怒和绝望感动了蒂尔少校。这位空军大队长决心跟他的部下一起为第六集团军尽到自己的义务,不分昼夜地干,为第六集团军死里求生使出自己的全部力量。

  最后,蒂尔少校失望地走出了令人窒息的集团军司令部。蒂尔的这个报告冷静地叙述了这些将军们的谴责是出于可怕的神经紧张的缘故。

  蒂尔一回来,运输机部队就又一次竭尽全力进行了空运。运去了粮食、弹药和燃料。一月二十一日夜,二十一架He 111式飞机和四架Ju 52式飞机满载着物资降落在古姆腊克机场。不久,这个机场也被苏军占领了。

  “现在,不管运来多少东西也是无济于事了。”这番话是保卢斯高级上将几天前在古姆腊克机场对第一特殊任务轰炸航空团第一大队大队长梅斯少校说的。当少校说顿河西部的运输机基地也受到敌人的威胁时,保卢斯痛苦地对他说道:“我这个要死的人对战史已经不关心了!”

  古姆腊克陷落后,空军只得把物资集装箱空投到斯大林格勒。这样空运的效率很低,许多集装箱失落在城市的废墟上。有的集装箱士兵们连搬都搬不动,大量的面包和弹药落到敌人手中。

  一九四三年二月二日,从包围圈北部的第十一军发来了最后一封电报:“……我们已尽到职责,战斗到最后一兵一卒……”电报到此突然中断。

  那天夜里,两架He 111式飞机再次满载物资集装箱飞到斯大林格勒上空。但是,无论怎么寻找,下面都没有动静。原来战斗已经结束了。

  空军的拼死战斗招致了巨大损失。从一九四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到一九四三年一月三十一日,在斯大林格勒空运作战中的损失是:Ju 52式飞机二百六十六架,He 111式飞机一百六十五架,Ju 86式飞机四十二架,Fw 200式飞机九架,He 177式飞机五架,Ju 290式飞机一架,共计四百八十八架,相当于损失五个航空团或一个航空军。

  德国空军自遭到这次巨大损失后,从此一蹶不振。(待续……)第三节 “城堡作战”攻击高度4000米!作者:[德] 卡尤思·贝克尔 第三节 “城堡作战”

  经过五个月的较量,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损失了第六集团军的十九个师。此后,德国东线部队在其他地方也是不断挨打,十分被动。甚至在一九四二年夏季攻势中曾一度攻占的一直到高加索的这大片地区,在冬季的苦战中又被苏军夺了回去。在这一段时间里,只要气候容许,德国空军就去支援各处遇到困难的,有时甚至处于绝境的陆军。例如库班桥头堡的补给作战,顿涅茨河畔的防御战,米乌斯河战线以及在哈尔科夫、库尔斯克、奥廖尔等地就是如此。

  一九四三年四月以后,战局一直没有进展。经过冬季战役,战线明显地僵持在两个地方:一个是苏军在库尔斯克向西突出的弧形战线;另一个是德军在奥廖尔向东突出的弧形战线。这两条弧形战线紧挨在一起。总参谋部在地图上看到这种阵势后,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双重夹击。德军可以从南北两路切断库尔斯克这个弧形战线,包围那里的苏军。而苏军大概也想对德军在奥廖尔的弧形战线发起类似的战役。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