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攻击高度4000米_[德]卡尤思·贝克尔【完结】(177)

  德雷维斯中尉用光学瞄准具瞄准敌机左内侧的发动机。这架瞄准具与“斜射炮”,即安装在座舱后面的两门可以上仰七十二度的二十毫米机炮是联动的。也就是说,夜间战斗机可以在敌机下方直接去中敌机,而不受其尾部机枪的威胁。

  德雷维斯接下射击按钮,他瞄得很准,敌机的机翼立即冒起了小火苗。如果直接瞄准敌机的机身,很可能引爆轰炸机携带的炸弹,这样,夜间战斗机将和敌机同归于尽。

  敌机机翼的火苗忽地一下蹿得老高,夜间战斗机立即向左转弯迅速脱离这危险的空域。那架兰开斯特式飞机挣扎了五分多钟,带着满身烈火飞了一阵后,机身刷地一斜栽了下去。从地面上发生的巨大爆炸来看,弹舱一定装的很满。

  德雷维斯、汉德克和佩茨三人继续爬高向东飞去。在那个方向上,天空中有好几个“小火球”在浮动。通过这个线索可以找到英国轰炸机。

  一九四四年三月三十日夜至三十一日凌晨,英国轰炸机司令部在德国上空遭到的损失最惨。相反,德国夜战部队取得的战果最大。良好的天气条件、战斗机预先集结以及插进敌机编队战术,的确是这次取得胜利的主要因素。不过,这次使用的战术跟一九四三年夏天使用的战术一样,但为什么在六个月后竟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战果呢?这要归功于两件新式武器:“利希滕施泰因SN2”型雷达和“斜射炮”。

  一九四三年七月至八月,英军在对汉堡的大轰炸中首次使用了被称为“反射体”或“骗子”的银箔云。德军除了引导战斗机和地面高炮的雷达受到干扰外,夜间战斗机的机载雷达也受到了干扰。这两种雷达使用的波长都是五十三厘米,再加上老式的“利希滕施泰因B/C”型雷达的天线张角很小,只有二十四度,战斗机用它只能探测正前方很狭窄的一块空域。一旦敌机摆脱了雷达就很难再找到它。因此,针对以上缺点,在改进“利希滕施泰因”型雷达时,考虑到原来的波长曾受过全面干扰,要求“SN2”型新式雷达成为整个夜战部队的“救星”。这种新型雷达兼有两个优点:天线张角一下子可扩大到一百二十度,波长增加到三点三零米。这样一来,就不容易被英军干扰了。

  一九四三年八月,“SN2”型雷达被确定优先生产。十月初,装有新式雷达的夜间战斗机便开始装备部队。又过了三个月,多一半航空团的飞机都装上了这种雷达。这种从飞机头部伸出的“鹿角”天线比原有的天线大得多。但是,为了使飞机不致“失明”也只好这样。

  “SN2”型雷达探测距离比老式雷达远,并能少许超过飞机的飞行高度。比如飞机的飞行高度是五千五百米,它可以探测到六千米高度。只要地面指挥员把夜间战斗机引向敌轰炸机编队,它就可以自行搜索敌机。

  一九四三年十一月,英国轰炸机司令部确信自己完全取得了德国上空的夜间制空权。可是,到十二月,他却为蒙受巨大的损失而哀叹了。损失的曲线在翌年一、二月份继续上升,在一九四四年三月到达了顶点。

  德军取得这一战果应归功于跟踪夜战这个新战术。而这一战术只是在应用上“利希滕施泰因SN2”型雷达后方显出了威力。与此同时,“斜射炮”也作出很大贡献。这种武器是参战部队发明的。现在,人们把赫尔穆特·伦特和海因茨·沃尔夫冈·施瑙费尔以及被誉为两大夜战明星的利佩·韦尔森费尔德和赛恩·维特根施泰因这几位著名的夜战飞行员当成了它的创始人。其实,“斜射炮”是负责军械维护工作的保罗·马勒准尉设计出来的。

  当马勒在塔尔维茨武器试验场散步时,看到了Do 17式轰炸机上装着的“斜射炮”。这是这种飞机防御敌战斗机的自卫武器。以后,他一直琢磨这件事。他想,要是在Me 110式飞机上也装上可以向斜上方射击的机关炮,不就可以利用英国四发轰炸机防御火力的死角,从下方打它么。

  现在使用的战术虽然也大都是从下方进行攻击,可是使用的都是固定在飞机头部的火器,攻击时飞机必须爬升。这样,不得不进入敌机尾部四管机枪的火力网。如果用“斜射炮”从下面攻击,不仅可以避免这个弊病,还可以增大敌机的被弹面,况且,敌机腹部没有装甲,那笨重的发动机和兼作油箱的宽大机翼只要命中几发炮弹就会起火燃烧。

  马勒立即用手头现有的器材着手改装。他把两挺MGFF式二十毫米机炮固定在一块结实的木板上,把光学瞄准具装在座舱上面。马勒所在的第五夜战航空团第二大队(驻帕尔希姆)的飞行员们刚见到改装好的“斜射炮”时,对它的作用半信半疑。不久,它就在游猎战中初露了锋芒。

  一九四三年八月十七日夜,佩内明德遭到轰炸时,这个航空团第五中队的赫尔克尔中士首次用“斜射炮”打下两架敌人的轰炸机。接着第六中队的佩特·埃哈德少尉在三十分钟内一举击落四架。大队长曼弗雷德·莫伊雷尔上尉在十月二日的报告中这样写道:

  “到现在为止,我们第五夜战航空团第二大队用试验性装备“斜射炮”击落了十八架敌机,而自已未被一弹……”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