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甲午之特种兵之王_博陵先生【完结】(282)

  一帮的巴兰德以及其他的德国代表团成员微微皱着眉头,看着古斯塔夫。

  古斯塔夫却全然不顾身边人的眼光,冲到前面,握住了石达开的双手。

  石达开一脸愕然,这个中年人是谁,怎么会知道自己在游历欧洲时候的名字,能够认得出自己。

  石达开略略的握了握古斯塔夫的双手,说道:“这位先生,请问您怎么称呼?我们之间认识吗?”众人将眼光都集中到了古斯塔夫身上,好奇的看着这个西方的军工巨头。古斯塔夫说道:“石先生,难道您忘了,您的德意志之旅了吗,您曾经在德意志与众多的

  军事将领讨论军事理论,以您对孙子兵法的精辟理解,力压当世几乎所有的德**事家,当世俾斯麦大人都要千方百计的要把你留在德国的军事学院进行授课,可是,可是,您却在德国呆了不到一年的时间之后,莫名其妙的失踪了!我当时跟随我的父亲弗洛里德,见过您几次,您就是我一生当中的偶像!这次能偶见到您,实在是太高兴了。”

  ...

  第二百四十三章 东方流星

  巴兰德震惊的看着古斯塔夫说道:“古斯塔夫,你说这位先生就是被俾斯麦大人称作流星的石隐吗?”

  古斯塔夫答道:“哈哈,巴兰德,难道在德国还出现过第二个如同流星一般的中国人吗?他绝对就是滑坡普鲁士上空的那颗东方流星!我当初追随父亲和俾斯麦大人见过他好几次,绝对错不了!”

  石达开看看有人认出了自己,无奈的点点头,说道:“不错,我就是当年曾经在普鲁士短暂出现的石隐,多谢当年俾斯麦先生对我的照顾!”

  张毅疑惑道:“老先生?”

  古斯塔夫看着张毅疑惑的表情,感叹道:“坚之将军,真的没有想到,您竟然能够得到石隐先生的帮助,石隐先生当年如同流星一般,在普鲁士倏然出现,又倏然而逝,没有人知道到他的具体来历,也没有人知道他的最终去向,克虏伯家族与俾斯麦大人渊源深厚,经常对我说,如果石隐先生能偶最终答应他留在普鲁士,协助他处理军务或者在军事院校任教的话,普鲁士的军事力量将比现在更强大,普法战争中,说不定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可惜谁也不知道石隐先生是如何离开普鲁士的,当时普法战争开始在即,俾斯麦大人,忙于国事,实在没有精力再去寻找他,我们就这样错过了以为军事天才!”

  张毅大笑道:“当然,石先生就是当时罕见的军事天才,亲爱的古斯塔夫,现在石先生已经是我任命的奉天武备学堂的第一任校长,将与我一起将奉天武备学堂建设成世界一流的军事学院,得石先生襄助,这是得天之幸!”

  古斯塔夫嘟囔道:“坚之将军,上帝太眷顾你了,把你带到奉天这样物华天宝的宝地,还把石隐先生赐给你。有了你和石隐先生亲自出手任教,我都感觉我们德意志的军事教官在来奉天已经没有必要了。”

  张毅答道:“古斯塔夫先生,中国有句古话,叫做独木难成林,不管是我,还是石隐先生,我们两个人不可能把奉天武备学堂建设成为举世瞩目的一流军事院校。何况我公务缠身,更是难以抽出精力。来为军事学院上课。没有贵国优秀的军事教官,我们的军事科目都难以系统的建立起来,毕竟我们经过现代军事教育的将领太少了,我们不得不依赖与贵国的军事精英来完成这件事情。”

  古斯塔夫眼珠一转,说道:“呵呵坚之,我想我们的单方面军事留学生计划要改一改了,我们不光要向奉天派出精锐陆军学习特种作战,还要再派出一部分年轻的教官前来奉天进行军事交流和进修,我发现您的手下人才济济。跟你们进行军事交流,肯定会获益匪浅!”

  张毅笑道:“那我可是欢迎之至!”

  巴兰德在一旁突然说道:“亲爱的坚之将军,对于俾斯麦大人而言,再次与石隐先生见上一面,对他老人家的一桩夙愿,我愿意代表俾斯麦大人向石隐先生发出邀请,请石隐先生西游。访问德意志,相比俾斯麦大人必然在私人庄园扫径以待。”

  石达开说道:“好,如果有机会,我也想在与俾斯麦先生见上一面,屈指算来,老夫离开德意志已经快有三十年了。不知道那块美丽的土地如今变成了什么样子……”

  张毅心中略略有些震惊,实在没有想到,当年石达开隐姓埋名游历西方,还有这样一段传奇的经历……

  石达开在领着众人参观建设中的武备学堂,向着张毅解释了自己的经历。

  当初石达开西游,首先到了英吉利在英吉利停留了两年的时间,考察学习英吉利的经济、社会与军事动态;两年之后。进入了西班牙,在西班牙停留了接近一年的时间,紧接着,又进入了当时强盛一时的法国,在法兰西地区生活了两年多,在暗中考察了号称世界第一的法兰西陆军,了解西方的军舰与火炮,尤其对于西方的军事技术用心;后来又一路向东,进入了当时的普鲁士,德意志联邦最大的邦国,在普鲁士一个偶然的机会结识俾斯麦。

  当时俾斯麦正在公开集会上解说军事政策,与对手辩论,正在激烈的时候,石达开见猎心喜,参与了进来,以对孙子兵法的精辟阐述,镇住了当时在座的众人,是以被俾斯麦奉为上宾,经常请石达开讲课,石达开便将《孙子兵法》翻译成了德文,只是石达开只会说德文,对于德国文字却不会书写,是以石达开口述,别人书写,这样第一部德文的孙子兵法就这样诞生了,这部孙子兵法与在德国哲学界流传的道德经并成为东方双璧,传为美谈。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