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甲午之特种兵之王_博陵先生【完结】(377)

  光绪答道:“亲爸爸,此次儿臣去少荃公那里,本来是想请他出面主持此事,但是李鸿章推脱自己年事已高,精力不足,无法胜任。”

  慈禧叹口气,说道:“什么年事已高?李鸿章啊,他是有些寒心了,原来他追随文正公兴办洋务,后来文正公离世,他自己又独挑大梁,兴办北洋,可是几十年来,朝中的大臣们给他的阻力太多了,他这是不愿意再趟这滩浑水了,我明白,这些年确实也是辛苦了他了。”

  光绪接着说道:“儿臣就维新一事征询了他的意见,他说的与恭亲王几乎一般无二,让我们戒急用忍,不要操之过急,同时建议儿臣,将梁启超等人全部找入京师,借助这些人的才能推行新政。”

  慈禧点点头,说道:“李鸿章的见地还是很高的,皇上你切切要记住恭亲王与李鸿章的

  话,不要操之过急,朝中的守旧势力过大,一旦变法步子太大,容易引起激辩的。”

  光绪点头称是。

  慈禧说道:“好了,这件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赶明在朝上议一议吧。”

  光绪答道:“是,亲爸爸,儿臣记下了,儿臣告退。”

  第二日早朝。

  光绪帝向着众朝臣正式抛出了推行新政的建议。

  登时,朝廷中就炸了窝。

  军机大臣刚毅首先发难。

  刚毅站出来,说道:“启奏皇上,臣坚决反对推行新政,我大清所有定例均是沿用祖制,方才有康乾一百余年盛世,我们不能为了眼前一点蝇头小利,就毁了咱们大清的根本,臣坚决反对变法。”

  光绪脸色一沉,说道:“古贤有云,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如今世界形势大变,我们不变怎么中兴大清?朕意已决,你无需多言!”

  紧接着李红藻又站了出来,说道:“皇上,自古以来,我大清天朝方是正统,其他不过皆是蛮夷,我们放弃正统,而效法蛮夷,这不是舍本逐末吗?这会毁了咱们大清的数百年根基!臣坚决反对变法维新!”

  李鸿章无奈的摇摇头,当年自己兴办洋务的时候,也是这些搅屎棍在胡搅蛮缠,如今皇上要做一些实事了,他们还是胡搅蛮缠,真是令人头痛。

  李鸿章站了出来,说道:“李大人,你们如此指摘君王,难道是臣子所应为吗?皇上推行新政,不也是为了富国强兵

  吗,仅仅靠着礼义廉耻,西洋的舰船大炮来了,他会跟你们将礼义廉耻吗?维新变法乃是强国之道,我们做臣子的就是要为皇上出谋划策,怎么更稳妥的推进变法,而不是这样横加阻拦……”

  还没有等李鸿章说完话,庆亲王奕劻就跳了出来:“怒道:“李鸿章,你所兴办的洋务,花费了朝廷多少银子,效果呢,中法一战,咱们没有占到丝毫便宜,还将越南给丢了,甲午一战,要不是有了张坚之,恐怕你连整个北洋都得搭进去!狗屁的洋务,狗屁的维新,你们这是要葬送大清整个江山!皇上,咱们满清的江山永固,靠的不是什么维新变法,我们靠的是道德文章,那些蛮夷火器将我们的江山会搞得乌烟瘴气,坚决不行!”

  后面的,都察御史杨崇伊等人也纷纷跳了出来叫嚣,坚决不同意变法维新,推行新政。

  光绪帝没有想到第一次正式提出新政,就遭到如此激烈的反对,守旧派中的领军人物一个个都跳了出来,将光绪气的脸色铁青,两道寒光从眼睛中射了出来。

  光绪帝用眼睛示意翁同和,翁同和明白这是到了自己出马的时候了,作为帝师与户部尚书,翁同龢的地位举足轻重。

  翁同龢咳嗽一声,说道:“诸位,诸位,安静!朝堂之上,你们还要一点大臣的利益没有!皇上雄才伟略,立志中兴,你们不思报效,反而设置重重障碍

  ,你们到底是何居心?”李鸿藻叫道:“翁同龢,这都是被你煽动蛊惑,皇上才会推行新政,作为帝师,你严重渎职!你还有什么脸面站在这里说话,如果要点脸面,就赶紧告老请辞!大清绝对不能让你们这群人搞乱了!”光绪忍无可忍,喝道:“够了,你们是皇上,还是我是皇上,要不我将皇位让给你们座!我意已决,即日起推行新政,再有阻拦者严惩不贷!”

  ...

  第三百三十章 应诏统筹全局折

  怒气冲冲的光绪一摆朝袖,直接退朝,留下群臣在哪里目瞪口呆。

  光绪帝心思不宁,直接下旨,摆驾南海会馆,带着侍从,直接来到了康有为等人的住所。

  得到消息的康有为正与抵达北京谭嗣同、梁启超、林旭等人商议变法维新之事,竟然听到皇上圣驾莅临,众人一阵激动,连忙从会馆中跑了出来见驾,呼啦啦跪到了一大片,山呼万岁。

  光绪帝看到众人,心情稍稍好了一些,说道:“罢了,这不是在朝堂之上,诸位就不要这么多礼节了。”

  康有为赶忙谢恩,率领这种人将光绪迎进了南海会馆。

  光绪刚刚落座,就亟不可待的问道:“广厦,请问朕请您代拟的折子怎么样了?”

  康有为答道:“皇上,折子已经拟好,也与众位同仁经过了探讨,进行了修正,正准备请徐致靖大人代为递上去。皇上如今,您下旨征召的俊才们,却是都已经来到京师了,这位是湖南谭嗣同,在长沙主持时务学堂,也是湖北巡抚谭继洵的公子,这位是广东的梁启超,也是臣的劣徒,在广州主持强学报,这位是从奉天赶来的林旭,在奉天主持奉天时报,这两日刚刚抵达京城,等待皇上的召见,其余学子也都是他们从各地带过来的学生,都是一时的才俊。”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