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甲午之特种兵之王_博陵先生【完结】(71)

  激战中的日军看到有机可乘,纷纷寻隙突围而出,向南溃败,仅仅丢下被咬住的第十三联队主力。

  对面的张毅看到了战场中的变化,即可下令,全力配合兄弟部队围剿。

  仅仅不到一个小时,无心恋战的日剧联队所部,被打得狼狈不堪,死伤惨重,日军联队长小牧一清不得不缴械投降。

  张毅来到聂士成跟前,急道:“军门大人,如今日军全无战心,我们必须要加速进兵,在南边的日军大部来援之前,再给予日军痛击。”

  聂士成点点头,说道:“好!即令,张毅统率三军,追击溃逃日军!”

  日军兵败如山倒,溃退中的各部将领再也约束不住手下的人马,四散奔逃,根本组织不起像样的还击。张毅如同赶鸭子般的,将溃散的日军追出五十余里,方才收兵,返回开城。

  聂士成问道:“张毅,怎么样,今日一战,战果如何?”

  张毅笑道:“军门大人,这一战,击毙日军近两千人,收获日军辎重无数,旅团长大岛义昌被生擒,小牧一清率残部投降,我军大获全胜。短时间内日军再也无力向我开城发动大规模进攻。”

  聂士成高声笑道:“好!好!张毅,多亏了你了,没有你,没有苍狼大队,我们这开城想要稳若磐石,势必登天啊。”

  众人齐声大笑。

  张毅答道:“军门大人,如此大胜,应该火速向朝廷及中堂大人报捷才是。同时命令一队人马,押送大岛义昌会朝献俘。”

  聂士成笑道:“是极。自从中英战争以来,五十年内,我大清与外寇交锋,尚从来没有取得过如此大捷,回朝献俘,势在必行!如此方能彰显我大清威仪。”

  众人正谈笑中,有亲卫来到府邸中奏报:“提督大人,高州总兵左军门、太原镇总兵马玉昆军门、河南总兵卫汝贵、镶白旗汉军统领丰升阿分别率领援军赶到,前锋已经抵达城下。

  聂士成大喜,笑道:“冠廷兄等人既然赶到,开城短时间内无忧矣,速速打开城门,众将随我一同迎接!”

  厉刚等诸家管带、统领随同着聂士成来到开城北门。

  此时左宝贵、卫汝贵、马玉昆、丰升阿四位将领均已下马在城门外等候。

  聂士成疾步上前,老远向着四人问候道:“冠廷兄、达三兄、荆山兄、丰统领,承诸位劳师远来相援,士成在此谢过了,诸位一路辛苦,快快随我入城休息。”

  左宝贵与聂士成在奉天早就相识,两人性格坚毅,皆是淮军后起的重将,情谊深厚,赶紧赶了上来,一把抱住聂士成,急声道:“功亭,恭喜呀,恭喜!我等在来的路上就已经接到朝廷电旨与中堂大人的令谕,晋功亭为直隶提督,全权统领朝鲜战事,令我等谨遵调遣,共抗日寇。如今刚刚到了开城,又听说功亭连番大捷,将日军一举击溃,实在是盖世之功啊!”

  马玉昆等人也是纷纷上来见礼,恭贺聂士成升任直隶提督,聂士成连连逊谢。

  众人一同入城。

  来到开城临时的府邸,聂士成命人奉茶,左宝贵刚刚落座就急声问道:“功亭兄,今日一战,具体收获如何?快与我等讲一讲。”

  聂士成得意一笑,说道:“各位,开城一战,我军俘虏了日军少将旅团长大岛义昌,联队长小牧一清被迫投降,俘虏其将校六百余人,歼敌近三千人,日军残部溃逃至汉城附近,损失惨重。近期内再也难以组织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为我军赢得了充分的时间。”

  左宝贵大笑道:“好!好啊!这是继镇南关一役之后的又一次大捷啊,少将旅团长?这可是不低于一省提督的大人物啊!功亭,仅此一功,你便可名垂史册了!”

  其他人也是纷纷赞叹。

  聂士成摆摆手,笑道:“众位谬赞了。此一战,一则仗皇上与太后老佛爷洪福齐天,一则由贤才相助,将士齐心。仅仅凭借士成驽钝之资,如何能够一战功成?”

  左宝贵疑惑道:“贤才?莫不是功亭帐下出了什么经天纬地的后起才俊?”

  众人也将眼光看向聂士成。

  聂士成大笑,用手指点着张毅,说道:“诸位,这就是我军新崛起的天纵奇才,我的左膀右臂,张毅!”

  第五十二章 天赐奇才

  聂士成在众同僚的祝贺声中没有忘乎所以,将自己发掘出来的张毅郑而重之的推了出来。“各位,这就是我要向你们引荐的我淮军的后起之秀——张毅。此次中日之战,多亏了这个小伙子啊。三个月的时间,为我训练出了一支强悍无比的精兵,在日军夜袭牙山之时,突袭成欢日军驻地,一把火焚毁了日军所有辎重;日军围攻南大营之时,又是他带领着苍狼营力退强敌;我部撤往开成之时,又是他率领数十部众,纠缠日军主力近两日之久;此番开城大战,他独自领军扼守帽儿山三日三夜,以六百兵力顶住了三四千日军的强攻,最后还用计生擒大岛义昌,致使日军群龙无首,被我军一举击溃!我军大捷,张毅,才是真的功不可没,他是我麾下当之无愧的再世诸葛!”

  这几位晚清的重将听着聂士成的介绍,口中连连惊叹,看这个小伙子,年纪不过二十,便有如此的才能,假以时日,绝对是未来大清的擎天柱石!

  左宝贵大笑道:“功亭,三十多年前,红毛乱世,列寇凌辱,我大清摇摇欲坠。幸而有文正公、文襄公以及李中堂相继出世,上马治军、下马治世,才能够稳住局势,进而有了三十年同光中兴。如今文正公、文襄公仙逝,老中堂也已年逾古稀,大清再无治世能臣。不料想,天赐奇才与大清,这是大清之福啊!”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