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血染大清河_兰亭润芝【完结】(12)

  这二人正是靠着一身的本事,平日里居无定所、四海为家、扶危济困、杀富济贫。可谓是侠肝义胆的英雄好汉。

  因二人从小就沉迷于“桃园三结义”的美丽传说,对英雄的故居向往很久。所以,才千里迢迢来到涿县,要亲眼到英雄的生身之地探个究竟。以了却毕生心愿。没想到,刚在涿县城里的一家小旅馆里落了脚,就遇见蔡嘉林这个恶棍在宾馆里公然**、欺辱良家妇女,一怒之下,就犯下了这滔天的人命大案。幸好有义友相助,才化险为夷,逃过了一场牢狱之灾。

  故事讲完了,在场的所有听客也都听傻了。半天才从故事的情节中缓过神来。随后,众听客围拢在讲故事的人周围,七嘴八舌地议论一番。一边议论一边叹息:可惜呀!这年头坏人太多,仅靠一两个好人行侠仗义,什么时候天下才能真正太平啊!

  自此,有关这两位神奇人物脍炙人口的故事,在永乐村一带,传播的沸沸扬扬、家喻户晓。成为百姓们茶余饭后、消遣解闷的话题。百姓们都打心眼里敬佩这二人的德义之举。进而像敬畏门神一样,对他二人品头论足。而地主老财们则闻风丧胆、草木皆兵。在夜间都不敢擅自走出家门半步。太阳还没落山,一窝子人便像乌龟一样不敢露头了。尤其在风雨天时,更是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唯恐这二位虎胆英雄会突然从天而降,摊上杀身之祸。更惜命一些的,纷纷花重金置枪购弹,招兵买马,以壮声威、严防不测。

  正可谓:为人不做亏心事,何畏三更鬼叫门。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第十二章 可怜的疯女人

  清晨,白云浮动。微风拂面。

  张廷瑞展开理想的翅膀,信心十足地拎着手提箱登上了永乐火车站的西站台。站台上空空如野、连个人影也见不到,一股凄凉之感油然而生。不由地倒吸了一口凉气。

  一列火车冒着滚滚的浓烟,黑黢黢的车头像一头怪兽,咆哮着由北向南席卷而来。随着车身越来越近,脚下的站台开始剧烈地抖动。本打算居高临下地多看一会儿绿树掩映下的村庄,一见这阵势,也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逃命一般地向候车室里走去。

  张廷瑞刚走到候车室门前时,这条奔腾咆哮的巨龙就在自己身后卷起一股旋风飞过去了,留下的烟雾,在小站的上空形成了一条黑色的云带,遮天蔽日,久久的不肯散去。

  候车室的两扇红木门紧紧地关闭着。

  张廷瑞轻轻推开一扇门,站在门口向里望了望,感觉里面的空间很大,光线很暗,阴森森的,并且空无一人,一种孤独感又袭上了心头。犹豫了好一会儿,才走向了位于候车室内西南角的一张椅子。

  到了座位跟前,他没有急于入座,而是先将行李箱放在地上,而后,缓缓转回身四周围寻视了一番,又好奇地望了望屋顶,这才放心地坐下了。将面前的行李箱挪到自己身体的右前方,静心等候。

  半小时后,候车室内的旅客才陆续多起来了。似乎一眨眼的工夫,周围的十几张椅子上,便都坐满了人。他们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背篓的,有挑担的,有衣衫褴褛的,有衣冠锦绣的,有坐着发愣的,有头挨着头,凑在一块小声嘀咕的……

  虽然火车站建在自家的门口已经有很多年了,可是,在这之前,张廷瑞从来没接触过火车。甚至在他的意识当中,都没有火车这个概念。主要是一直没有近距离接触火车的机会。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张廷瑞出生在一个中产阶级的农民家庭里,自幼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七岁开始在本村读私塾,整天除了吃饭睡觉,心里想的就是读书这点事。脑子里装着的也都是《三字经》中的“人之初、性本善……”或是《明贤集》中的“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以及孔圣人之乎者也的那一套谆谆教诲,哪还有闲心再去考虑其它呀?好容易熬到能进县城读小学了,来来往往的也都是由家里人赶着马车亲自接送。依旧没有机会与火车打交道。再说:坐火车是要花钱的。作为一向精打细算、勤俭持家的父亲,他才舍不得花这份冤枉钱哪。最主要的,还是父母们出于安全上的考虑,打小就限制他们兄弟姊妹往火车站上跑,视火车如猛兽,视车站为是非之地。久而久之,他们在思想上就形成了一种惯性——在没得到父母允许的情况下,谁也不敢擅自靠近火车站半步。

  其实,也别怪父母们家教过于严厉,自打通了火车以后,在永乐村一带,就先后发生过多起人和牲畜被火车碾轧致死的一幕幕惨剧。舐犊之心,乃人之常情嘛。

  所以,今天是张廷瑞初次接触这样的环境,不免会有几分新鲜感、好奇感。因而,他的目光一直都被面前的这一张张陌生的面孔吸引着。

  在张廷瑞的眼里,这些人的表情似乎都很忧郁。看着看着,他不由自主地就把注意力锁定在了靠近门口的一张椅子上了。因为,在这张椅子上坐着的是一位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目光呆滞、精神恍惚、怀中抱着婴儿的少妇。

  通过细心观察:这位少妇的年纪应该在二十五六岁的样子。怀抱中的婴儿,也不过几个月大小。孩子的整个身子,都被一块又脏又破的黑布包裹着——上不露头,下不露脚。她抱孩子的姿势也很有些特别,始终都像抱着一棵大树一样,笔直地将孩子紧紧地搂在怀中。精神一直显得十分紧张。好像在担心有人会突然从她手中将孩子抢走似的。另一只手则不住地轻轻拍打着孩子的背部。一边拍打,口中还自言自语地叫着孩子的名字,唱着自编的摇篮曲:“毛毛乖,毛毛娇,毛毛天黑就睡觉;毛毛美,毛毛俏,毛毛是妈妈的贴身小棉袄……”每唱完一遍摇篮曲,就对着孩子头部的位置说:“毛毛,有妈妈在,什么也别怕!一会儿爸爸就要接咱们来了,再一块去姥姥家。好不好啊?好毛毛真听话。”说完了这番语无伦次的话后,就莫名奇妙地笑个没完。好容易笑声停下了,接着,又重复起了那段摇篮曲……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