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血染大清河_兰亭润芝【完结】(160)

  张廷瑞简单地还过礼之后,屁股尚未坐稳,就开门见山地说:“我亲眼所见,如今的老百姓进县城时,都要向日本门岗鞠躬行礼。对这你有何感想?”

  于振坛气愤地一拍桌子说:“这简直是奇耻大辱。”

  张廷瑞又说:“县城内有的中国人开始为日本人‘维持’了,对这种汉奸行为你又有何感想?”

  于振坛听了,气得太阳穴上的青筋直蹦。近乎用哀求的口气说:“我的仁兄啊!别再问我这些令我心痛的问题了行吗?我简直都要找个墙角碰死了。这样没有尊严的活着还有什么意思?早点死了,早点心静。”

  张廷瑞一脸的怒气。他用冰冷的眼神逼视着对方说:“不管这些人是真心想投靠日本人也好,逢场作戏也罢,总之,这种行为太有损咱中国人的尊严了。你我可都是铁骨铮铮的汉子,难道就这么认了?”

  于振坛气得再也坐不住了。只见他“噔!”地从椅子上站起来,几步走到窗户跟前,背对着张廷瑞、李合二人,信誓旦旦地说:“我于振坛虽家境贫寒,但是,在我的血管里,流淌着的血液是热的,我绝对不会做对不起祖宗的事,也不会令涿县父老乡亲失望的。一个泱泱的大国子民,怎么可能就这样任凭豺狼宰割呢?我要用实际行动,告诉小日本:中国人不全都是软骨头。”说罢,突然转身,回到座位上坐下,胸脯一起一伏的。

  张廷瑞觉得时机已到,进一步鼓动说:“大敌当前,国难当头,我们能不能学学孔明和周瑜的做法,联合起来抵抗日寇呢?”

  于振坛听到这,万分惊喜。转身说:“云阶兄啊!这回咱俩可是想到一块去了。云阶兄,那你说咱们该从何入手呢?”

  就在张廷瑞刚要发表自己的见解时,突然,村外传来一阵突突的机关枪声。

  第一百六十九章 扩大武装

  因枪声一阵紧似一阵,张廷瑞意识到是鬼子进村扫荡了。于是,急切地对于振坛说:“看来情况不妙,有些话咱们明天中午在清凉寺见面详谈。”对李合说:“咱们走!”

  于振坛将张廷瑞、李合送到院外的一条小巷里,告诉他俩:只要沿着这条胡同一直向前走,出了这条胡同就可进到一片小树林了。多多保重!看到张廷瑞二人跑远了,他自己才转身跑回院里的草棚,从一只盛满杂物的竹筐中翻出一把土造的手枪,像疯了一样,冲出院子。

  这时,枪声仿佛就在他身后的不远处响起。

  阴雨绵绵后的第一个晴天,位于涿县城东北三华里的清凉寺显得格外洁净诱人。往常这里游人络绎不绝、香烟袅袅。自从鬼子入侵后,这种景象就再也见不到了。

  清凉寺始建于辽代。谚语说:“先有清凉八百,后有涿州范阳。”

  建于石砌台基上的寺殿,端庄雄伟,附图玲珑剔透。山门内有造型典雅、雕刻精湛的寺塔。院中一座石碑的正面刻有“宋太子故里”五个大字。

  张廷瑞、于振坛均身穿大褂、头戴礼帽,精神抖擞地站在这座石碑前,心潮澎湃地进行交谈。

  于振坛引以自豪地说:“涿县真不愧为人杰地灵啊!咱们脚下的这块土地已养育了两朝皇帝——赵匡胤和刘皇叔。桃园三结义的故事也广传天下。”

  张廷瑞颇感遗憾地说:“人杰地灵是不假。可是眼下这片圣洁的土地正在遭受着日寇的铁蹄践踏。现在当务之急的是:我们应该像**战争中的林则徐和关天培学习。当年,他们在面对强大于自己数倍的侵略者时,不畏牺牲,组织武装,奋勇杀敌。他们的做法,实在令我等仰慕钦佩啊!”

  于振坛冷静地思考了一会儿,突然兴趣十足地说:“昨天,云阶兄提出的组织武装的说法不就很好吗?似乎也不难做到啊!云阶兄不断走南闯北,是见过大世面的人,还有什么赐教,不妨都讲出来,让愚弟也好一饱耳福。”

  张廷瑞先是淡淡一笑。而后意味深长地说:“面对如此众多凶恶的豺狼,仅靠你我单枪匹马及一片精忠报国之心是很难成就大业的。于贤弟应该不会忘记:当年自称‘日不落’的大英帝国,仰仗着洋枪洋炮的威力,气势汹汹地用**这支糖衣炮弹,轻而易举地就轰开了大清国的国门。

  为挽救国家于危难,奉命到广州禁烟的钦差大臣林则徐,高瞻远瞩,在查烟过程中,下大力气操练官兵。并把那些有爱国之心的渔民、蛋户编入水师队伍,很快就建立起了一直强有力的武装。

  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也倾力增添巡洋兵舰和寻防兵丁,多方筹措银两,不惜一切代价,添置四十多门重型大炮,以增强水师的战斗力。

  **之战在虎门打响后,林、关二人协力指挥,不仅把英国佬赶出了国门,成功击败了他们的六次疯狂地反攻。还把二百三十万斤的**全部销毁。

  虎门销烟一战的胜利,大大挫败了英国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大壮了国威。真是大快人心哪。昔日林、关二人的做法,不正是今天你我应该效仿的楷模吗?”

  于振坛听了深受启发,不禁手舞足蹈。连连点头称道:“云阶兄所言极是,令于某茅塞顿开呀。那我们就效仿一下林、关之举,一起努力怎么样?”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