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血染大清河_兰亭润芝【完结】(51)

  李渊看着史秀芝出了门,焦虑地在房间内踱起步来。

  第六十五章 逐渐渗透

  落日时分。

  郑大头翘着二郎腿坐在沙发上,一边悠然地品着茶,一边装模作样地看着一本厚厚的书籍。

  这时,站岗的小警察,悄悄地进到门内,禀报说:“局长,张连海求见。”

  刚喝了一口茶的郑大头,兴奋地站起来说:“快请他进来。”

  小警察转身出门。对等候在门外的张连海说:“张局长,请吧!”

  张连海向小警察微微点了下头。然后,阔步进了警察局长办公室。

  郑大头已微笑着迎向门口。寒暄说:“我的张局长,你可回来了。自从你走了以后,我这颗心一直悬在嗓子眼。社会这么乱,就担心你在外面会遇到什么麻烦。”

  张连海开玩笑说:“局长,您担心我是假。恐怕是在焦急地等待着将属于您的白花花的银子吧!”

  郑大头无可奈何地用手指点着张连海,表示亲近地说:“你呀!你呀!说话总是这么犀利。有些话不需要说得这么的直白。你呀,就是改不了这怪脾气。”

  张连海为自己辩解说:“哎!朋友之间也好,上下级之间也罢,适当地开几句玩笑,更能增加彼此的情感、拉近彼此的距离。总是一本正经的说官话,显得多生分哪。您说是不是?”

  郑大头频频点头说:“没错。这话我爱听。快请坐!”

  在向房间里走的时候,张连海发现了郑大头手中,正拿着一本敞开书页的书籍,便又借题发挥说:“局长,真是好用功啊!难怪最近听您讲话,总是引经据典,出口成章哪。原来,每天都在刻苦读书啊。”拱手说:“真是可敬!可佩呀!”

  郑大头不好意思地摇摇头说:“我说老弟呀!你可别拿我说笑话了。我这哪是在用工啊!分明是待的寂寞无聊,随便做做样子而已。一目十行的,看了半天一个字也没印在脑子里。看书时间一长,反倒更加糊涂了。现在你要问我一加一得几,我都未必能答得上来。说句实在话:我这人跟什么都有缘,就是跟学问结下了深仇大恨。它不买我的帐。我同样也不买它的帐。”

  二人都逢场作戏般地笑了。

  笑过之后,郑大头长吁短叹地抱怨说:“唉!真是当差不自在,自在不当差呀!这一天一天的实在是难熬。看看书,图的就是能帮助消磨点时光。”指着里面的一对沙发,“来!来!来!这边坐。”说着,自己先过去坐了。

  张连海摘下帽子,有些疲倦地捋了捋光溜溜的背头,走近右侧的墙角,将帽子挂在衣帽钩上,这才走近沙发坐下。可屁股刚一落座,就接着前面的话题说:“古人云:‘开卷便有义’。别说是一目十行了,就是每天枕着书本睡觉,都比我一年都不沾一次书本的人长学问。今后我也得虚心地向您学习,多抽出些时间来,读点圣贤书,以提升自身的品味。我父亲是个老学究。在我很小的时候,他就向我灌输一些催人奋进的道理。像‘人高知今古,货高价出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等。还有一句话,他也跟我说了无数遍了:‘话是拦路虎。衣是瘆人毛’。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优雅的谈吐和得体的衣装,能提高一个人的品味和形象。相反,就会遭人冷落。或者不屑一顾。小的时候,我根本不能理解父亲的良苦用心。因而,对读书这件事一点兴趣没有。自打步入社会以后,感觉父亲的话句句都是金玉良言。现在想起当初没按照父亲大人的教导去做,感到非常惋惜和后悔。”突然问道:“局长,你有没有感觉:现在的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一天比一天冷漠了。”

  郑大头深有感触地说:“岂止是冷漠。简直就是无情。现在的人,变得都很势力,都很现实。”叹息说:“人活着可真不容易呀!”

  张连海说:“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像咱们这样的人都感觉活着艰难了,那些连饭都吃不饱的普通老百姓,岂不更悲惨啦!依我说:咱们能有今天,也该知足了。再不知足,老天爷都该不答应了。”

  郑大头淡淡一笑说:“此话有理。要怎么说:人比人该死。货比货该扔呢?知足才能常乐嘛!”

  张连海有意识地含沙射影说:“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中,真正能做到知足常乐的人可是不多见呀!”

  郑大头收起笑容,顿时严肃起来。说:“好了,咱们今天先不探讨这些大道理了。言归正传,说说咱们的正事吧!”

  第六十六章 女人是毒药

  张连海说:“总体来说:一切还算顺利。不过呢,与我们想象的结果多少有一点出入。前几天,杜老板刚进了一批洋货,还没来得及出手,所以,手头上一时有些紧张。又不想让咱们这边为难。所以,他主动把交易的时间向后推迟了几天。他的态度非常明朗:如果咱们的货不出现问题,价钱还可以商量。三天之后,他要亲自来县城,见见您这位年轻有为的大局长。除非遇到特殊情况,他本人实在腾不出身来,再派个管事的来具体接洽此事。您放心,这笔买卖已经是板上钉钉了。三天之后,您郑局长可又要大发一笔喽!”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