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1879_狼途【完结】(408)

  段祺瑞问道:“既然资本主义社会有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为什么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又都不约而同选择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席家栋说:“这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在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中,金钱意味着配置资源的权力。由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将商品的范畴空前扩大,因此掌握了金钱,就意味着掌握了资源;掌握了配置资源的权力,则意味着掌握了满足自身愿望的自由。在一个社会中,当金钱成为满足愿望的基本工具时,这种权力对于人们活动的激励作用是难以想象的,因为它在不断满足人们各式各样的*的同时,又不断的刺激起新的*。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命题是:资源是稀缺的。而人的*是无限的。实际上,一个社会,经济的核心问题就是怎样去配置资源。社会僧多粥少是绝对的,那究竟应该怎样去配置这些稀缺的资源呢?平均分配肯定不行。这种经济上的平等,结果就是大家都没有生产的积极性,结果人人都穷。那么到底谁应该成为有粥喝的幸运儿呢?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解决方式:奴隶社会主要靠暴力掠夺;封建社会在暴力的基础上,强化了等级秩序和血缘关系;而在以商品经济为特征的资本主义制度则主要靠自由市场来完成,这是相对比较文明的方式了。然后,通过立法来强制保障没有垄断,减少强买强卖。就这样,在资本主义的市场中,有限的资源以琳琅满目的商品形式出现。而获得这些商品的条件就是要有足够支付价款的金钱。用法律术语来说,权利的转移。是以支付对价为条件的。但是很遗憾,这个对价,也就是商品的价格,由市场的供求关系所决定。在市场中,自由买卖、价格信号就是供求关系的反映。一般来说,如果这种商品的供给不能随着价格的升高而增加,同时人们也很难找到代用品的话,那么一部分坚决要拥有这些商品的人们,就通过不断出高价,迫使相当一部分竞争者放弃。因此,掌握了金钱。就是掌握了在市场中获得有限资源支配的权利。在市场经济中,这种建立在无穷的*基础上的满足感,正是驱使人们把一件件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变成现实的动力源泉。这就是金钱对于人们的激励作用。对于任何一个经济来说,这种激励的效果都是十分巨大的。而资本主义社会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把这种激励作用发挥到了极致。一方面,任何能够满足人们*的东西都被变成了可以在市场上用金钱交换的商品;而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金钱又不断的创造层出不穷的新*。于是,正如人们所看得的,资本主义的市场,就像用魔法一样,在她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创造出的财富比以往一切世代创造的财富的总和还要多得多。”

  这段话,李经述也听得晕乎乎的,问道:“那么一般资本主义国家如何去预防经济危机呢?”

  “这个问题正是理解黄金十字架的关键。解决国内经济危机,有一种方法是通过贸易或者掠夺来增加本国的黄金储量。重商主义者们信奉通过贸易手段出口本国商品,换取外国货币,让别国的金银流入本国,并且减少购买外国商品,尽量让金银留在本国。最容易解决的办法就是:去殖民地掠夺。这也是法国在普法战争后为什么会恢复的这么快的原因:法国拥有超过本土20倍面积的庞大殖民地,而这些殖民地带来的巨大财富让法国在4年内还了清朝70年都还不清的巨大赔款,然后以德国人战栗的速度快速恢复了经济reads;。”

  席家栋回答说:“这也便于理解中华帝国在总统您的带领下为什么能迅速崛起,成为一个超级大国。中国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在满清末期国力衰落至谷底,不仅丢失了海洋,更是割地赔款,进而被人烧杀掳掠,几乎亡国,但在总统的带领下迅速崛起,一方面,因为中国具有大量的黄金和白银储备,得到日本和俄国的战争赔款,还拥有巨大的资本市场和国内市场,另一方面,中国的殖民地也大大增加,现在中华帝国国土超过了1700多万平方公里。当然,通过对殖民地市场进行贸易掠夺同样能积攒手中的黄金,但这样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但是去殖民地直接开采就不一样了,不仅能直接带来黄金,而且黄金开采也会让更多的人对殖民地有兴趣,当这些人开始投资殖民地的时候,就会帮助德意志完成对殖民地市场掠夺的前期投入,到那时任何阻挡殖民地开发的势力在利益的面前都会被碾碎!所以德国现在选择世界战争,是为了掠夺更多的黄金!这样才能解决国内的经济危机!”

  李经述笑道:“黄金十字架的诅咒说白了就是经济危机,在金本位的限制下,要解决经济危机,需要掠夺更多的黄金来发行更多的纸币,来维持经济持续发展,是这个意思吗?德国就是因为这个要发动世界战争??看来在这场工业革命以来最残酷的人间悲剧中,来自数十个最先进的文明国家的数千万人驾驶着最现代化的战争机器彼此厮杀。在他们的身后是数亿从癫狂的疲惫的人们在支撑着这场厮杀的持续。德国作为战争的鼓动者和英国海权的竞争者,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确实是这样。”席家栋点点头,说:“战争最直接的基础并不在于舰队,而是来自工厂和工人,也就是经济规模和劳动生产率的竞争!一旦这个经济实力改变了,那么勉力支撑一个无法继续承担的目标,往往会鼓出自身毁灭的代价。现在经济规模已经不是世界第一的英国,对于垄断型海权的控制已日益感到力不从心。然而英国国内却鲜有人认识到这点。从首相到平民,从海军元帅到知识分子,大英帝国上下都弥漫着那种永恒通知海洋的幻想和莫名其妙的光荣感,试图维持世界霸权,所以英国对这次战争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