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1879_狼途【完结】(412)

  德皇威廉二世向费迪南大公保证,奥匈帝国可以肯定地指望德国将作为一个盟国和友邦作后盾。于是,费迪南大公派康拉德将军谒见奥地利君主约瑟夫,要他对开战点头。但是这位七十六岁的老皇帝仍旧能充分控制他的理智,回答说:“如果英国、法国、俄国全都向我们猛扑过来,我们怎能开战呢?”

  康拉德将军回答道:“德国将是我们的盟友。

  约瑟夫这位谨慎的君主用怀疑的眼光望着康拉德将军的眼睛问道:“你对德国这么有把握吗?”

  奥匈帝国的康拉德将军递给皇帝一封威廉二世的亲笔信,信是写给费迪南大公的:“即使事态发展到奥匈帝国同俄国开战的极端,德国保证出于它通常作为一个盟国的忠诚,将站在奥匈帝国的一边。”

  奥匈帝国皇帝弗兰西斯·约瑟夫看了德皇威廉二世的亲笔信,他的和平感化为乌有,喃喃自语说:“现在我们不能再回头了,将要有一场可怕的战争。”

  费迪南大公为了给妻子报仇,代表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发出最后通牒,限48小时答复:通牒内容包括要求塞尔维亚制止一切反奥匈帝国的活动,惩办进行反奥匈帝国宣传的民众和官员,由奥匈帝国派员共同审判萨拉热窝事件的凶手。在四十八小时限期届满之前十分钟,一个颀长、尊严、飘垂着白胡子的人出现在奥地利大使馆,他竟然就是塞尔维亚的帕西茨总理,他带来了他的政府的答复,对于一位总理来说,尽管他的国家小,充当信使是肯定不合外交惯例的。当递交文件的时间到来时,帕西茨求助于他的大臣们,但是由于他们都悲痛欲绝,这项任务无疑只有他来担当了。塞尔维亚政府的答复是力求和解和充满希望的。帕西茨总理提醒维也纳它在巴尔干战争期间爱好和平的态度。塞尔维亚准备正式谴责那些反奥地利的人的行动,但它不能接受侵犯其主权的两项要求,如果奥地利不满足,贝尔格莱德建议提请海牙法庭仲裁。

  德皇威廉二世建议,奥地利应当把塞尔维亚作为“质押领土”,抵押给奥匈帝国,直到它履行了保证为止。俄国外交大臣谢尔盖·萨佐诺夫也接受了塞尔维亚的答复,并建议塞尔维亚同维也纳谈判。

  费迪南大公已经伤心欲绝,决心消灭塞尔维亚,在最后通牒限期四十八小时届满之前,就指挥奥地利部队在塞尔维亚边境动员了。

  这引起了欧洲大陆的惊慌。俄国通知奥地利,奥匈军队攻击塞尔维亚会引起俄国的立即军事动员。圣彼得堡感到无可奈何的愤怒。那时,沙皇政权由于在中俄战争中败于中国,接着又非常困难地镇压了布尔什维克的革命起义,仍处于筋疲力尽中reads;。但英国和法国承诺,沙俄出兵帮助塞尔维亚,两国就免除沙俄的战争赔款,并且支持俄国和德国作战。沙皇尼古拉二世决定赌一把国运。

  英国外交大臣爱德华·格雷参加进来,提议德、法、英、意开会调停奥、塞不和,他还说,如果拒不同意,会导致世界舆论以为奥地利和德国在故意发动一场战争。作为答复,奥地利立即对塞尔维亚宣战。为了使奥匈帝国的皇帝在宣战书上签字,费迪南大公指使奥地利外交大臣贝尔希多尔德伪造一份报告交给自己的叔叔,声称塞尔维亚士兵已经向多瑙河上奥地利的部队运输船舶开火,更有甚者,塞尔维亚部队已经袭击在特梅斯·库宾的帝国皇家部队的一支分遣队。翌日,贝尔希多尔德答复英国,他未能考虑格雷的建议感到抱憾,因为它“已被塞尔维亚攻击奥匈军队的事变所压倒了”。

  三天后,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费迪南大公亲自带着40多万奥匈帝国的军队,攻打塞尔维亚。塞尔维亚当时虽然只是300多万人口的小国,却动员到40万军队,迎战奥匈帝国的军队。作为塞尔维亚的铁杆小兄弟,除了山还是山的贫穷小国黑山也派来了5万黑山军,帮助塞尔维亚抗击费迪南的40万大军。战争的局面,就变成了40多万奥匈帝国的军队对峙45万塞黑联军,流血的战争开始了!

  德国和法国也不甘寂寞,很快也宣布加入这场战争。德国政府对法国宣战,英国宣布对德国宣战,欧洲的其他国家,也被迫选择站队,世界大战在欧洲一触即发!

  法国对德国宣战,是要拿回属于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自从1871年普法战争之后,从德国手中夺回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已经成为法兰西整个民族坚定的怨念。正是在这种从强烈渴望演变而来的心理驱使,法国人一直将他地所有兵力都集中到南部的德法边境,以待有一天能够收复失地,甚至攻入柏林。于是,和德国开战以前,法国的军事工程师于是以沿着一百五十英里法德边界的四个城市为中心,构筑了一系列堡垒。东南从瑞士的坚不可摧的屏障阿尔卑斯山开始,坚固的混凝土堡垒从贝耳福、厄比纳尔、土尔和凡尔登伸展开来,在厄比纳尔和土尔之间设计了一个宽阔的缺口,作为准备德军进入的巨大陷阱,然后用从掩护得很好的混凝土箱形掩体中发射的交叉火力加以歼灭,而凡尔登以北约二十英里,就是卢森堡、比利时和崎岖的阿登森林。

  面对着这种难以克服的棱堡,德国参谋总长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伯爵设计了一个通过广阔的比利时平原侵入法国的战略。比利时这个小小工业化国家,提供了有充分铁路、公路、河流和运河的一条不费力的通路,而且它和法国的边境是不设防的。在施利芬那份著名的“施利芬战略”计划中,他正是利用法国人急于夺回失地的心理,故意在阿尔萨斯·洛林一线部署较弱兵力,改用右翼重兵一侧包抄的方式,从马斯河两岸铺天盖地越过整个比利时,像一把可怕地大草耙那样横耙全境,而后沿整个比法交界线进入法国,再循瓦兹河流域直攻巴黎。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