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1879_狼途【完结】(494)

  只有英国政府不太乐意停战谈判,因为毕竟英国拥有最强大的海军,本土大陆不会受到什么威胁。但英国皇室对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家人的遇难也是心有余悸。英国国内民众的反战运动越发强烈。

  中国和美国为了督促英国政府放弃战争,采取了军事行动。当时,英国忙于应付欧洲的战争,将印度、新西兰、澳大利亚等殖民地的军队都调回了欧洲,这些地方兵力相当空虚。

  李经述派袁世凯率领十万陆军从大西藏区出征,很快把战线推到了克什米尔地区,也就是今天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边界线附近。美国的军队出兵占领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英国新任首相乔治劳合·乔治迫于这些压力,更惧怕中国和美国加入同盟国,这时才勉强同意协约国和同盟国停战,中华帝国的军队这时才停止了前进。

  为了更好对付斯大林,促进世界和平,李经述和美国总统威廉·塔夫脱提议设立联合国,总部设立在北京。联合国成立之后,中国、美国、英国、德国、法国这五个大国担任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李经述发表全球讲话,阐述了这个联合国以及安理会机构的使命:“我们无法否认,邪恶在这世界上确实存在。非暴力运动,不可能阻止斯大林的屠刀。正义的战争,有时是必要的,并且将在人类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必要的,这是承认现实和历史。我们必须承认人类世界的不完美和情理的限度。所以,中国的每一次出兵,不是为了简单争夺殖民地,而是出于中华文明的自身利益——为中国的子子孙孙追求更美好的未来。

  毋庸置疑,战争导致人间悲剧。军人的勇敢和牺牲无比光荣,表达了对国家、事业、战友的忠诚。但战争本身决不光荣,任何人决不能如此宣扬,因为战争在某种程度上是人类愚蠢的表现。战争,随着人类的诞生而出现,它如同干旱或疾病一样现实——是各个部落以及后来的各种文明谋求权力和解决分歧的方式。后来。随着旨在控制群体内部暴力的规范的出现,世界各国的哲学家、宗教领袖和政治家也纷纷致力于用外交条约限制战争的破坏力。正义战争的概念由此形成,亦即认为,在符合以下几个具体条件时,战争是正义的:如果战争是最后手段或是为自我防御;如果武力程度适当;以及在一切可能的情况下不对平民使用暴力。所以,我认为所有国家,今后无论强弱,都必须遵循对使用武力的规范,所以我和美国总统塔夫脱推动了联合国安理会的成立,这也是我为什么建议联合国安理会要拥有更大的军事行动能力,国际社会说的话,必须算数!否则联合国不能只是一个花架子!

  所有负责任的国家,都必须相信,联合国明确的军事行动所能够发挥的维护和平作用。今后,中国将矢志不渝地致力于支持联合国安理会的行动!当然,和联合国其他常任理事国一样,中国需要保留单边行动的权力,我本人将慎之又慎地使用这样的权力,也呼吁其他国家的元首也审慎使用这样的权力!

  说实话,我今天没有想出对世上战争问题的根本解决办法。我们必须首先承认这个严峻的现实:在我们的有生之年,世界大概不会根除暴力的冲突。但我也明白,战争永远不会带来持久和平。它解决不了社会问题:只会制造新的、更复杂的问题。但是,作为宣誓保卫自己国家的一国总统,我面对的世界是现实的世界,我不能面对任何一个中国公民遭到的威胁无动于衷!

  这次,国际社会决定联合起来对付斯大林,我想最大的收获就是:联合国采取军事行动的原则,也适用于那些违反国际法,残酷压榨本国人民的独裁政权。因为如果人权得不到保护,那么和平只是空洞的承诺。为此,中国和美国提出成立联合国的设想,中国带动世界建起维护和平的体制,以及保护人权、防止种族灭绝大屠杀的战争。”

  中国和美国的这一成立联合国以及安理会的提议,得到了英国、德国、法国的赞同和积极响应,因为根据联合国章程,联合国安理会成员国拥有一票否决权,这就相当于中国、美国等五个创始大国地位远远超出其他国家。不久,联合国安理会就召开了第一次会议,通过的第一个决议:就是灭掉斯大林和俄国的布尔什维克,这个决议获得联合国安理会成员国的一致通过。

  这时,只要德国抽出一个集团军,就能攻进圣彼得堡,干掉斯大林的军队。李经述觉得斯大林的末日,很快就要到了,自己终于可以踏踏实实睡个好觉了。

  ... 

  ☆、第243章 俄国灭亡

  联合国成立之后,各成员国出兵组建了五十万人的联合国部队,进攻斯大林的军队。李经述还下令,中国的军队配合德国的军队,一起猛攻斯大林的军队。中国的第一集团军攻下叶卡捷琳堡后,清剿了境内所有的布尔什维克,继续前进,很快突进到顿河大弯曲部,逼近了伏尔加格勒。

  伏尔加格勒的城市最初选在了西伯利亚的大草原上,起名为察里津,建在一个岛屿上,那儿察里津河流入伏尔加河,这里是连接欧洲和亚洲陆路和水路的交通枢纽。无论是莫斯科公国、俄罗斯帝国、还是苏俄,伏尔加格勒的地位很重要,附近的高加索油田,对斯大林也十分重要,俄国石油供应有超过95%来自高加索油田,因此,若中国的军队攻占伏尔加格勒和高加索,向北可包抄莫斯科以东大面积区域,向南可深入高加索地区,并占据以高加索为中心数十万平方千米的石油,粮食等资源产地。李经述命令徐世昌的第一集团军三个月攻占这里。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