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明末传奇_风中的失落【完结】(1133)

  现在离开是最好的选择,再说进入内阁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这就是陈新甲聪明的地方,他之所以要求大军在襄阳府城休整,也带着这样的一层意思,试想一下,若是他陈新甲还在率领大军作战,且和流寇激烈的厮杀,在襄阳或者是郧阳等地,那么皇上考虑的角度就不一样了,为了整体作战的部署和实施,不一定让他离开,现如今大军都在襄阳府城休整,这个时候他是可以离开的。

  陈新甲还有一个聪明的地方,那就是最大限度的笼络人心。

  奏折之中,他大力鼓吹了孙传庭等人的功劳,对自身的功劳,并未过多的强调。

  且不说孙传庭领兵部尚书衔,兼任五省总督,就说牛金星和宋献策等人,也得到了提拔,因为襄阳之战的胜利,牛金星和宋献策悉数被提拔为兵部员外郎。

  牛金星和宋献策等人也是有着一定能力的人,他们最初投靠的是张溥,不过却未得到张溥多少的照顾,这让他们异常的失望,此次跟随在陈新甲的身边,不长时间就得到了提拔,成为了六部从五品的员外郎,这是出乎两人预料的。

  也正是因为得到了提拔和重视,牛金星和宋献策决心效命陈新甲了,他们找到了陈新甲这样的大树,也完全可以依靠。

  可以说襄阳之战的胜利,让太多的人得到了好处。

  二月下旬,陈新甲办好了一切的移交,准备离开襄阳府城了。

  孙传庭做出了隆重的安排,专门为陈新甲饯行。

  牛金星和宋献策等人则是继续留在襄阳,留在孙传庭的身边。

  成为兵部员外郎之后,牛金星和宋献策的地位也出现了某些改变,至少孙传庭是比较重视两人了,不少的事情都征询两人的意见和看法。

  陈新甲意气风发,在酒宴上面喝下了不少的酒,送出了许许多多祝福的话语,因为身份的变化,成为了内阁大臣,孙传庭等人的态度也恭谦了不少。

  陈新甲是带着满意和满足离开襄阳府城的。

  所有人之中,低调的是监军王永吉。

  不少人以为王永吉没有得到什么赏赐,甚至有人为王永吉不服气,其实没有谁知道,王永吉得到的好处是不小的,他正式确立了司礼监太监的身份,跻身到司礼监的最高层,与王承恩、曹化淳、高起潜和王德化等司礼监太监有了平起平坐的机会了。

  第七百章 不容乐观

  郑家军参将苏从金带着炮兵营的军士和红夷大炮回到了南京,此次襄阳之战的大胜,与他没有丝毫的关系,奏折之中压根没有提及郑家军,苏从金倒也不以为意,只不过委婉的拒绝了孙传庭留下十门郑家军红夷大炮的要求。︾樂︾文︾小︾说苏从金回到南京秣陵郑家军军营的时候,朝廷的邸报也抵达了南京。

  苏从金没有来得及歇息和调整,马上赶赴南京兵部,详细禀报此次襄阳之战的情形。

  徐望华、郑锦宏、李岩等人悉数都在兵部,驻扎在南直隶的郑家军第一军的郑家军副总兵、指挥官刘泽清、副总兵兼总参谋官洪欣贵也在兵部。

  郑勋睿的手中拿着朝廷的邸报,这是朝廷明发的邸报,各地都是知晓的,众人都看到了邸报上面的内容,第一反应是羡慕兵部左侍郎陈新甲,凭借着襄阳之战进入了内阁,而孙传庭也是很不错的,领兵部尚书衔,当然这里面还有牛金星和宋献策等人的任职消息。

  苏从金禀报襄阳之战的情形,众人听的非常仔细。

  南直隶的局势异常平稳,官绅一体纳粮的事情全面推开,洪门直接征收的商贸赋税得到了上下的认可,洪门钱庄完全控制了南直隶的商贸命脉,也逐渐开始控制浙江等地的黄金白银,其发行的票根在市场上完全的流通,其具备了发行货币的基础,苏州等地的义学兴办起来,所有这一切,与皇上和朝廷的意思基本都是违背的,这一切也都表明,郑勋睿完全掌控了南直隶,皇上和朝廷对南直隶只有表面上的领导权了。

  在这期间。徐望华曾经建议对南直隶的官吏进行大规模的调整,郑勋睿暂时没有同意,他考虑到的是朝廷开始大规模的剿灭流寇。这样的关键时刻,还是不要趁浑水摸鱼。毕竟这样做了,历史上会留下不好的名声,再说大规模的调整也没有必要。

  如此情况之下,朝廷剿灭流寇的战斗进程,就是众人最为关心的事宜了。

  苏从金禀报完毕之后,徐望华看了看郑勋睿,首先开口了。

  “大人,属下觉得朝廷此番剿灭流寇。是耗费了心思的,采取了各个击破的策略,如今看来效果是不错的,他们收复了襄阳府城,生擒了李定国,剿灭了张献忠三万余流寇,让张献忠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属下认为,孙传庭大人只要按照这个战术继续执行,剿灭流寇就是迟早的事情了。”

  徐望华说到这里。众人都跟着点头。

  “一旦流寇被剿灭,皇上和朝廷的注意力就要集中到南直隶了,郑家军可能遭遇到一些限制。为了有效预防意外情况的出现,属下还是建议,大人可以在这个时候全面调整南直隶的官吏,将那些不放心之人,悉数请出南直隶,让他们到京城去,或者到南直隶、山东、陕西以及浙江以外的地方去,如此就算是皇上和朝廷有什么想法,也无济于事了…”

  郑勋睿看了看徐望华。轻轻的叹了一口气,其实他的看法完全相反。表面上看陈新甲和孙传庭是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但朝廷忽略了最为关键的一点。那就是流寇的绝对实力并未遭受到太大的损伤,李自成麾下尚有十几万的流寇,张献忠麾下也还有近十万的流寇,一旦李自成和张献忠之间形成了默契,战局恐怕在瞬间出现变化。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