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明末传奇_风中的失落【完结】(1472)

  皇太极略微思索,随即点头,亲王和郡王是不可能派遣到辽东去的,譬如说多铎和阿济格等人,这些人的资历明显强于阿巴泰,若是派遣到辽东去,不可能服从阿巴泰的指挥,那就可能导致辽东出现混乱的局面,谭泰和索尼都是不错的战将,有勇有谋,派去协助阿巴泰,是最合适的人选了。

  范文程和洪承畴进入了大政殿。

  这一次皇太极没有客气,两人刚刚行礼之后,他就开口了。

  “文程,洪大人,你们说说,郑勋睿此番御驾亲征,究竟是何目的。”

  范文程看了看洪承畴,首先开口。

  “皇上,奴才认为,郑勋睿是想着图谋我大清国…”

  洪承畴也是这样的认识。

  皇太极微微点头。

  “那你们认为,郑勋睿是会率领大军突飞猛进,以进攻沈阳为目的,还是会步步为营,从辽东发起进攻,一步步的占领辽东大片地方。”

  皇太极专门询问这个问题,是有着充足道理的,范文程和洪承畴都是汉人,相比较来说,他们能够更加了解郑勋睿,而掌握郑家军的战略部署,或者是对郑家军的战略部署做出充分的估计和预测,又是最为重要的事情。

  开口的还是范文程。

  “奴才已经和洪大人商议预测过此事,奴才以为,郑家军应该是采取步步为营的作战部署,首先是收复辽东,尔后才会有下一步的行动,郑家军尽管骁勇,可也不敢轻易的突进,让自身处于危险之中,何况此番的征伐,郑勋睿亲自率领大军,就更加的不会冒险了,就算是郑勋睿想着冒险,他麾下的文武大臣也不会允许。”

  “这不一定,很多时候朕率领大军征伐,也是采取了突进的策略的。”

  “郑勋睿不能够和皇上比较,郑勋睿是汉人,他麾下的文武大臣也全部都是汉人,且以读书人居多,在大明读书人看来,皇上之安全是最为重要的,不能够有任何涉险之行为,何况大明历史上有此类的教训。”

  皇太极脸上露出了笑容,他也想到了景帝。

  范文程的分析让皇太极略微放心一些了,只要郑勋睿和郑家军采取步步紧逼的战术,从山海关开始发动进攻,那就没有必要过于的担心,多尔衮也不必率领大军迅速撤回沈阳,可以在草原观察局势的发展。

  其实皇太极也认为郑勋睿会采取稳扎稳打的作战方式。

  这大概是出于骨子里对汉人不屑的认知,尽管郑勋睿是不一般的人,尽管说郑家军异常的骁勇,可是在皇太极看来,郑勋睿和郑家军都是不敢冒险的,更何况此番的作战,郑家军是在辽东,接下来还有可能在沈阳等地作战,八旗军熟悉这些地方,郑家军对这些地方是一无所知。

  皇太极终于询问到最后一个问题了。

  “你们认为驻守辽东的阿巴泰是应该撤离辽东,还是固守。”

  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范文程稍微犹豫了一下,但还是开口了。

  “奴才认为,饶余郡王应该将重点兵力集中在宁远和锦州一带,放弃其他的地方,以重点兵力来应对郑家军的进攻…”

  皇太极脸上难得露出了一丝的笑容,他说出了早就思索好的决定。

  “洪大人,朕决定让你前往辽东,协助阿巴泰抵御郑家军的进攻,谭泰和索尼也将赶赴辽东,协助阿巴泰指挥战斗,你熟悉辽东局势,朕会告知阿巴泰,多多征询你的意见,朕希望你能够很好的协助阿巴泰。”

  第九百零八章 都要拼命了

  瑞元二年七月十日从山海关出发,一直到七月二十一日,郑锦宏和杨贺率领的郑家军五万前军,终于抵达了锦州。

  足足十二天的时间,行军的路程大约五百余里,平均每天行军不过四十里地左右。

  郑锦宏和杨贺感觉到憋屈,如此的行军速度是郑家军从未有过的,可是他们没有办法,要说整个的关宁锦防线也不过四百里地,可是他们行军的路线,绝非直线,而是绕了不少的弯路,依靠着精心挑选的向导的帮忙,他们绕开了诸多的城池和城堡,更是没有发动一次针对八旗军的进攻,直接赶赴目的地锦州。

  绝大部分他们都是昼伏夜行,期间他们的行踪也暴露过,不过没有引起八旗军的特别注意,这让郑锦宏和杨贺等人百思不得其解,不过他们认为,这肯定是皇上做出了专门的安排。

  郑锦宏牢牢的记住了皇上从山海关出发的时间,那就是七月二十日,也就是说他们抵达锦州的时候,皇上率领的中军,已经从山海关出发,开始了大规模的征伐了。

  拿下锦州是前军必须完成的任务,不仅如此,前军还要牢牢的镇守锦州,切断阿巴泰及其麾下八旗军退却的路线,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都是值得的。

  前军已经抵达锦州,没有掩盖行踪的必要了,接下来就是如何快速的拿下锦州城池。

  锦州城内城外驻扎有四万八旗军,郑家军前军只有五万人,五万人进攻四万人,郑家军并不占据多少的优势,不过郑锦宏不是特别的担心,因为他拥有百门红夷大炮。

  还有郑锦宏所不知道的情况,那就是皇太极派遣的谭泰、索尼和洪承畴等人,已经抵达宁远,他们带去了皇太极的圣旨,也留在了宁远和锦州等地辅佐阿巴泰。

  至于说郑锦宏和杨贺率领的前军。一直都没有引发阿巴泰的特别注意,这也是机缘巧合,一方面皇上御驾亲征的消息传遍了辽东,也抵达了沈阳。皇太极和阿巴泰等人的注意力全部都集中到山海关,对于其他的情况就忽略了不少,另外一个方面,得益于前军几乎都是采取昼伏夜行的办法,每日里行军不过四十到五十里地左右。中午时分几乎就没有行军,最后一个方面,就要归功于向导了,这些想到都是商贾精心挑选出来的人员,时常在辽东做生意的,非常熟悉辽东的路径,他们带着郑家军前军,成功的避开了一个个的城池和城堡。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