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明末传奇_风中的失落【完结】(260)

  “本官还是相信刘总兵的,能够将榆林边镇的军士,训练的强悍。”

  “不过本官丑话也要说在前面,本官是直爽人,不喜欢遮遮掩掩,要就是光明正大的说,背后算计没有任何的意义,本官最为痛恨的就是喝兵血,若是遇见这类情况,一定严惩,本官也知道,此等的事情层出不穷,很多地方都是如此,可本官不管其他的地方如何,榆林就是不能够出现这样的事情。”

  “刘总兵在登莱战斗之中,建立了功勋,故而朝廷派遣你到榆林出任总兵官,本官当然是拥护朝廷的决定,榆林卫所营堡的诸多事宜,本官就正式移交给刘总兵了,一般的事情本官不会关心,也不会过问,遇到重大事情,本官和刘总兵一同商议应对,你既然出任了榆林总兵官,本官总是要有所表示的,明日到巡抚衙门,领取十万两白银,不足三万军士,十万两白银,想必今年应对过去,应该没有任何的问题了。”

  …

  郑勋睿说完之后,刘泽清说不清楚自身的感受,他在军队之中多年,也见过一些文官,有厉害的,也有懦弱的,不过见到郑勋睿之后,他的感受完全不一样,自己的一切,好像都能够被郑勋睿观察到,而且人家总是点到重点说,一点都不罗嗦,大话套话是不存在的,也不拐弯抹角,彰显什么文采,都是大白话。

  “下官清楚了,一定按照大人的要求行事,下官可以保证,榆林边关的卫所营堡,只要是大人需要,随时可以拉出去作战。”

  郑勋睿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了笑容。

  “刘总兵之骁勇,本官是知晓的,在辽东和登莱表现无疑,正因为如此,本官才很是信任刘总兵,榆林边关的情况,有些特殊,本官的想法,短时间之内不要招募多少军士,将现有的军官军士训练的足够强悍,这就是很不错的成绩了,榆林边镇的军官,本官已经清理了很多,负担很小了,本官希望刘总兵努力,有了成绩,本官自然会向朝廷举荐刘总兵的。”

  “感谢大人,下官一定不辱使命。”

  回到厢房,郑锦宏已经在等候了。

  “郑锦宏,派人盯住刘泽清的一举一动,此人尚有些狂妄,大概是认为在辽东和登莱打了一些恶战,以为榆林边镇没有多少的事情,远远比不上辽东和登莱,本官预计,短时间之内,他是不敢克扣军饷的,想必他也想着看看本官究竟是有没有本事的,这样的人是最难应对的,必须拿出实际的行动来折服。”

  “属下明白,属下这就去安排。”

  “很好,你要记住,刘泽清和何耀武不一样,刘泽清是经历过不少生死搏杀的,有着很不错的警惕性,稍微不注意就会被他发现,所以你不用过于的着急,他刚刚到榆林,熟悉情况尚需一段时间,本官在前面已经打下了一些基础,若是刘泽清真正有能力,很快就能够着手整顿目前有些紊乱的局面,若是没有能力,那也就不要怪本官不客气了。”

  郑锦宏离开之后,郑勋睿稍稍思考,很快铺开纸笔,开始写信了,他要给徐光启写信,感谢徐光启的支持,一下子抽调六千名多军官,这是难以想象的事情,此举为榆林边镇减少了太多的麻烦,也减少了大量的开支,而且这么大动作的调整,朝廷居然没有派人前来调查,直接就下了圣旨,这说明有人承担了责任,至少是担保了。

  要知道皇上疑心太重,要是没有合理的解释,一定会怀疑的。

  至于说刘泽清出任榆林总兵官,应该不是什么值得揣摩的事情,按照资历,刘泽清出任总兵官是没有问题的,看上去很是正常,唯一不同的是,刘泽清是有着不错战功的,朝中肯定是有人赏识,所以派遣到榆林边镇,他们认为刘泽清能力很强,所以期望刘泽清能够好好的帮助自己。

  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一般的嗅觉

  腊月很快到来,一年的时间眼看着又过去了。

  延绥各地很是平静,没有什么大事情发生,尽管说山西闹得不可开交,三边总督洪承畴的绝大部分精力,都用来围剿流寇了,率领关宁铁骑到关内来协助剿灭流寇的曹文诏,因为有功,被升迁为总兵,节制陕西和山西的卫所军队,协助洪承畴剿灭流寇,可紧靠着山西的延安府各地,很是平静。

  郑勋睿的预料是准确的,进入到腊月,延安府各地的流民数量增加,不过好在庆阳府知府董功明扎实做事,功不可没,得到五万石粮食之后,硬生生的稳住了庆阳府各地的情况,流民基本没有出现过了,而且一些庆阳府的流民,得知家乡的情况好转,也陆续返回,这让延安府各地的压力减轻了一些。

  也就是说,郑勋睿留给杨廷枢的粮食足够了。

  冬小麦全部都播种下去了,延安府和庆阳府的播种情况都不错,庆阳府学习延安府,也开挖了大量的池子蓄水,保证来年春旱的时候有水灌溉农田,至于说延安府各地的百姓,早就习惯了,自家就开始挖坑蓄水,人力有的是,诸多的流民都是可以雇用的。

  总体来说,情况不错,如此乱哄哄的年代,在延绥巡抚这个敏感的位置上面,能够获得短暂的平静就算是了不起了。

  十二月初十,距离春假还有十天,郑勋睿甚至产生了想法,是不是春假的时候,回到江宁县去看看,毕竟太长时间没有见到家人了。

  清涧的驿站送来了一封情报,郑勋睿刚开始没有在意,可很快露出震惊的神情,仔细分析这份情报了。情报的内容不复杂,说一个叫做王小二的村名,鼓足勇气到县衙去禀报情况,说是他的堂哥准备过年的时候回家,因为王小二的堂哥是流寇,不过知县李攀龙没有在意,陆续回到家乡的人多了去了,巡抚大人和知府大人都不追究,县衙更不会追究。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