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明末传奇_风中的失落【完结】(507)

  漕运总督的第四个职责,就是兼任四府三州之巡抚,这里面的凤阳府是大明的中都,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尽管说南京兵部尚书也负责管辖南直隶地方。可因为职责分工不同,南直隶所辖的淮安府、扬州府、庐州府、凤阳府、徐州、和州、滁州等地,基本是漕运总督直接负责的,漕运总督需要总理这些地方的军政事物,包括督理钱粮、操练兵马、修理城池、抚安军民、禁革奸弊等等,当然,若是这些地方出现问题,漕运总督肯定是要负直接责任的。

  漕运总督的第五个职责,是兼理海防和兼管河道。这也是非常重要的职责,想要漕运的畅通,就必须保持河道的畅通,运河凡是有堵塞的地方,都是必须要及时进行疏通的,朝廷曾经设立河务总督,可是因为职权管辖之问题,漕运总督与河务总督之间时常发生矛盾。故而天启年间之后,漕运总督直接负责河务事宜。

  兼理海防很清楚。大明迄今为止还是禁止海外交易的,漕运总督需要负责山东、南直隶以及浙江一带的海防事宜。

  掌管如此之多的事物,凭着漕运总督一个人是忙不过来的。

  漕运总督下设诸多的官吏,其中最为主要的是巡视漕务、督粮道、管粮同知、通判、押运通判等官员,至于说具体办事的吏员,高峰时期接近三百人。

  漕运总督下属的官吏。属于朝廷任命,可绝大部分都是漕运总督本人推荐的,之所以形成这样的规矩,道理也是很简单的,漕运关乎北方百姓的生计。大量的粮食需要通过京杭大运河运抵北方,若是漕运总督府官吏各自为政,必然导致政令不通,影响到粮食运输。

  崇祯初年以来,因为流寇肆掠,以及后金鞑子的侵袭,京杭大运河的漕运遭遇到了极大的破坏,不过更大的破坏,还是来自于朝廷之中,南方的土地兼并异常严重,寻常百姓几乎没有多少的耕地,绝大部分的耕地都属于士大夫和商贾,而在征收赋税方面,东林党人强调藏富于民,其实就是想着维护士大夫和商贾的利益,让他们少承担甚至是不承担赋税,另外一个方面,东林党人加重的百姓的赋税,导致南方也出现不稳定的局面。

  杨一鹏当然漕运总督的时候,不愿意过分得罪东林党人,更不愿意与当地的士大夫和商贾对着干,这就导致漕运收到了影响,不过这种影响,在京城之中没有表现出来,皇室和官吏的粮食是得到保证的,可北直隶、陕西、山西等地的老百姓就遭殃了,漕运输送的粮食不多,北方连年灾荒,导致了粮食价格飞涨,南方一石粮食三两银子,北方一石粮食高峰期间达到了三十两银子左右。

  郑勋睿出任漕运总督,面临的就是这样的局面,要么他维持原状,睁一眼闭一眼,保证京城粮食的供给就可以了,要么他就做出大幅度的调整,将南方大量的粮食运送到北方,让北方的粮价下跌,让老百姓真正受到实惠。

  出任了漕运总督,郑勋睿可不会闲着,早就开始梳理各方面的情况,了解漕运存在的利弊,考虑下一步该如何着手履行职责。

  盯着郑勋睿一举一动的人更多,特别是东林党人和南方的士大夫和商贾。

  八月二十日,辰时,郑勋睿离开京城,郑家军将士早就在京郊十里之外等候,郑勋睿的身边仅仅跟随徐望华、洪欣瑜和王小二等人,他离开京城是非常低调的。

  快到京郊长亭的时候,郑勋睿远远就看到了杨廷枢。

  杨廷枢出任应天府府尹,自己都没有想到,不过这京城的府尹也不是那么好做的。

  长亭里面摆上了酒宴,这是送别酒宴。

  郑勋睿进入了长亭,其余人都在外面等候。

  杨廷枢端起了酒杯。

  “清扬,我真的没有想到,你会出任漕运总督,如此重要的职责,怕是要你劳累了。”

  “淮斗兄,你出任应天府尹,担子也不轻,这京城里面的事情,可不好管。”

  喝下一杯酒之后,杨廷枢的面容变得严肃起来了。

  “京城里面的诸多变故,我都知道了,想不到刘大人、甘大人和王大人也弹劾你了,刘大人是你我的恩师,王大人亦是你的恩师,甘大人曾经担任陕西巡抚,他们和你我都是有交集的,我真不明白,他们为什么也会出面弹劾,而且理由如此的荒诞。”

  “这没有什么奇怪的,刘大人、王大人和甘大人,他们都是东林党人,我与东林党人格格不入,前面有唐大人、张溥、杨彝、张采、吴昌时、龚鼎孳、吴伟业等人,依照他们的能量,肯定是组织尽量多的力量,专门来对付我了,你怕是也要注意,到京城来了,位置不一般了,他们的目光也会对准你的。”

  “我不怕,不过我就不明白了,皇上为什么没有处置他们。”

  郑勋睿笑了笑,有些意味深长。

  “淮斗,刘大人已经调到南京出任礼部尚书,这本就是贬斥,前面王大人已经调到了南京,出任南京右副都御使,这也等于是贬斥,你还想皇上怎么做。”

  杨廷枢愣了一下,自嘲的笑了笑。

  “也是,不过我觉得奇怪的是,张溥等人怎么没有什么事情,难道皇上就纵容他们在朝廷内拉帮结派吗。”

  “那也不一定,淮斗兄,你想想,张溥至今不过是都察院的监察御史,张采就更不用说了,崇祯元年高中进士,出任临川知县,回到京城也不过是监察御史,吴伟业也就是礼部主事,可你我已经是什么职位了,真正做事情的人,皇上还是知道的,我可以断定,杨彝、吴昌时、龚鼎孳等人,还要在翰林院多年,就让他们在翰林院庶吉士的位置上面,多磨砺吧。”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