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明末传奇_风中的失落【完结】(683)

  一年多时间过去了,流寇从原来在平原地方活动,转变到大山与平原之间活动,卢象升派出了无数的斥候,想着弄清楚流寇的主力究竟在什么地方,但没有能够得到成功。

  不过有一点卢象升还是弄清楚了,那就是流寇活动的中心区域,已经集中到了河南一带,李自成和张献忠绝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河南境内。他们已经变得很是谨慎,而且也改变了以往劫掠的做派,开始和大山里面的老百姓融合。

  流寇的情形也出现了一些变化,那就是涌现出来几个新的首领。包括原来属于李自成麾下的刘宗敏,也是陕西米脂人,带领一部分的流寇,活动在山西、河南、四川以及湖广大片的地方,流动性非常强,而且是贯彻了流寇以前的作战风格。那就是快速移动,以劫掠钱粮为主,虽说引发的轰动不是很大,但也令各地官府头疼。

  闯塌天刘国能、争世王蔺养成、蝎子块拓养坤、扫地王张一川等等,以前都是**的流寇首领,势力不是很大,以至于在荥阳大会的时候,都没有能够被单独算作一营,而且在朝廷以及郑家军剿灭流寇的过程之中,都遭受不少的损失,但随着绝大部分流寇首领被剿灭,他们的实力慢慢开始壮大起来,已经成为流寇之中令人瞩目的力量。

  最后就是张献忠的几个义子,其中的老大孙可望,已经被郑家军斩杀,剩下的三个义子李定国、刘文秀以及艾能奇,迅速成长起来,这几个人本来就很是骁勇,加之跟随张献忠四处作战,特别是在四川夔州面对郑家军的时候,那是经历了血与火的鏖战的,故而能力变得很是强大,迅速在流寇之中崛起,成为了令官府头疼的人物。

  至于说李自成和张献忠两人,行踪更是诡秘。

  闯王李自成已经成为流寇拥戴的首领,当年率领不足百人,从四川的播州逃离,回到河南之后,蛰伏一段时间,在顾君恩等人的帮助之下,很快开始招募军士,实力得以壮大,而且李自成作战显得更加的谨慎,每一次的战斗,都是经过了长时间的谋划,作战出其不意,毫无规律可循,几乎是连战连捷,尽管说获取的胜利不是很大,顶多就是能够拿下县城,但造成的影响是很大的。

  而且李自成还注意了一点,那就是不再盲目的招募军士,不盲目的扩大队伍,这让他的行动更加的迅速,几乎不会遭遇到很大的拖累。

  张献忠曾经有一段时间,是流寇之中力量最为强大的,而且曾经算计李自成,可惜在夔州的时候,遭遇到郑家军的痛击,损失惨重,要不是后来郑家军离开,前去迎战后金鞑子,恐怕张献忠及其麾下的所有人,都要长眠在夔州了。

  逃离夔州之后,张献忠同样蛰伏了一段时间,其义子孙可望被郑家军斩杀,让他悲痛欲绝,不过凭着过人的胆识,以及不一般的能力,张献忠在很短时间之内,摆脱颓废的局面,迅速开始招募军士。

  经历了多次的厮杀,甚至到了要被剿灭的边沿,张献忠一样变得冷静,他采取的手段,就是进入到山区发展,他有过在夔州大山之中发展的经验,进入河南山西等地之后,更是能够将此等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经过了多年的厮杀,李自成和张献忠两人,都变得谨慎和多疑,他们一般不会直接露面,大部分的战斗都是麾下的将士出面,而且他们消息非常的敏锐,对于官府的围剿,往往能够提前得知消息,根据官军实力的强弱,迅速做出判断。

  这让他们能够在河南、山西、湖广以及四川等地发展,也让卢象升对他们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流寇的情况,卢象升倒是知道很多,可惜他没有很好的办法应对,更是谈不上剿灭,最为主要的还是钱粮方面受到了限制,尽管他身为五省总督,负责剿灭流寇事宜,可以调动山西、山西、湖广、河南以及四川等地的军队,但是连年的灾荒,让这些地方无力养活军队,朝廷又是拖欠军饷,让军士没有丝毫的士气,这样的军队派出去,不能够剿灭流寇不说,沿途的老百姓还要遭殃。

  一度时间,老百姓痛恨朝廷的军队,甚至欢迎流寇。

  这让卢象升莫可奈何,他曾经好几次给皇上和朝廷写去奏折,恳请朝廷拨付一定数量的钱粮,用于彻底剿灭流寇,可惜他的奏折,根本就得不到重视,朝廷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感受到流寇的威胁,其实是不重视的,如此的情况之下,想着要求户部拨付大量的钱粮,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好在流寇没有大规模的动作,这也让卢象升能够勉强维持北方的稳定。

  看到朝廷有关征收历年拖欠的农业赋税的邸报,卢象升的心沉下来了,他很清楚北方的情况,也知道老百姓其实还在死亡线上挣扎,好不容易这一年没有遭遇到什么天灾,能够收获一些粮食,可偏偏要缴纳以前拖欠的赋税,这岂不是比遭遇到天灾还要悲惨。

  朝廷决定下来的事情,卢象升没有办法阻止,他只能够眼睁睁的看着河南、山西、湖广和四川等地,开始大面积的征收农业赋税,知晓其中利害关系的他,能够做的就是要求各地的军队,时刻注意流寇的动向,避免流寇在这个时候发动大规模的进攻。

  卢象升不断收到各省的奏报,都是要求五省总督府彻底剿灭流寇、维护征收农业赋税秩序的,收到了这些奏报之后,盛怒之下的卢象升,忍不住骂人了,他本来就反对这个时候来征收历年拖欠的农业赋税,也知道各级官吏能够从中获取到大量的好处,唯有老百姓无法活命,而各地要求彻底剿灭流寇的奏报,其实就是在反映情况有些不对,征收农业赋税的过程之中,怕是遭遇到不少的抵制,官吏将这些抵制,一律都当作流寇去对待。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