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司马王朝_爱妻族【完结】(30)

  桓温诛除庾氏,威势极盛。侍中谢安见而遥拜,更以君臣称作二人关系。而简文帝虽被立为皇帝,但却形同傀儡,常担心被桓温废黜,甚至向郗超询问桓温是否会再行废立。郗超以家族百口担保不会再发生政变,简文帝这才稍微安心。

  简文帝继位不久,便进封桓温为丞相,留其在京师辅政。桓温辞让不受,率军返回白石,还镇姑孰。后来,简文帝又派侍中王坦之征召桓温,请其入朝辅政,并增食邑万户。桓温再次推辞。

  咸安二年(372年)七月,简文帝病重,急召桓温回朝,并在一昼夜内连发四道诏书,桓温仍推辞不肯入朝。简文帝只得传下遗诏,让桓温摄政,效仿周公。侍中王坦之却更改诏书,将“摄政“改为“辅政“,依照诸葛亮、王导旧例。随即,简文帝驾崩。桓温原以为简文帝临死会禅位给自己,或让自己摄政,而今大失所望,怨愤不已。

  简文帝驾崩后,群臣惧于桓温,不敢拥立太子,都认为应请桓温决定。尚书仆射王彪之极力反对,太子司马曜方才得以继位,是为晋孝武帝。褚太后认为孝武帝年幼,且正在居丧,再次提议让桓温摄政,结果被王彪之阻止。后来,孝武帝又命谢安征桓温入朝辅政,并加其前部羽葆鼓吹,赐武贲六十人。桓温仍旧辞让,既不接受,也不入朝。

  宁康元年(373年)二月,桓温带兵入朝,拜谒皇陵。当时,京中流言四起,都说他此次入京是要诛除王谢、颠覆晋朝。朝廷命谢安、王坦之率百官到新亭(今南京西)迎接,拜于道侧,朝中位望稍高者皆惊慌失措。但桓温却只以“卢悚入宫“一案,将尚书陆始收付廷尉。不久,桓温患病,返回姑孰,前后在京不过十四天。

  桓温回到姑孰后,病渐沉重,但仍逼朝廷加其九锡之礼,并多次派人催促。谢安、王坦之见桓温病重,以袁宏所作锡文不好为由命其修改,借此拖延。同年七月,桓温姑孰病逝,终年六十二,至此锡文仍未完成。朝廷追赠桓温为丞相,谥号宣武,丧礼依照安平献王司马孚、霍光旧例,又赐九旒鸾辂、黄屋左纛等物。

  桓温这一生辅佐了成帝、康帝、穆帝、哀帝、废帝、简文帝六代皇帝,就差一点没有当上真正的皇帝,但是桓温证明了桓家取代了庾家成为第三届掌权者,也算是不虚此生了。简文帝在位两年,也对于朝廷事务看开了,他又是晋朝的大家长(他的哥哥已经死了)。

  桓温立了新的皇帝,这位皇帝姓司马名曜,在他的统治之下,晋朝出现了一些回光返照的景象,而且在他执政的中期出现了一位田园诗人,而这位田园诗人写了一篇《桃花源记》,只不过诗人的生活一般都有文人的气质。

  司马曜虽然成为了皇帝,但是由于桓温的糟蹋,朝政方面一片混乱。桓温死后,桓玄只能沉默着,因为一个姓谢的老头带领着自己的家族已经登上了政治的舞台。当然,这位姓血的老头在之后会保护着这个苟延残喘的王朝到达顶峰,但也是他将这个王朝打向地狱。

  请看下一讲:东山再起

  28.东山再起

  更新时间2016-5-1 17:47:16 字数:1908

  当司马昱病死之后,桓温本来希望自己称帝,但是谢安和王坦之两个人联手将他挫败,桓温郁郁而终,由桓温所立的皇帝司马曜在经过桓温一年的辅政之后最终从魔爪中脱离出来,但是这位十二岁的皇帝确实执政的年龄太小了,所以谢安觉得就这样让权力在自己的手中掌握似乎不符合时宜,所以他决定让那位两次垂帘听政的禇蒜子再次听政。

  禇蒜子深切的明白,桓温的死代表着桓氏政权完全下落,而政权的重量慢慢向谢安的谢氏家族倾斜。而且禇蒜子知道,谢安在四十多岁之前不做官的原因是桓温的权力欲望膨胀,让他很不满。当然,谢安和王坦之组成了联合内阁,目的当然是防止桓温的弟弟桓冲再次复辟他兄长的势力。

  所以禇蒜子并不干涉谢安的攫取权力,在375年王坦之病死之后,谢安代表的谢家政权,慢慢的获得了独裁权力。而桓冲觉得应该以大局为重,所以自愿去外地做刺史,谢安也最终感受到桓家势力的强大,所以谢安和桓冲两个人分管中外。

  同年八月,司马曜大婚,迎娶了王濛的孙女王法慧为皇后,他的弟弟琅琊王司马道子迎娶了王坦之的从侄女为王妃。晋朝时代的王氏政权死灰复燃,虽然没有人敢于参政,但是外戚势力的上台本质上就是一种暗中的干政。这也为司马曜后期的主相相持的政局埋下了隐患。

  太元元年(376年)正月初一,司马曜元服,崇德太后禇蒜子归政,谢安以中书监录尚书事的官职,成为名符其实的宰相。谢安当权的最大弱点就是没有军事力量的支持,这也是他为什么会在四十多岁的时候才出任官职。

  由于对内要防范桓冲盘踞的荆州势力,对外要对付日益强大的秦政权,谢安感觉到没有军事力量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所以谢安决心将自己的陈郡势力扶植成为军事实力,然后拱卫自己的利益。

  太元二年(377年),谢安推举自己的侄儿谢玄为兖州刺史,镇守广陵郡,两年后又兼领徐州刺史,驻守节制北府。谢玄招募刘牢之、何谦、诸葛侃、高衡、刘轨、田洛和孙无终等骁勇善战的将领,整合了他们麾下的流民军队,组成了晋朝后期赫赫有名的“北府兵”。北府兵的战斗力之强,可以说是拱卫陈郡谢氏和东晋王朝的力量,但是他们也成为最终埋葬埋葬晋王朝的绝对军力。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