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奇情柳永_青鸟春歌【完结】(65)

  这里的少男少女们穿红着绿,把仍然穿着老棉袄的老头子老太太当着红花绿叶丛中的点缀,就像眼下的风景一般。

  嶰管高奏,声音嘹亮,还伴随着悠扬的歌声,柳三变兴奋了,他拉着柳昶,柳昶牵着刘莹,他们挤进人群,呵,规模还不小!

  柳昶用手肘重重地碰了一下柳三变,小声提醒道:“你听,这好像是……”

  “对,是熟悉的旋律,有点汴京风味的旋律,但又不太地道!”柳三变告诉柳昶夫妇。

  这话说将大声,场边坐着的一位老者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慢慢地走到柳三变跟前,捋着胡须问道:“客官颇有些见识,京味是何味道,可否一试!”

  柳三变退了一步,被柳昶拉住,他的背上还有刘莹的两只手推着,柳三变看了看他们夫妇和眼前的老者,为难地辩解道:“胡诌而已,不必当真!”

  “听口音,客官应该是汴京人氏,不是同道中人,也会熟悉京腔京调的。”老者道,“赐教一二,又有何妨!”

  “同道中人,当然是同道中人!”刘莹兴奋地告诉老者,“他就是柳三变……”

  “没错!我就是柳三变的粉丝!”柳三变赶快接茬道,“不过,我可唱不了,抱歉!”

  “身在京师,呼吸着与柳三变一样的空气,必然受到艺术熏陶!”老者恳请道,“随便来上几句,岂不是好!”

  “你们会唱柳三变的新词吗?”柳昶问道。

  “当然!”老者回答道,“只是我们改用了类似京腔的陕西椰子曲调而已!”老者说完,招手让一个年轻美女来到跟前,介绍说,她就是专门去延州学唱了一段时间新词的姑娘。

  柳三变打量着那位姑娘,眉清目秀,聪慧而迷人,只是脸上保留着高原红,就如画了浓妆似的,问道:“姑娘师承何人?”

  没想到姑娘嫣然一笑,扬眉俏皮道:“先生,你可否先告知我们,是否认识新词圣手柳三变,据我师傅说他来到了延州军营,还立了功,我无缘与之相见,京城人氏想必相见不难吧!”

  柳昶一听这话,大笑不止,指着柳三变,半天说不出话来。

  柳三变轻轻地敲了敲柳昶低着的头,问姑娘道:“你都学了些什么?”

  “多了,想听就给点赏钱吧!”姑娘摊着莹白而纤细的双手。

  “唱好了,一定给!”柳三变微笑道,“只要对得起新词。不过,去延州学唱,至少会四首新词,有可能更多。”

  “不瞒先生说,我师傅乃京城人氏,而且在延州军营献艺,还得了四首新词。”姑娘忽闪差狡黠的目光讨价还价道,“遵师命,传播新词,如果四首新词全听,我唱完第一首,你就把四首新词的钱全给了,可好?”

  “好,遵姑娘旨意!”柳三变强调道,“不过,要是京味,陕味可就要折价!”

  唱得地道,第一首唱完,柳三变果然给了四首的钱,姑娘高高兴兴地接过赏钱,认认真真地唱着,不时赢得喝彩声和掌声。

  柳三变很是激动,武术式的舞蹈再现眼前,更令他兴奋。柳三变指着集镇后的山坡上,有不少男男女女在穿梭徘徊,也有不少为爱情而逗留之人。柳三变对姑娘道:“如想获得新词,可借笔墨一用。”

  “有,俺父亲乃读书人出身。”姑娘笑着对老者道,“欢迎墨客同道,笔墨伺候!”

  柳三变在老者和好多人的审视中,挥毫写下一首新词《玉楼春》:“半山幽径风光摇,荆棘乱篷好逍遥。不急赶路恋美妙,忙脱彩衣掷果娇。薄酒岂可醉红潮,又是难熬元宵到,邂逅哥情报春晓,康阜良聚在今朝!”

  老者激动于心,看着出神的女儿,问道:“姑娘,怎么啦?”

  “在师傅教过的新词中,该词是否似曾相识!”姑娘慢条斯理地说着,突然问道,“先生谓谁,可否告之?”

  柳三变将墨笔交予老者,拉着神秘微笑的柳昶夫妇夺路而去,走了一段路后,刘莹回头大叫道:“老伯,署上作者姓各,柳三变!”最后三个字说得很慢,很清楚。

  ☆、第十一节 游长安赞美祥和

  柳三变带着柳昶夫妇向长安而来,沿途游人如织,一派祥和景象。

  柳昶开起了三变祖宗的玩笑:“昨天还是兵戎相见,今天便是风花雪月,你到底是何种性格为主,你这偏东雨的性格变化也太快了吧!”

  “三变祖宗该唱正气歌了!”刘莹道,“这是你逼的!”

  “亏你还是嫡传子孙,家传懂不懂?”柳三变并不介意四十五代孙的这种玩笑,反而是一种享受,微笑道,“是对祖母虞氏教育成效的反馈,小子,听明白了吗?”

  大家一路说笑,柳昶又提及传承之事,柳三变并没有反感之意,反而提出要求道:“反正都是穿越,也不在乎多个一时半会儿,不过,你们可要守信,陪我穿越到你们的世界,我也想去开开眼界。”

  马车在蜿蜒的路上颠簸着,来到秦岭山脚下,嘿,又是另外一番景象,刚才还在山上腾云驾雾一般,回头仰望,高山之巅云雾奔腾,气势宏大,云雾笼罩下分明的色彩格外刺眼,而眼下接近水边的树叶,已经绿意乍现了。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