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民国大文豪_薪越【完结】(205)

  在这三个方面甚至比林子轩更强,林子轩有的只是超前的见识,只要把发展方向告诉他们,这些人会做的比林子轩更好。

  比如明月歌舞团的黎锦挥。

  他已经理解了流行歌曲的创作方法,自己就可以作词作曲。

  他创办了一所音乐学校,接下来就是成立唱片公司,建造唱片制造厂,国产唱片的制作发行指日可待。

  明月歌舞团推出了几位新星,虽然没有孟晓冬出名,但也能撑场面了。

  到了这个时期,林子轩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指导了,除了偶尔拿出一两首后世的歌曲刷刷存在感以外。

  明星电影公司被周剑允管理的井井有条,平禁亚主持万象书局,一切都在正常的运行。

  这是我有知人之明,说起来还是我的功劳。

  林子轩这么安慰自己。

  其实,他不用妄自菲薄,在其他人眼中,他就是个神奇的存在。

  他不懂曲谱,却能创作出众多优美的流行歌曲,他不懂电影拍摄,但总能想到创新的办法,更何况他还写出那么多的小说。

  最为神奇的是他不怎么管理银行,可林氏商业银行不仅没有倒闭,反而业务蒸蒸日上,存款额屡创新高。

  这主要是储户看好林氏商业银行的发展前景,认为以他的声望和家世绝不会倒闭跑路。

  1923年,是上海银行业快速发展的一年,特别是对于华资银行而言。

  六月份,汇丰银行的大楼建成,造价为1000万两白银,这笔庞大的建造费用几乎是汇丰银行两年的赢利,占当时外滩所有建筑造价总和的一半以上。

  与此同时,盐业银行、金城银行、中南银行和大陆银行联合投资开办四行储蓄会。

  这个举措极大的推动了银行储蓄业务的发展。

  民国时期上海的华资银行经营范围大致分为主要营业,附属营业和特别营业三大类。

  主要营业分为存款,贷款和汇兑三种。

  附属营业分为信托,储蓄,货栈,兑换,买卖证券和生金银以及旅行等七种。

  虽然存款与储蓄同为银行吸引外来资金的组成部分,但两者有着明显的差别。

  存款的客户都是与银行往来密切的人员,大都为巨商大贾,以及团体机关,而储蓄的客户为普通民众,所以很多银行重视存款,轻视储蓄。

  在这个时代,普通民众大多没有存钱的习惯,他们更愿意放在家里,而且储蓄太过繁琐,银行也不愿意办理,浪费人力物力。

  最早注重和推广储蓄的是上海的银行家陈广甫。

  他在1915年创办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以后,就以“注重储蓄”为办行方针。

  不断推出“一元开户”、“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付息”、“定活两便”等各种新型储蓄方式,以服务社会,方便顾客,吸引了大量的储户和散客。

  因而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使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储蓄存款大增。

  林子轩来自后世,知道储蓄虽然繁琐,但却能积少成多,聚沙成塔。

  他同样注重储蓄,不过林氏商业银行本来就不大,吸引储户的手段不多。

  在1923年,上海有洋商银行24家,华商银行60家,他想要在这些银行中脱颖而出,极为困难。

  而且,华商银行中以浙江人开办的居多,其中较为有名的是“南三行”。

  南三行是浙江兴业银行、浙江实业银行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合称。

  三家银行都由江浙籍银行家投资创办和主持管理,并都以上海为基地,在经营上互相声援、互相支持,互兼董监。

  和“南三行”对应的是“北四行”,这个“北四行”就是上面提到的盐业银行、金城银行、中南银行和大陆银行。

  以上基本上就是这个时期中国华商银行的现状。

  ☆、第一百七十一章 文化沙龙

  六月底,赛珍珠和她的丈夫布克一起来到上海,他们将和林子轩汇合共同前往庐山。

  林子轩在上海热情的欢迎了他们,这是两人的第一次见面。

  赛珍珠三十一岁,按照中国人的标准,不算漂亮,她有着一张深邃的面孔,带着美国人的爽直,是那种喜欢交际的类型。

  她的丈夫布克较为沉默,是一位著名的农学家。

  他在金陵大学教授农业技术和农场管理的课程,创办了金大农业经济系并任系主任,因出版《中国农家经济》等书而被视为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

  两人的性格可以说截然相反,赛珍珠活泼热情,布克内敛深沉。

  在上海,林子轩尽到地主之谊,带两人游览了上海的各处景点,还组织了一场文人之间的聚会来向上海文坛介绍赛珍珠,大多都是他相熟的朋友。

  此时的赛珍珠在文坛小有名气。

  因为林子轩的推荐,她在美国的《大西洋月刊》上发表了几篇随笔,以一位美国女性的视角介绍她在中国的生活,以及对中国的看法。

  这些文章在美国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这是因为赛珍珠美国人的身份,还有她颇具传奇色彩的生活。

  在美国人看来,赛珍珠自幼被带到中国,还能在中国生活三十年,至今还活的好好的,这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