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易中天中 华史卷十五:女皇武则天_易中天【完结】(40)

  狄仁杰问:为什么是某某某呢?

  王德寿说:因为他曾经是大人的下属呀!

  狄仁杰断然拒绝。他悲愤满腔地用头去撞柱子,血流满面说:皇天后土啊!为什么要仁杰做这种缺德事![16]

  没有证据显示,武则天是否了解这些情况,又是否进行了以上推理。但可以肯定,她已经起了疑心,不再相信来俊臣他们那一套,并决定亲自过问此案。

  案犯齐刷刷地跪在了女皇面前。

  女皇问:狄仁杰,如果你没谋反,为什么要认账?

  狄仁杰答:臣不认账,早就死在皮鞭下了。

  女皇又问:那为什么还要写谢死表?

  狄仁杰答:没有写过。

  女皇下令核对笔迹,马上查出谢死表是伪造的。

  至此,本案已真相大白。但,帝国是不能认错的,也从来就没有过错误。因此,所有案犯仍然要受处分,狄仁杰也被贬为彭泽县令。武承嗣和来俊臣还想杀狄仁杰,被武则天坚定地予以拒绝。来俊臣退而求其次,又要求杀掉涉案人员中的一个,结果也被正派法官徐有功据理驳回。

  武承嗣和来俊臣的阴谋终于没能得逞。

  死里逃生的狄仁杰再次成为地方官,这无非更加丰富了他的阅历。更何况,由于到地狱走了一遭,狄仁杰已经炼就了金刚不坏之身。因此,当他重返朝堂,并得到陛下的信任和重用后,释放的能量和表现的智慧已是无人能及。

  女皇的帝国,将是另一番天地。

  [8]见《资治通鉴》卷二百七久视元年九月条。

  [9]狄仁杰被诬谋反一案,两《唐书》之狄仁杰传和来俊臣传,《资治通鉴》卷二百五长寿元年一月条均有记载,但诸书所述有出入,本书取其合理者采信之。

  [10]这个专门用来制造冤假错案的特务机关设在丽景门,酷吏王弘义谐其音称为“例竟门”。事见两《唐书》之酷吏传。

  [11]来俊臣的回答,《资治通鉴》与两《唐书》诸传说法正好相反,本书兼采之。

  [12]以上情节以《旧唐书·来俊臣传》所述最为详实,今从之。

  [13]事见两《唐书》之狄仁杰传,但两传所记牵连人数不一,今取新传。又,唐代官制,州司马上州从五品下,中州正六品上,下州从六品下。

  [14]见两《唐书》之狄仁杰传,《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天授二年九月条。

  [15]这一供词,《旧唐书·狄仁杰传》与《资治通鉴》大体相同,《新唐书·狄仁杰传》不同,今从《旧唐书》。

  [16]此事两《唐书》之狄仁杰传和《资治通鉴》均有记载,而《旧唐书》所述最详,今从《旧唐书》。

  重来未必要卷土

  回到神都的狄仁杰,发现朝廷已今非昔比。

  狄仁杰清楚地记得,上一次他担任国务委员(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是在天授二年(691)的九月三十日。那时的洛阳城真可谓山雨已来。就在前一天,傅游艺在狱中自尽;十二天之后,又有一大批反对武承嗣的高级官员被杀,紧接着是拥立武承嗣的王庆之被李昭德打死。难怪四个月后,自己就被诬陷下狱。来得不是时候,风口浪尖啊![17]

  这次重新拜相,却正是时候。四年十个月前,皇嗣李旦被诬谋反案平息;两年半以前,假和尚薛怀义被杀;十个月以前,来俊臣和武懿宗制造了最后的冤案;五个月前,来俊臣和李昭德这两个死对头同时被杀。一片空白呀!

  狄仁杰可以有所作为。

  ◎狄仁杰与有关事件年表

  年份 年号 月份 事件

  690 天授元年 九月 武则天称帝

  691 天授二年 一月 始杀酷吏,丘神勣等人死 九月 傅游艺被杀

  狄仁杰拜相

  十月 大批反武派大臣被杀

  李昭德杀王庆之,阻立武承嗣

  692 天授三年 一月 狄仁杰被诬谋反

  693 长寿二年 一月 皇嗣李旦被诬谋反

  695 证圣元年 二月 杀薛怀义

  697 神功元年 年初 来俊臣与武懿宗等人制造大冤案 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成为女皇男宠

  六月 李昭德与来俊臣同时被杀

  闰十月 狄仁杰重新担任宰相

  698 圣历元年 三月 李显被秘密接回神都

  八月 武承嗣卒

  九月 李旦逊位,李显立为太子

  699 圣历二年 七月 李武两家子弟盟誓

  久视元年 正月 吉顼被贬出京

  700 久视元年 九月 狄仁杰卒,享年七十一岁 其实只要看看上面的年表,就不难发现狄仁杰真正位居中央要职,影响武周政局,是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其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帮武则天确定了皇太子。这绝不仅仅只是谁来接班的问题。不是的。应该说,正是通过这一问题的解决,狄仁杰使自己和武则天都成为了政治家。

  那么,他又是怎样做到的?

  似乎也并无高明之处,只不过一有机会就说:姑侄与母子哪个更亲?天底下有侄儿给姑姑立庙的吗?等等。这些话不过重弹李昭德的老调,并无新意。问题是李昭德没有真正成功,反倒落得身首异处。狄仁杰却不但完成了李昭德未竟之事业,还被尊为国老。这又是为什么呢?

  时也,势也,运也,法也。

  李昭德建言时,武则天称帝刚刚一年。新官上任尚且三把火,何况新皇帝?这个时候,跟她讨论谁来接班,只能让她反感。王庆之被杀,这是原因之一。好在李昭德只是反对立武承嗣,并没提出要立谁,否则当时就性命不保。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