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土耳其通史_哈全安【完结】(87)

  1984年年初,祖国党主导的大国民议会通过修改政党法的议案,解除1983年军方颁布的政党禁令,允许遭到军方取缔的政党继续从事政治活动和参与选举。由于总统科南·埃夫伦的否决,修改政党法的议案未能获准正式颁布。在随后举行的地方选举中,祖国党赢得41.5%的选票,伊斯梅特·伊诺努之子厄尔达勒领导的社会民主党赢得23.5%的选票,苏莱曼·德米雷尔领导的正确道路党赢得13.5%的选票。相比之下,1983年大选期间军方支持的民粹党和民族民主党仅仅赢得9%和7%的选票,在救国党基础上组建的繁荣党仅仅赢得4.5%的选票。1985年11月,民粹党与社会民主党合并,改称社会民主民粹党(Social Democratic Populist Party),厄尔达勒·伊诺努出任党主席。1986年年初,民族民主党解散,其主要成员分别加入祖国党和正确道路党。与此同时,前共和人民党领导人布伦特·埃杰维特创建民主左翼党(Democratic Left Wing Party)。1986年9月举行大国民议会补充选举,涉及7个选区和11个议会席位,祖国党赢得32.3%的选票和6个议会席位,正确道路党赢得23.5%的选票和4个议会席位,社会民主民粹党赢得23.4%的选票和1个议会席位。

  1987年9月,土耳其就修改政党法举行全民公决,以50.3%对49.7%的微弱多数获得通过,由此解除军方执政期间颁布的政党禁令,恢复原有政党领导人的从政权利。随后,厄扎尔宣布提前举行大选。

  1987年11月,土耳其举行新一届的议会选举。与军人干预下的1984年大选相比,1987年的议会选举在明显宽松和公平的环境下进行,民主政治在军方政变后得以回归。7个政党参加竞选,其中包括共和人民党分裂后组建的民主左翼党和社会民主民粹党。图尔古特·厄扎尔领导的祖国党赢得36.2%的选票和大国民议会下院292个席位,埃尔达勒·伊诺努领导的社会民主民粹党赢得24.7%的选票和大国民议会下院99个席位,苏莱曼·德米雷尔领导的正确道路党赢得19.1%的选票和大国民议会下院59个议会席位。此外,布伦特·埃杰维特领导的民主左翼党获得8.5%的选票,埃伊库特·埃迪巴里领导的改革民主党获得0.8%的选票,内切梅廷·埃尔巴坎领导的繁荣党获得7.1%的选票,阿尔帕斯兰·图尔克斯领导的民族行动党获得2.8%的选票,独立候选人获得0.8%的选票,均未达到进入大国民议会所需的10%的选票,未能赢得议会席位。1987年大选后,祖国党作为大国民议会下院的第一大党继续执政。

  厄扎尔执政期间,具有一定的伊斯兰倾向,放宽原有的宗教限制。1988年,厄扎尔已故的母亲下葬于纳格什班迪教团精神导师穆罕默德·扎希德·科特库陵墓所在的苏莱曼尼亚清真寺墓地。厄扎尔经常率内阁成员出席清真寺的宗教活动,斋月的晚餐通过媒体的报道而被赋予官方的色彩,宗教出版物明显增多,国营电视台播放宗教节目。1988年7月,厄扎尔成为首位赴麦加朝觐的土耳其内阁总理,土耳其国营电视台在国内转播厄扎尔朝觐的视频。1989年11月,厄扎尔以新任总统的身份出席在安卡拉最大的清真寺举行的星期五聚礼。厄扎尔执政6年,平均每年新建清真寺约2 000座。至1990年,全国清真寺总数达到63 675座。在宗教教育方面,1983—1989年,新建6所伊玛目—哈提卜学校,伊玛目—哈提卜学校达到383所,在校学生人数增长29%,从207 000人增至267 000人。

  1983年12月,厄扎尔组阁不久,宣布允许建立无息的伊斯兰银行,名为特别财政机构,旨在吸引阿拉伯世界的海外投资。1985年1月和4月,两家伊斯兰银行相继建立,系沙特阿拉伯与土耳其合资银行。1989年3月,成立第三家伊斯兰银行,系科威特与土耳其合资经营。1990年10月,祖国党内阁颁布法令,解除大学校园内对于女性服饰的限制。随后,反对党共和人民党向宪法法院起诉。1991年4月,宪法法院裁定祖国党内阁颁布的法令违宪。

  在经济方面,祖国党支持自由主义的经济原则,强调市场化和出口外向型的经济原则,主张扩大投资渠道,鼓励私人投资,吸引国外投资,反对政府的经济干预和进口替代的经济发展模式,同时承诺增加就业和改善社会福利,关注民众生活。

  厄扎尔政府上台后,致力于推行新经济政策,积极扩大与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经济合作,贬值土耳其货币里拉,上调金融利率,冻结工资,提高物价,补贴出口产品,简化出口程序,在安纳托利亚西部爱琴海沿岸港口城市伊兹密尔和南部地中海沿岸港口城市阿达纳建立自由贸易区,旨在促进自由化的外向出口型市场经济。与此同时,厄扎尔政府致力于基础设施的完善,新建第二座横跨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大桥,开通伊斯坦布尔的环城公路,铺设从苏联到土耳其的天然气管道。厄扎尔政府还在安纳托利亚东南部筹划建造巨大的水电工程,预计扩大耕地面积160万公顷。

  厄扎尔政府的新经济政策成果显著。20世纪80年代前期,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仅为4.5%,1986—1987年达到8%。对外贸易的大幅增长,是祖国党执政期间经济增长的最大亮点。外商投资也呈上升趋势,进口商品充斥于市场。据相关资料统计,1980—1987年,出口额年均增长22%。出口商品构成也发生改变;1979—1988年,农产品占出口商品总额的比例从60%下降为20%,工业品占出口总额的比例从45%上升为72%。纺织品是土耳其最重要的出口产品,约占出口总额的1/4。20世纪80年代初,土耳其商品主要出口到中东地区的其他国家,伊朗是土耳其最大的出口市场。80年代后期,欧洲取代中东成为土耳其最重要的出口市场。据统计,土耳其出口商品总额,1979年仅为23亿美元,1988年达到117亿美元,相比之下,土耳其进口商品总额,1979年为50亿美元,1989年达到144亿美元,始终高于出口商品总额,外贸逆差的现象十分突出。由此带来的后果,是外债的大幅增长。土耳其政府的外债,1980年约为135亿美元,1989年增至400亿美元。在此期间,每年出口创汇的约70%用于偿还政府的外债。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