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唐朝败家子_尹三问【完结】(35)

  陆通摆手道:“哪里,谢公子莫要谦虚,随口喊了几声,便让郑斌多出了好几百贯,此等手段不简单啊!”

  “凑巧,他若非恼羞成怒,也不至于入彀。”

  “非也,这说明谢公子将对手的心思、喜怒准确把握,而且善加利用。”陆通赞道:“可惜世人愚钝,传成了争风吃醋的风流事,不过在明白人眼里,郑斌已然闹了个大笑话。”

  胖子陆安恍然道:“搞了半天,你不是为了莲儿姑娘……”

  “唉,吾儿天真啊,谢公子岂是那等无聊庸俗之人?”陆通看着儿子,无奈摇头。

  “好吧!”陆安瞧着谢逸的眼神不免有几分变化,大抵在怀疑先前所言是否还算数。

  那边陆通没有理会儿子,赞叹道:“说实话,原本我还有几分疑虑,但昨夜之事……老夫才知谢公子才智手段,除了奇思妙想,文采斐然,克敌制胜之道亦是高手啊!

  若是用心经营,想来用不了几载,便可成为富商巨贾,甚至富甲天下。不过谢公子才华横溢,胸怀抱负,想必志不在此。”

  还别说,陆通是个难得的明白人,难怪生意能做这么大。聪明人沟通起来方便,和这样的人可以考虑长期合作。

  “陆东主言重了,来日方长,将来的事谁知道,到时候再说,还是眼下的生意重要。”谢逸笑道:“醇香烈酒该出锅了吧?”

  第二十三章 琼花酿

  贞观十年腊月十八,距离新年不过十多日,陈州街市上突然多了一种新品酒水——琼花酿。

  至于因何而得名,有人说是因为江淮驰名的琼花,也有人认为得名自天宫瑶台的琼浆玉液。

  名字倒是其次,酒水本身才是关键。推出此酒水的陆氏商行在街头摆起了案几,请路人免费品尝。有猎奇之心,或者想占便宜的过路客不在少数,纷纷上前尝试。

  一个大汉端起一碗,张口豪饮,却不想突然便呛的脸色通红,咳嗽连连。

  “此酒怎地如此之烈,入喉火辣辣的……”

  大汉埋怨之时,酒香味已然散开,路人只觉得此酒气味醇香异常。隐约之间,似乎真有一股琼花的幽香。

  众人好奇之时,试饮的大汉抿着嘴角残留的酒水,连连点头道:“还别说,醇烈幽香,回味无穷啊!”

  有了第一个,便会有第二个,第三个……

  一日下来,试饮的客人不在少数,或惊或喜,亦有出丑者连声埋怨,但还是赞叹欢呼者居多,好评也如潮水般涌来。

  琼花酿香醇浓烈是最大特点,很多人尝过之后赞不绝口。多位客人皆称,饮过琼花酿后,再喝葡萄酒、三勒浆、李子果酒一类,简直是淡而无味,难以下咽。

  还有人笑称,饮过烈酒之后,浑身暖暖的,竟然驱走了冬日的严寒。当然,也有人不胜酒力,喝了少许便醉醺醺,仍不忘称赞此酒醇烈。

  这样的试饮场所,陈州城里共有十多处,在这个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很快便酒香四溢漫全城。

  试饮之后,再想喝酒,自然就要花钱购买了。尽管比寻常酒水价格略高些,但醇烈显然更胜一筹,喝起来也更有滋味,这点钱酒客们还是愿意花的。

  实际上,如果用三勒浆和葡萄酒来提纯,成本绝对是这个价位的数倍。所以有人要是自以为是地“依样画葫芦”,必然会赔本,这算是谢逸挖下的一个坑。

  谢逸联手陆家的粮食蒸馏白酒则不同,毕竟粮食价格低廉,通过恰当蒸馏酿制手段,成本并不高。以这个价卖出,酒客能够承受,利润也相当可观。

  名头打响之后,四溢的酒香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客人,陆家酒铺门口更是排起了长队,争相购买新出的“琼花酿”。

  “陆东主,销量还可以吧!”

  “好,太好了,多亏了谢公子神奇酿造技艺。”陆通笑的嘴都合不拢,这两三年何曾见过生意如此火爆过?

  谢逸笑道:“生意好,却也有的忙,只怕还需建造更多的作坊……存货只能满足到上元节。到时候,售卖的范围恐怕也不仅仅是陈州了……”

  陆通连连点头道:“是是,我这就着手准备,争取早日让琼花酿卖入洛阳、长安。”

  “另外,趁早联系磁窑,烧制一批定制的瓷瓶酒罐……图样我稍后给你。”

  “要瓷瓶何用?”

  “酒瓶子也是可以卖钱的。”谢逸笑道:“你该注意过,达官贵人、文人雅士用餐多是去清新雅致的酒楼,绝不会与市井小民一起坐在路边小摊上。”

  “呃,谢公子的意思是瓷瓶盛酒卖于贵客?”

  谢逸点头道:“没错,同样的货物,除了大众消费,也得照顾一下高端客户嘛。毕竟这世间有些人啊,就是喜欢买椟还珠,我们应该投其所好。”

  词汇有点新鲜,陆通听得一愣一愣,不过能大概明白谢逸的意思。开始没觉得什么,略微仔细思量,方觉甚有道理。

  陆通点头笑道:“谢公子心思果真奇妙,放心好了,老夫在越州磁窑有熟人,此事会尽快办妥。”

  “有劳陆东主。”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