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唐朝败家子_尹三问【完结】(513)

  阴妃冷笑道:“能对亲兄弟动手的人……”

  这句话一下子刺激了李世民,这可以说是他心中最大的忌讳。玄武门之变是天下的人攻讦他最多的理由,也是大唐最忌讳的一个话题,在李世民的心中也最为敏感。

  这些年来,这个话题一次次被人提及。李世民心中一会不好过。但是亲近之人,无论是心腹大臣,还是亲人从不曾提及,更不该以此借口来攻讦自己。但是今天,阴妃偏偏就这么干了?

  李世民不禁有种心在滴血的感觉,但事情终究是自己做出来的。旁人以此来攻讦自己能说什么?

  沉吟片刻,李世民冷冷道:“是,玄武门之事朕是心狠手辣了,但当时你为我活的局面你是知道的。若朕不动手,朕还有你和佑儿能活下来?

  不说这些,纵然朕是心狠手辣了,但能对自己的亲身儿子这般吗?虎毒不食子,难道在你心里,朕比老虎更为狠毒?”

  “无情最是帝王家,自古心狠手辣莫过帝王,前汉孝景帝能杀了临江王刘荣,陛下杀了佑儿又算什么?”

  阴妃的这句话彻底点燃了李世民的怒火,原来阴妃已经笃定自己是这般心思,他是这样看待自己的?

  略微冷静,李世民回过神来,阴妃应该不是今天才有这个想法的,她有此想法应该很久了。有多久?

  李世民似乎明白过来,李佑之所以在齐州谋反的原因似乎通透了。原以为是那些魑魅魍魉蛊惑之故,现在看来和阴妃,阴弘智等人大有关联,是她害了儿子。

  只是阴妃何时有的这个念头?这么多年来,自己似乎并未薄待过齐王李,阴妃又何以会生出这样的念头?最为奇怪的是她说出的那番话,阴妃虽然出身世家,但李世民知道她的本性和见识。

  阴妃本人并不熟悉历史,在政治上更没有什么见地,何以会那么熟悉汉景帝逼死刘荣的的例子,并且将刘荣的经历与李佑联系在一起?

  这其中有问题?也许这才是李佑谋反的真正原因?

  到底是帝王,虽然在盛怒之下,还是能够如此冷静地分析出些许深层问题。阴妃不是重点,那么罪魁祸首是谁呢?

  李世民冷冷道:“是谁告诉你这莫名胡话的?”

  “陛下,真是胡话吗?难道你不是这么想的?今时今日,还能饶过佑儿?不杀他,将他圈禁起来?”阴妃冷笑着反问。

  “疯妇,朕过去真是看错你了,你让你这样愚蠢的疯妇害了朕的孩儿。”李世民怒喝一声,转身拂袖而去。

  阴妃呆呆地看着李世民离去的背影,默然心中一动,难道真是自己想错了,是自己害了儿子?

  不该啊,不应该啊!阴妃连连摇头,并不愿意相信这个有些悲惨的事实,她心中泛起一种希冀派,儿子起兵必败无疑吗?不一定吧,也许儿子能够成功的。齐州兵马,整个山东的支持……

  至于自己似乎该做点什么?儿子不会因为自己有所顾忌,受制于人吧?儿子的前程,生死不应该被自己拖累才是。

  若因为自己而导致儿子失败,那可就是……阴妃绝对不希望出现这样的局面。左右不过一样,反正如果儿子失败,自己也没有活路。

  与其如此,不如……

  阴妃心中突然泛起了一个念头……

  第三五一章 旧事重提

  皇帝想要调查一件事,效率是很快的。

  没要到多少时间,最近两年阴妃在宫中和长安城里的活动轨迹,已经被调查的清清楚楚。

  去过什么地方,见过什么人,只要知道了这些,便能找到他那些危险想法的来源。

  结果似乎很明确,阴妃这几年去过的其他地方倒还算正常,但某一个地方——长乐门,这是个很敏感的地点,阴妃却时常出没在此间。

  阴妃的贴身侍女经不住拷问,竹筒倒豆子一般讲知晓的所有事情倒出来,她虽然不知道阴妃出入长乐门具体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但可以证明阴妃进入的次数和时间不少。

  “陛下,问题应该就是出在这里。”

  老宦官的话已经足够说明问题,虽然他很谨慎地用了“应该”二字,但李世民心中却已笃定。

  长乐门内住着什么人他是知道的,这个人完全有理由,也有能耐鼓动阴妃,继而潜移默化地对李佑产生影响。

  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是她?

  李世民沉声道:“朕要去一趟长乐门,不要让太多人跟着。”

  “可是陛下,宰执大臣们都在承庆殿等着陛下,商讨平定齐州叛乱之事……”老宦官小声提醒,毕竟是有轻重缓急。李世民前去见阴妃已经耽搁了不少时间,不过这一遭也是很有必要的,所以耽误也便耽误了。

  但是这长乐门,有立即前往的必要吗?毕竟承庆殿里的事情更大,平叛事宜若不尽快处置,很容易恶化,可谓是十万火急。

  但是李世民似乎压根没当回事,摆手道:“让他们等着!”

  皇帝发话了。老宦官也便什么话说了,当即派个小黄门前去传旨,让一干宰执大臣们在承庆殿里干等着。

  李世民本人也匆匆去了承庆殿,一天之内前往又一个许久不曾踏足的地方,虽然都在地点不是很大的太极宫里。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