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唐朝败家子_尹三问【完结】(551)

  但李安宁却迟迟不愿意回家,而是留在道观里做姑子,这明显不怎么好。但是几次前去劝说,李安宁都不为所动,表示暂时很喜欢道观里清净的生活。并不打算回家。

  江夏王妃不免有些郁闷,但无论他怎样苦口婆心,女儿就是不为所动,也让他无可奈何。但江夏郡王李道宗却看得很开,即便是女儿不愿意回家过年,他也没有放在心上,甚至还出言宽慰王妃,对虐的选择表示了默许和支持。

  “王爷,安宁这样下去可不是个办法。她都十六岁了……去岁和亲之事闹成那样,本就对她名声不好,若再久居道观不归,恐怕不太好,何时才能觅得好夫婿呢?”

  李道宗不以为然道:“不用着急,安宁才十六岁而已,婚事晚上一两年也不打紧。咱家女儿才貌出众,定能觅得佳婿的。你就莫要担心了。”

  “即便如此,也该早些回家了。一直住在道观里算怎么回事?即便那个勋贵子弟对我们家安宁有心思,也不好上门提亲啊!”

  王妃对此依旧颇为着急,埋怨道:“你这个当爹的怎么就不为女儿的终身大事着急呢?你要是出面,给安宁寻个好夫婿该很容易的。”

  “放心好了,安宁迟早会觅得佳婿的,我怎么会让自家女儿委屈呢?”李道宗轻叹一声。满眼慈父情怀。

  王妃沉吟道:“之前吐蕃人来的时候,安宁和那个谢逸似乎……当时还有些许传言,难不成安宁不愿意回家是因为谢逸?”

  李道宗没有说话,对此不置可否。

  江夏王妃却自言自语道:“那个谢逸倒是个青年才俊,年纪轻轻就到了郡公的爵位。谢家虽说没有正房夫人。但妻妾却不少,儿子都好几个了,咱家安宁要是嫁过去会受委屈的,不行不行。”

  李道宗目光凝重深沉,沉吟片刻后悠悠道:“儿女自有儿女福,你就莫要着急,少操点心。”

  “可是……”

  “安宁的婚事你就别管了,我会在意的。”李道宗当即将这件事揽到了自己手中,但态度却丝毫不明确,以至于王妃压根看不出他究竟什么意图。

  ……

  冬日的秦岭注定寒冷,但李安宁待在白云观里却丝毫不觉得寒冷。

  房间里有暖炕,这是蔡国夫人派人前来帮忙修造的,据说是他的发明创造,有此一物,一室温暖如春。

  既然是带发修行,自然就不能穿皮裘,但灰色的道袍底下加上一层棉花缝制的夹袄,顿时暖意浓浓。

  这也是他的手笔,特意寻了这种天竺传来,别人只当是赏玩的花木,他却能采摘那雪白的花蕊,制成棉衣。软软的,暖暖的,穿着可比皮裘舒服多了。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东西,蔡国夫人赠送的贴身小衣,和身形完全一致,穿着比平常的小衣裤舒服多了。就说那个棉花,除了被制成棉衣,还被缝制成那种物品,如今每月来红的时候她再也不会烦恼,垫上之后便可睡个好觉。

  据说这些都是他的手笔,真想不到一个男人会有这样细腻巧妙的心思,除了国家大事能办的游刃有余。连女儿家的这点需求都能照顾的妥帖无比,真是……

  据说这些物品都是谢家女眷们独有的享受,但如今自己和谢家女眷的待遇完全一致……

  想到这里,李安宁心中便生出一种古怪的念头,不由自主就会有些许的脸红。也不由自主会想起当初从灵州与他千里同行,同归长安的情景;会想起那日在芙蓉园里,他谈笑风生间让号称智者的吐蕃大相知难而退,避免让自己嫁去吐蕃那等高原苦寒之地,嫁给一个自己根本不认识的异族首领。

  这些都是托他的福,自己的人生因他而改变,因他而少了许多安然,多了许多美好。李安宁清楚地记得,那日在芙蓉园的阁楼上,看着他的背影而眼眶湿润……

  可惜自此之后,自己来了道观,他离开长安,已经许久没有音讯,更谈不上见面。年节之时,他应该已经回到长安,听说还带回来一位姿容出众的徐夫人。

  想必现在正阖家团圆,其乐融融吧?当此之时,又哪里会记得一个道观里带发修行的姑子呢?

  李安宁黯然一叹,蓦然抬头,突然间热泪盈眶……

  第三七四章 偷香寻玉

  李安宁一抬头,意外地发现那张熟悉,且想念已久的面庞出现在门口。

  “谢…谢学士,你…你怎么来了?”一时间,李安宁有些错愕,有些语无伦次,脸上全是惊喜的表情,甚至可以说是热泪盈眶。

  来人正是谢逸,就在她想念这个男人的时候,他突然出现了自己眼前。对于一个女子而言,这样的情形无疑是充满惊喜,让人开怀感动的。

  “许久不见,来看看郡主。”谢逸轻轻一笑,直接走进了这件清新雅致的静室,当然如今也算得上是李安宁的闺房。

  “哦,嗯!”李安宁只是点点头,本来盈眶的热泪不知为何有些忍不住,竟然涌出眼眶,从细嫩的脸庞上滑落。

  “好好的,郡主怎么哭了?”谢逸上前柔声关切。

  “没事,眯了眼睛而已……”李安宁很是不好意思,赶忙转过身去擦拭脸颊和眼角的泪珠。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