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帝国的朝阳_无语的命运【完结】(1285)

  武器上,咸宁号算是很强大,主炮为1门江南制造局产的120毫米火炮。这种主炮也是东北海军驱逐舰的主炮,一般长江的炮舰不能携带更大的火炮,这个就是极限。该炮射程高达15000米,射速7发/分钟。而主炮稍后的位置上,是从东北购进的1门75毫米火炮。该炮和120毫米主炮一样,射速高达20发/分。军舰尾部还有另1门76毫米尾炮。

  这样全军舰有120毫米火炮1门,75毫米火炮2门。除此以外,船两舷还有哈乞开斯57毫米机关炮2门,另外还有1门20毫米机关炮和多挺机枪!

  这种武器配备非常强大,远超过了其400吨排水量应该有的武器。因为东北海军的1200吨的驱逐舰舰,也只有不过2门120毫米主炮。

  而两江级炮舰这么搞,主要是为了同民军抗衡——在过去的多年间,其曾一次又一次深入鄱阳湖,用其强大的火力阻挡了革命民军的扩充。这甚至是两江江巡舰队得到迅速发展的原因——为了剿匪。

  而相应的,随着江巡舰队的壮大,使得两江境内的江匪、湖匪也趋于消亡——在打击民军的同时,他们对于江匪、湖匪同样也是加以清剿,以免其沦为民军所用,这也算是意外收获吧。

  而现在,这支在“剿匪”过去中,可谓是战功赫赫的江巡舰队,却已经掉转枪口,转向了曾经的盟友——湖广。

  也正是因为江巡舰队建立的多道封锁线,使得现在大米等物资无法进攻湖北,从而导致了湖北市场的混乱,现在,封锁已经起到了一定的效果,湖北的经济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重创——非但武昌的粮价爆涨,现在于武昌的码头上更是存放着堆积如山的煤炭——湖南的煤亦无法像过去一样运往沿江各地销售,尤其是上海等地,至于大冶钢铁厂也几近停产——用于炼焦的淮南煤,因为封锁而无法运往大冶,总之一句话,经济上的封锁,正在一点点的瓦解着湖北的经济。

  “这件事办的很好!”

  极为难得的,唐浩然对李幕臣的行动加以称赞,他之所以会欣赏这次行动,正是因为这种行动是真正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甚至不需要一枪一弹,就能瓦解湖北的抵抗,令张之洞放弃抵抗。

  “你们下一步准备怎么办?”

  “下一步,局里准备在湖广券做些文章!”

  湖广券是湖广银行发行的钞票,如果说在过去的十年间,最大的变革是什么,就是各地为拓宽财源除了发行铜元之外,更是发行银两券、银元券,而现在湖北地界上流通最为广泛的就是湖广银行发行的湖广券。

  “陛下,现在湖广方面,因为谣言繁兴,以到人心摇动,金融一直处于波动,湖广券虽未大跌,可抢兑之风时现,在面对抢兑的时候,如果湖广银行拿不出足够的现银……”

  “那么湖广银行的信用也就破产了,到时候其币值必定大为下跌,没了银钱,湖广那边也就不足为凭了!更重要的是人心!”

  人心要是散了!

  这才是最关键的,只要人心一散,纵是张之洞的威望再高也无法收拾湖广的局面,而对于唐浩然而言,到时候他所需要只是静待着张之洞上书拥戴。

  “嗯,”

  略点下头,唐浩然并没有反对这个计划,尽管明知道这不知将造成多少百姓倾家荡产,但对于他来说,他非常清楚一点,在国家大义面前,个人的利益从来都是不值一提的,至于寻常百姓,他们总需要为改朝换代承受一些代价。

  “就这么办吧!朕今天就要去牯岭了,这武昌之事,就全交给你们了……”

  提及牯岭时,唐浩然的唇角略微一扬,相比武昌,牯岭之会,恐怕才是其中的一次盛会……

  第330章 牯岭风云

  “西元1886年的冬天,用当时的说法,便是伪光绪十二年。

  那个改变庐山历史的人——英国基督教美以美会的教士李德立——就在这样的岁月里,顶着朔风上山来了。这个年轻得只有22岁的传教士此时来到中国还不到一年。

  长江沿岸城市上海、南京、九江以及武汉三镇,每到夏季,都是堪称火炉。居住在此的洋人们忍受不了如此炎热,便纷然找寻阴凉之地。

  就在那个朔风横吹的冬日,于山下购地失败的他发现了地势平坦、林木茂盛的牯牛岭东谷即长冲一带。欣喜万分的李德立在瞬间便能意识到,这里是最适宜避暑的地方,在这里建造别墅将是人间天堂。

  李德立当即与地方官厅交涉购地事宜。随后既通过蒙骗、行贿等手段,将长冲这一片风景绝佳之地弄到了手。长冲为牯牛岭之东谷,得到租地的李德立结合汉名和英意,将之英译为:KULING,取COLLING即清凉之意。牯牛岭便被人叫作了“牯岭”。

  不过,事情并没有因此而结束,但对于亚洲最负盛名的牯岭而言,这只是一个开始,至于李德立也仅只是做了嫁衣而已!”

  《牯岭皇家夏宫记事》

  夏日的牯岭长冲,温度极为怡人,可谓是凉爽非常,在过去的八年间,这片曾经的山间谷地早已经发展成为长江沿岸最负盛名的避暑胜地,每年夏天,从长江流域各省来山上避暑的人多近千余人。

  当然,这一切与,与李德立没有任何关系,16年前,通过诱骗行贿等方式获得这片土地后,开始全面行动,建造他理想中的乐园。但随后又与当地百姓发生冲突,官方迫于民间压力,追找李德立索要契约。对于已经到了嘴的肥肉,李德立当然不肯吐出。这桩公案一闹便近十年,所谓的开发出随之中止。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