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帝国的朝阳_无语的命运【完结】(347)

  “这曲调,倒是新鲜,中不中,洋不洋的……”

  沈静娴在唇边轻语一声。在南别宫她倒是见过不少新奇的音律——军乐队每日都会于府中演奏,本就喜好音律的她甚至还同那个西洋妇人学会了弹钢琴。也识得了五线谱,相比于中国早成定律的音律,西洋音律却是更为丰富,着实让她雀喜不已,自然也曾尝试过将中西音律结合,此时听着这与自己想法相似的笛声,又岂能不心喜。

  “只是这人的笛子还不胜乡间牧童!”

  好奇之余,沈静娴垫起脚从花窗间往后院看去,南别宫的后院是那位唐大人的“试验室”,外人很少进入,而为免与其见面的沈静娴自然也是刻意绕开此地。

  凭着些许灯光,沈静娴隐约看到那吹笛人背对着自己,虽是背对自己,可其身上的那件淡青儒袍,却还是让她微微一愣,南别宫不同府中,府中还可见朝鲜人,可宫中却只有中国人,他们或是穿着洋式军衣,或是穿着清宫衣裳,除去爷爷谁会穿汉式的儒袍。

  好奇间,那笛声却是一顿,那人放下了手中的笛子,从一旁拿起一本小册,手臂轻击着,似是在扣着乐律。

  “这人难不成是在谱曲?”

  越发好奇的沈静娴瞧着不远处的敞开的院门,犹豫片刻后,按捺不住好奇的她便走了过去,待走近了,她听到那人似在那轻哼着什么。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广袖飘飘,今在何方……”

  待听清那吟唱声,沈静娴的脚步顿时便是一滞,那声音除去那个让人讨厌的唐大人,还能是谁?他怎么会穿着儒袍,而且还哼唱着这种曲子。

  “几经沧桑,几度彷徨,衣裾渺渺,终成绝响……”

  于心底轻喃这几句词,虽看似毫无文采可言但却又难掩词间的悲鸣,在沈静娴滞足静听时,整个人完全沉浸于这首《重回汉唐》中的唐浩然,并未觉察到有人来了,而是继续回忆着那曲调,不时的重新演奏,并不时轻唱以找回歌的感觉。

  “我愿重回汉唐,再奏角徵宫商。着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我愿重回汉唐,再谱盛世华章,何惧道阻且长,看我华夏儿郎……”

  哼唱着这段歌词时,唐浩然的眉头微微一皱。

  “为何要重回汉唐?不妥不妥……”

  尽管于后面而言,汉唐无疑是国人梦想中的强盛时代,但用于这个时代却有些不妥,对于唐浩然来说,之所以会想起这首歌,是想借这首歌于国内去唤醒沉沦两百余年的民族主义。尽管在表面上,他似乎信心十足,全不以当前局势为忧,可在内心深处他比谁都清楚满清的习性,外患消弥之时,便是重弥内忧之时。

  自己算是内忧吗?

  或许对于满清来说,现在自己根本就排不上号,可谁知道那些清流言官,会不会把目标指往自己,光靠银子去打点是不够的,最关键的还是要做好准备。

  若是实在不行,那就反他,娘,的……可在此之前,必须要做好准备,而精神动员亦是其中之一,至于这首歌则是其中之一。

  “既是不妥,那为何不加以改正?”

  于一旁站着的沈静娴话一出口便后悔了,身后的话声让唐浩然不禁一惊。

  “原来是沈小姐,您怎么在这?”

  瞧见来人。唐浩然心下不由一愣。她怎么在这?

  对方的反问让沈静娴那巴掌大的小脸瞬时便羞红了。难不成说自己是被他那不比少年的笛声给引来了,于是她连忙试着转移起话题来。

  “方才我于园中走着,可瞧着……”

  双眸一扫,沈静娴手指着一旁半丈高的瓦缸,语间顿时露出嘲意来。

  “可瞧着有人竟然把麦子种到缸里,便寻思着,是什么人竟这般无聊于缸中种起麦子来。”

  可不是嘛。那两米宽的水缸中赫然种着几十株已经金黄的麦子,听她这么一说,唐浩然顿时便笑了起来:“静娴,你可别小瞧这二十七株麦子。”

  二十七株,这是那包“鸽食”中麦粒种出来的小麦,让唐浩然庆幸的是那些麦粒并不是杂交小麦,当初的三十一粒麦粒非但发了芽,而且也结出了穗,而且更为喜人的是,种子没有任何退化。甚至还因为未知的原因产量相对得到提高。

  “瞧你说的,难不成这麦子结的是金子不成!”

  那声过于亲近的静娴。只让沈静娴忍不住脱口轻讽起来,甚至就连她自己也不清楚,为什么一见到他,总是忍不住自己的脾气。

  “金子?”

  唐浩然摇摇头,认真的说道:

  “在我眼里,这几十株小麦结出的麦子,粒粒价比千金!”

  “价比千金?唐君,你是要在说梦话吧!”

  觉得很奇怪的沈静娴诧异的看着水缸中将熟的麦子,怎么也看不出它与普通小麦的不同。

  “你知道一株麦穗能结多小麦吗?”

  这,这谁知道,你这是分明难为我!沈静娴不满的嘟了下嘴。

  “我数过,最多的是38粒,最少的29,这二十七株小麦能结出901粒小麦,按9成的发芽率,明年,就能结出2斤小麦来……”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