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帝国的朝阳_无语的命运【完结】(483)

  虽说多年来对朝廷忠心不改,可并不意味着张之洞会迂腐到拿自家身家性命去验那个“忠”字,甚至他不可能如曾文正公一般,任人欺凌,曾文正公的遭遇已经让人心寒了,如若将来有言官弹劾,朝廷再无端罗织罪名。

  那样的话……非但个人身家不保,甚至可能祸及家人宗族。而这一切正是唐浩然的一招“八督议政”所致,这那里是什么“议政”,分明是逼朝廷对八督下手。

  唐子然究竟要达到什么目的呢?

  张之洞真恨不得将他揪到面前来当面质问,同时狠狠地扇他两个耳光!以泄心头之怒,这也难怪,任谁的身家性命被其它人压上了桌,都会如此恼火。

  “大人,这八督议政,倒也全非妄语,如若这国家大事皆由八督议处,这天下之事,恐怕也不至如此!”

  桑治平于一旁随口说了一句,若是说过去,他对唐浩然是欣赏,那现在怕有的只是佩服了,过去他只道唐浩然有才而无谋,全不知官场变通,而今天,他却看到了唐浩然有谋的一面,别的不说,单就是这“八督议政”就开古之所未有,纵是朝廷忠臣闻这四字亦会心动连连,原因再简单不过——权力!

  天下八督看似位极人臣、风光无限,可谓是疆吏之首,可实则却又受各方牵绊。地方上有刺布政使等衙门牵绊。朝中非但有军机处制衡。亦有言官弹劾,可谓是每办一事皆是如履薄冰一般,纵是有“天下第一督”之名的李鸿章,亦是小心翼翼,生怕越雷池半步,至于张之洞,虽说于朝中有靠山相依,可亦需小心谨慎。以免受其害。

  可今天,唐浩然的一招“八督议政”,却从根本上扭转了,重中枢而轻地方的现实,从而奠定了地方对朝廷的上风,而如若“八督议政”成真,八督亦可凭以地方做大,又岂惧朝中之权,又岂会在意言官弹劾,在意朝中非议?

  权力!

  空前膨胀的地方之权。如何能不让人心动?

  权力的诱惑对任何人都适用,尤其是对于欲创一番事业者而言。其对权力的渴求更超于常人,纵是眼前的香涛怕亦无法拒绝这份“厚礼”吧!如若天下八督中之半数为“八督议政”所引,放眼天下现下谁人又会去平定他唐子然!

  朝廷对八督的顾忌在于八督集军财于一身,如若“八督议政”,这八督自不会冒自家实力有损的风险去平定他唐子然,如此一来……没准到时候,朝廷对他怕也只有招安一途可走了!

  子然啊!

  内心佩服着唐子然的手腕老辣之余,看到机会的桑治平自然不愿错过这一机会,或者说,作为张之洞的幕僚,他自然需要为幕主的利益而谋划。

  “八督议政、八督议政……”

  念叨着这个词,心惊肉跳之余张之洞的内心深处却又涌起一阵复杂的情绪来,一方面他固然恼怒唐子然的“背叛”,而另一方面,却又不得不去面对这“议政”带来的诱惑。

  如若当真实施“八督议政”,那这朝廷之事,岂不会任由八大总督议处,至于那朝廷又岂还有今日的独断专行!

  纵是清流出身,这些年的疆吏也使得张之洞亦深感朝廷、言官牵绊下,事事难为之困,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开始体谅起李鸿章来,同情起他这些年的苦心维持来。

  可如若朝廷再无独断专行之权,言官弹劾又有何惧,甚至……就在张之洞抚杯不语时,桑治平却看到了他的犹豫。

  “大人,直隶总督李鸿章、两江总督刘坤一、两广总督李瀚章、闽浙总督卞宝第、四川总督刘秉璋、陕甘总督杨昌濬、云贵总督王文韶,”

  此时桑治平甚至未提七督之字,而只是一一道出这七人之名,每当他提及其中一人名字时,张之洞的眉头便是一皱。

  “天下总督,系出湘淮!”

  这句话倒非虚假,这七位里头,李鸿章自然为领,其兄李瀚章素以其为首,刘秉璋亦是淮军名将,而王文韶虽出自湘潭可却受李鸿章举荐之恩。至于刘坤一、杨昌濬则为湘军老将,这天下八督中也就是自己和闽浙总督卞宝第是清流言官出身。

  换句话来说,这八督里头的,若是李鸿章心生异心,那这天下……世上人本是良莠不齐,为官者亦是各怀心思,所谓之忠心耿耿,不过只是言语。如若八督各生心思,现下纵是朝廷亦也拿大家没办法。

  且不说其它人,单就是他闽浙的卞宝第,不正因船政经费被挪用一事,正与朝廷不满之中,而若是到时候,他张之洞逆流而动,只恐怕将招天下相攻,那又岂是他张之洞所能挡,权衡利弊之时,张之洞的眉头却是越皱越紧。

  “天下八督,唯大人与闽浙总督出身清流,而刘坤一、杨昌濬虽于朝廷忠心耿耿,然湘军老将皆曾见曾文正公所遇,今日杭州者倡“兴汉逐满”,子然亦与朝鲜言“汉满平等”,倡“八督议政”,两相呼应,朝廷焉能不起疑心?”

  桑治平的话让张之洞越发的沉寂下来,这恰恰是他最担心的地方,如果朝廷待到平定子然之乱后,再行秋后算帐,到那时又该如当?难道非要到祸事临头时方才……到那时,纵是有心相抵,恐怕亦无力相争了。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