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帝国的朝阳_无语的命运【完结】(82)

  “子然,启新兄,又想着外放?”

  外放!

  出身官宦家庭的谭嗣同对外放这个词并不陌生,在他看来,外放绝不会象其想的那么的简单。

  唐浩然笑笑越是无言。

  “上万京官,人人皆知外放,可外放者又有几人?”

  谭嗣同在一旁长叹道。

  “不知多少京官一生困守于京中,至于外放,不过只是梦里想想罢了。”

  回头看着唐浩然,谭嗣同又接着说道。

  “以张香涛,身为清流领袖,尚做了十六年的京官,方才得他人之助出抚山西,子然,此次去京,怕没有三四年的时间,想外放……”

  陪同一旁的宋玉新却笑道。

  “京官皆想外放,可这外放里头,却有外放的道道!”

  话声稍稍一顿,宋玉新接着说道。

  “想谋外放,一是人,二是财,三是运,若是有此三点,便不愁外放,再则,还要看放什么地方,这等咱们进京之后,再好好谋划、谋划!”

  相比于出身官宦世家的谭嗣同,宋玉新或许更清楚官场的一些“潜规则”,求了这么年的官,自然早就明白了,这求官靠的是什么,无非就是人也、财也,也正因如此他才会这般自信。

  人、财、运,宋玉新的话让谭嗣同深以为然的点点头,若是在京中投对了人,那外放自然顺水成舟,若是花对了银子,自然也愁外放,至于运气,不过只是飘渺之事罢了,人、财……看着唐浩然,谭嗣同心知这位老弟与他人的不同,他有名声,可他这精通西洋的名声,能助他外放地方吗?

  想到这,谭嗣同的眉头微微一锁,若是万一其被困于总理衙门,又该如何?就如那曾纪泽一般,困于同文馆内,又当如何?

  谭嗣同蹙眉的样子落在宋玉新的眼中,却让他微微一笑,这位谭公子虽出身官宦世家,但却不明白现如今的官场,早已不是多年前的那个官场了。

  “子然、复生,现如今,满朝上下皆知,外事无小事,所以,子然通晓泰西的名声,没准到时候能派上用场!”

  看着似有些不明所以的两人,宋玉新敛起笑容。

  “复生,不瞒你说,我现在最大的心愿,便是能随着子然一同办上几件能名垂千古的大事,所以,这次去京城,我寻思的,便是无论如何也要给子然争下出抚地方的机会,只有出抚地方,才能真正的去办几件大事。”

  宋玉新说话时,那神情极为虔诚。

  “若是那样,焉能不带上你宋先生。”

  谭嗣同大笑起来,唐浩然跟着也笑了。

  在笑声中,宋玉新又语重心长地说道。

  “子然,你我境遇不同。你才大,干大事,我力小,只能办些小事,可有时候,这能不能成大事,就看这小事能不能成!”

  第二卷 京华烟云

  第1章 美国佬的赏识

  京城,没来到京城的时候,唐浩然憧憬着这个时代的北京,古老的城墙、古色古香的建筑,可等到唐浩然来到这个城市的时候,所有的憧憬都化为了泡影,1890年的京城的街景,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还不如二十一世纪的小城镇,而论到环境,更是远不及后世。

  确实,街道不见后世京城的拥堵,可行走其中,唐浩然却感觉远比更为拥挤,外城的街道是狭窄的,两侧几乎全部都是平房。道路有两三条像后世的街道那般宽,可却没有人行道,而且道路的两边的商铺或是将铺子伸到路上,或是路边挤满了摊贩,虽说显得京城热闹非常,但却让人感觉十分狭窄。也就是几条主街显得相对宽敞一些,分为马车道和人行道,所谓的马车道,也就是路中的道路,专供行走马车,马车在修缮不佳的显得有些坑坑洼洼的道路上困难的行走着。

  而更让无法忍受的是每当走过小巷的巷口时,总会闻到扑面而来的臭气,在巷边的路上随处可见大小便,小便到处流可以到附近的阴沟里,甚至走路时一不小心的话就会踩到……大便。

  “还好,还有人在捡着。”

  行走在拥挤的让人感觉有些气闷的街道上,唐浩然注意到有背着背篓的小孩在路上用铲子捡大便时,自然的他们是准备把这些背到郊外,作为肥料来肥田。

  不过只是几天的功夫,唐浩然便对19世纪的京城失去了兴趣,只是公差却不能不办,五天前,来到京城之后,游荡数日,昨天到了总理衙门报道后,虽说见了庆王一次,可那位在历史上有“庆记公司总经理”之称的王爷,只是宽慰自己在总理衙门好好办差,如此种种,然后便把自己打发到了——同文馆!

  在同文馆当个教习!

  这便是所谓的“朝廷”委以重任吗?

  可人在屋檐下,那能不低头,既然这京城都来了,也就只能先在同文馆呆着,一如晚清官场的习惯,循着惯例先往同文馆总教习那里去拜访一下,而现在同文馆的总教习却是一个外国人——一个美国传教士丁韪良。

  对于这么一个前来给中国人民传播福音的传教士,没有遵守传教士的起码操守,在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的时期,他建议西方国家解散中国的军队,摧毁中国所有的兵工厂,以便更好地按照西方的需要控制和摆布中国,甚至更在庚子年间提出“每一个被义和团杀害的女传教士得处决500名中国妇女;每一个殉难的男传教士得用1000名中国男子的生命予以偿还,每一个传教士的孩子无辜被杀得有100名中国孩子用哥萨克的刺刀施以刺刑,每一处遭到焚烧和劫掠的传教士的建筑物得在天津和北京抢劫100处中国房屋才能予以抵偿”。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