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空降贞观_东篱泽【完结】(392)

  不能以文出仕,那就赶快投入讲武堂的怀抱吧,当个武官同样有前途的,反正大唐又不歧视武官。

  李世民也很支持赵云泽让读书人进入讲武堂的做法。肯当兵吃苦的读书人,也多半是出身寒门的,让这些人以武途出仕,也算是打破门阀对人才垄断的剑走偏锋之举了。

  由于讲武堂今年建立的比较匆忙,从读书人中招生的文告,只散发了关内道。可就是这一道之中报名的读书人,也足够讲武堂挑选的了。最后,由各州县折冲府选送的二百名读书人终于凑够了今年讲武堂八百名新生的名额。

  八月二十四日,讲武堂新生入学。

  大唐十六卫挑选的官卒,在本卫军官的带领下陆续进入讲武堂;关内道的读书人新生,也在当地州县折冲府军官的带领下陆续进了讲武堂。

  办理完交接手续,送新生入学的军官们都离开了讲武堂。那八百名新生,则在讲武堂教职员的指挥下,在操场上列起了队形。

  之后,就是宣布分学员们的分级隶属。又由他们的队正、火长带领着他们领取各种物资。

  整整忙了一天,这些新生才安顿下来。

  这批新生,要在讲武堂接受两年的学习训练。第一年为共同科目学习,不分科。共同科目包括熟悉大唐的军制、军人的基本修养技能,以及基本的兵书战册学习、带兵及行军作战的基础常识等。

  第二年,则分科进行专业课程学习。专业课分为步科、骑科、工科、后勤科四类。

  步科主修步兵作战;骑科则是骑兵作战;工科,则为远程重军械的作战,包括火器战术。至于后勤科,需要学习的东西就多了,军械的制作、维修、保养,修桥铺路、安营立寨、粮草供给等等。

  讲武堂新立,这一届的新生都是先按基础军事人才的方向进行培养。按照赵云泽的构想,将来,讲武堂还要设立中级培训班和高级研讨班。中级培训班培养通晓各兵种协同作战的中级军事人才;高级研讨班则为大战役指挥、甚至是国家军事战略建设层面的探讨。

  新生虽然入学了,可正式开学却还要再过些时日。因为,总得给新生们一段适应期。接下来的时间,就是对新生们进行基本的培训,让他们知晓讲武堂的日常制度,懂得最基本的列队、出操、学习的规矩,以及讲武堂的礼仪。

  李靖和李道宗在新生入学的上午露了一次面,让这些新生认个熟脸后就又回长安城了。接下来的开学前培训工作,又都落到了赵云泽的肩膀上。总之,赵云泽有的忙了。

  第310章 玻璃现世

  九月初十,大唐讲武堂举行开学典礼,李世民率十六卫大将军出席了典礼。

  就在讲武堂开学典礼的当天,罗蕴和终于烧出了透明度极高的玻璃。

  玻璃的烧制成功有点意外。本来,罗蕴和是用上好的木炭来烧炉的。可毕竟是当过炼丹师的人,而且玻璃的烧制还正处于试验阶段,罗蕴和与那些道士,就非常喜欢往炉里加入各种矿石。有一日,罗蕴和将一种黑色的矿石加入了炉中,这种矿石竟像木炭一样燃烧了起来。这一现象引起了罗蕴和的兴趣,他便把更多的黑色矿石加入炉中。果然,这些黑石头都能燃烧,而且火势比木炭还要猛烈。

  罗蕴和赶紧向赵云泽汇报他的新发现。赵云泽看过罗蕴和展示的黑石头后,顿时就想大骂自己脑袋被驴踢了。这是煤炭呀煤炭燃烧所释放的热量,远远大于木炭,这就能让炉内温度更高。枉自己还是穿越者呢,这事儿竟然没想到。后世的玻璃厂、炼钢厂,有哪家是烧木炭的赵云泽连忙问罗蕴和,煤炭是从哪里找来的。罗蕴和只说他们用的所有材料,都是后勤处的人提供给他们的。赵云泽连忙又去问专门负责购买实验玻璃用材的后勤部门官员。那官员想了一会儿,便说出了他是如何买到这种黑石头的。

  讲武堂平日的后勤供给物资,有的是从长安城购买,有的则是在附近乡村就近购买。据那名后勤官员说,那些黑色石头是从讲武堂附近一个乡村买来的。那里的老百姓,说他们村子的一条河沟里有这种黑石头,他们都用这种黑石头来烧火做饭的。那后勤官员见这种黑石头比木炭要便宜的多,就买了点回来,打算先试试烧火好用不好用。也不知怎么的,有几块黑石头掺进了给那些道士实验用的矿石中,就这么被罗蕴和提前烧了。

  赵云泽听说讲武堂附近居然就有煤炭,大是惊喜。他立刻让那名后勤官员带他带发现煤炭的那个乡村去实地考察。

  那山村在讲武堂西北七八里地的样子,出产煤炭的那条河沟并不大,也就是三四十米的宽度,河床只有二十来米的样子。据村中的百姓介绍,以前这条河里并没发现黑石头。今年夏天关中大涝,河水暴涨变宽,这种黑色石头就被河水冲刷露了出来。有村中顽童无意中发现这种黑石头能燃烧,村中的人便开始用这种黑石头来烧火做饭了。

  天助我也呀赵云泽立即与村中的百姓商量,要他们采煤卖与讲武堂。村中百姓自无不允。

  赵云泽很想探明这个露天煤矿的储量,可他却一点都不懂勘测技术,此事也只好作罢。

  现在,罗蕴和他们用不了多少煤炭,就先从村中百姓手中购买吧,让他们也赚点钱贴补家用。待将来玻璃烧制成功,甚至是炼钢之时,用的煤炭数量多了,那就再正式建矿开采,雇佣那村中的百姓当挖煤工人就是了。这也是两利之事。那条河沟本来就是无主之地,以朝廷的名义建个煤矿,应该没有问题。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