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空降贞观_东篱泽【完结】(518)

  李世民呵呵一笑,道:“赵使节,之前我大唐君臣就说了,突厥发生的那些事情,与大唐无关。如今,朕也如你所愿,让赵云泽与你当堂对质了。既然贵使辩不过赵云泽,也拿不出实际的证据来。那朕也只能如先前一般答复你了,突厥的家事,我大唐从来没有参与过。贵使难得来长安一次,不如多住些日子,好好领略一下中原风光。”

  “多谢陛下盛情。只是,某此次来长安,是奉了大可汗之命,与大唐交涉国书中所言之事的。既然陛下如此说,那某也无话可说了。某在长安的一切经历,某自会禀明可汗。至于可汗做如何反应,那就不是某能干涉的了。”赵德言语气不善的说道。

  “呵呵,颉利有何反应,我大唐也拭目以待。”赵云泽不待李世民说话,就直接对赵德言说道。“赵使节,某最后再送你几句话。我们大唐的待客之道便是,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弓。谁要是把大唐当朋友,那大唐就拿他当亲人;谁要是把大唐当敌人,那我们大唐,必是他最称职的敌人”

  “说得好”程咬金大声叫好起来。

  李世民一笑,对赵德言道:“赵使节,赵云泽方才所说的话,也是朕的意思。”

  赵德言脸色青一阵红一阵白一阵过后,对李世民一拱手道:“小使告退”

  第406章 辽东方略(上)

  前文曾经说过,唐朝的大臣们上朝,退朝之后还要在皇宫吃一顿早饭。这顿早饭,称之为“退食”。

  用过早饭,赵云泽又被李世民召到了武德殿。

  “鹏羽,昨日你说对辽东有些想法,这会儿可以对朕讲了。”李世民对赵云泽说道。

  赵云泽稍稍整理了一下思路,道:“陛下,在臣说出对辽东的想法之前,臣有一事想请教陛下。”

  “但说无妨。”

  “对于异族,陛下持何态度臣的意思是,如果大唐征服了异族的土地之后,陛下将如何处置异族之人”

  从后世的历史评价来看,大唐是包容的、开放的,李世民君臣,对于异族的态度也是亲和的。也因此,李世民才被称为“天可汗”。

  这些东西,赵云泽自然知道。可他此时也必须探一下李世民的底细。历史记载的东西,终究是经过粉饰的,活生生的李世民,是不是真的跟史书中记载的那样,能善待归顺大唐的异族百姓,尚不可知。

  再者,大唐如今的疆域还很小。立国至今,军事战略上一直是被动防御,疆域并未扩张。也就没有被征服的异族。没有现成的示例可参考,赵云泽也只好硬着头皮直接问李世民了。

  赵云泽问出这个问题后,李世民沉默了好大一会儿,才说道:“朕也经常考虑如何对待异族百姓之事。就拿突厥来举例吧,若有一天,大唐征服了突厥之地,朕觉得,对待突厥百姓还是要以安抚为主。让他们与中原百姓享受同等的待遇。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对待王土上的百姓,朕自然也一视同仁。”

  赵云泽松了一口气。有了李世民的这个态度打底,他就敢尽情抒发他对辽东的战略构想了。

  “陛下,臣归途曾路过契丹部跟靺鞨部。这两个部族,都对大唐施放了善意的信号。臣的想法是”

  “让这两个部族像朔方一样,先暗中投靠大唐,然后关键时刻对东突厥倒戈相向”不待赵云泽把话说完,李世民玩味的笑着说道。

  “呃,臣就是这个意思,全被陛下猜出来了。”赵云泽尴尬道。

  李世民笑了笑,说道:“若是刚认识你赵鹏羽时,朕是猜不出你的心思的。可如今嘛,前有暗中收朔方之计,今又有挑动突利和颉利反目攻伐之谋,你再说起辽东,朕依着你的行事风格一猜,自然能猜出你的心思来。”

  “嘿嘿,那陛下以为此计可行否”赵云泽问道。

  “此计可行不可行,要看投入和收益的比例如何了。”李世民忽然摆出一副奸商的嘴脸来,“靺鞨部和契丹部,怕也不会只付出不讨好处吧若他们索要的好处太多,大唐得不偿失的话,此计也就失去意义了。”

  赵云泽道:“陛下但请放心,契丹与靺鞨两部索要的好处并不多。他们那地方太穷了,真要他们狮子大开口,他们都不知道该要什么好处。”

  “那他们提出了什么条件”

  “目前急需大唐应承的条件有两个,一是这两部能直接与大唐通商;二是,大唐用粮食当作他们出兵的军费。”赵云泽说道,“我们只需满足他们这两个条件,那靺鞨部和契丹部,今后便成为我大唐的仆从军了。只听大唐的命令,参加作战。”

  “仆从军这个名称倒是贴切。”李世民仿佛自言自语一般念叨。随即,他又一皱眉道:“这两个部族真的只提出了这点要求”

  这两个要求,在李世民看来,简直都不能称之为条件。

  通商,这是两利之事。

  如果说,李世民以前还对商人和商业有所偏见的话,那么从去年的招商会开始,又加上赵云泽在朝堂上的一番论商之词,在红果果的巨利和道理面前,李世民也早就能正确定位商人和商业对于一个国家的贡献了。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