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空降贞观_东篱泽【完结】(59)

  引信“兹兹”燃烧,一会儿就看不见了。

  “砰”一声巨响,赵云泽只感觉手心一震。

  程咬金挨着赵云泽最近,一听见响声,登时吓的一屁股坐倒在地。其余众人,包括李世民在内,也都吓了一跳。只有尉迟恭早有心理准备,虽然耳朵里也嗡嗡之响,但面上却十分镇静。

  巨响过后,紧接着又是“咻”的一声长音响起,还没等众人看清楚是怎么回事呢,只见前方二百步外的一个靶子仰面跌倒了。

  古人以“步”作为计量短距离的长度单位,一步就是左右脚各迈动一次,也就是一米五左右。二百步差不多就是三百米了。普通弓箭,绝对射不了这么远。

  直到看到靶子倒地,赵云泽这才松了一口气。不管怎么说,自己的想法得到了实证,一切顺利。

  第44章 火器试验(下)

  “乖乖,这么一根小竹筒,竟然能发出这么大的声响”

  程咬金坐在地上,一边揉着耳朵眼一边惊叹。

  “知节,地上凉,快起来”秦琼戏谑的对程咬金说道。

  “咦,俺啥时候坐地上的”程咬金连忙爬起来,装糊涂似的说了一句。

  众人又一次被他逗笑。

  两个亲卫跑向靶子,一人扛着靶子往李世民他们这边走,另一人在寻找箭头。

  一会儿,靶子扛了过来,众人忙围拢上去观察。

  只见靶子上出现了一个一巴掌大小的圆洞。洞口周围,木头茬子参差不齐。

  长孙无忌伸手捏了下靶子的厚度,然后感叹道:“如此威力,想来铁甲也能射透吧。”

  这时,寻找箭头的那名士兵也跑了过来。他把箭头呈给李世民。

  那箭头此时已只剩光秃秃的一根铁杆,上面的小竹筒已不知所踪。想来,箭尖射透木板时,那个小竹筒已经脱落。

  李世民接过箭头,诧异道:“为何如此烫手”

  赵云泽解释道:“此箭是靠火药燃烧产生的气体推进的,火药在燃烧时,自然会把热量传导到箭杆上。”

  “原来如此”李世民点了点头,翻来覆去的看着那根被烧的黑乎乎的箭头。

  秦琼这时说道:“此箭若用来对付骑兵,最是犀利。巨响声惊马,箭尖透甲,若是万箭齐发,即使面对再多的骑兵,也不惧。”

  长孙无忌点了点头,表示同意秦琼的看法。他又问赵云泽:“此物造价昂贵否”

  再好的武器,若是制作成本太高,不能大批量装备军队的话,也就失去意义了。

  赵云泽用询问的目光望向李世民,李世民朝赵云泽点了点头。这就是告诉赵云泽,直说无妨。

  今日李世民带来的这几名将领,不但都是出自秦王府,而且也都参与过玄武门之变,是他的铁杆亲信。所以,李世民也不打算对他们有任何保留。

  赵云泽会意,忙回答道:“此箭的关键就是火药,而火药则是用硫磺、木炭和硝石制成的,成本低廉的很。也就是木炭稍微贵点,其他的两样,虽然市面上稀少,但民间很少用到这两样东西,因此售价反而低于木炭。”

  长孙无忌默默心算了一下,然后说道:“如此说来,倒是可以大批量制造了…网”

  程咬金这时忍不住插言道:“长孙老儿,制造的事过后你们再慢慢商议,先让赵小子把他带来的东西都放了。这玩意儿,听着过瘾。”

  李世民笑着朝赵云泽点了点头。

  赵云泽又拿起了一根竹筒,他这次一共带来五根竹筒火箭。

  李世民等人这下学聪明了,干脆离的赵云泽远远的。

  又一根竹筒点燃,这次有些差强人意,射出的火箭,没有命中靶子。不过也因此测出了这种火箭的最远飞行距离,足足三百步,四百五十米左右。

  这下,赵云泽也彻底圆上了他的那个谎言。虽然这个距离比他当时在渭水河畔时与颉利可汗的实际距离还要近很多,但赵云泽当时是单独行动的,谁也不知道他躲在哪里,如此也就勉强可以自圆其说了。

  至于精度,那更好忽悠了,也许是哥当时人品爆发,也许是冥冥中真有天助呗,反正我就是用这个射断的颉利大旗,你们爱信不信吧。

  想来,李世民君臣更愿意相信赵云泽当时是得天助吧。助赵云泽就是助大唐,助大唐就是助李世民。这可是最好的政治宣传手段。至少,可以自欺欺人一下下。

  剩下的三根竹筒火箭,也被赵云泽依次施放。其中,有一根命中了一百步外的靶子,射出了比之前那个靶子还要大点的穿洞;另一根飞行方向不稳定,直接在空中画了一道弧线,飞向了校场一侧;最后一根更糟,干脆哑火,压根就没射出火箭。

  “赵小子,你这东西不行啊”

  五根竹筒火箭施放完毕,程咬金摇着头说起了风凉话。

  尉迟恭狠狠瞪了他一眼,替赵云泽分辨道:“云泽是仓促间做出的这些东西,偶有差池,在所难免”

  赵云泽自己也说道:“火器这东西,要想真正用于军中,必须经过反复的试验。装药量、所用器材的大小及重量、以及制作的精细程度,都要力求最佳,如此才能保证火器的质量。尉迟大将军说的没错,某仓促制之,不免粗糙了些。”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