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空降贞观_东篱泽【完结】(653)

  每当李世民行至一个方队右面前,方队的领队就会下达“敬礼”的口令。方队队员同时偏头,向李世民行注目礼。同时,队员们齐声高喊“陛下万岁”或“大唐万岁”。

  这两个口号,也是交叉喊出。头一个方队喊“陛下万岁”,下一个方队便喊“大唐万岁”。

  李世民坐于马上,意气风发的朝方队中人频频招手。待李世民行过一个方队,领队再下达“礼毕”的口令。方队队员同时把头摆正。

  主席台上,众文武看到受阅官兵整齐划一的动作,昂扬的精神面貌,纷纷点头称赞。那些充当观众的第三期学员,也看得羡慕不已。他们恨不得自己也能立刻毕业,接受大唐皇帝的检阅。

  检阅完各个方队后,李世民、李靖、李道宗三人回到了主席台就坐。

  “分列式开始,各方队调整队形”赵云泽再次下达口令。

  护旗方队的旗手,由持旗姿势变为肩旗姿势;持械方队中的持枪方队,则有持枪姿势变为肩枪姿势;刀盾手方队将手中的刀、盾,由垂刀、垂盾姿势,变为持刀、端盾的姿势;弓箭手方队也将长弓,由垂弓姿势变为端弓姿势。

  这些动作,都是同时变换,变换的节奏分明,铿锵有力,极富观赏性。

  “踏步走”各方队领队下达了口令。所有受阅官兵,原地踏步调整起了队形。由正对主席台,变为侧对主席台。

  护旗方队首先变踏步为齐步行进,其余各方队依次紧随其后。

  在操场上拐了两个弯后,护旗方队开始通过主席台。当走至距离主席台还有十米时,领队下达了“正步走”的口令。同时,护旗手变肩旗为双手端旗,领队和全体护旗队员,拔出腰间横刀,立于胸前。

  铿锵有力的正步声中,护旗方队通过了主席台。李世民一听到“正步走”的口令后,就站了起来。主席台上所有人,也都跟着站起来,向受阅官兵行注目礼。

  护旗方队之后,教职员方队也变换了步法。与护旗方队不同的是,后面的受阅方队,领队下达的是“向右看”的口令。方队队员在由齐步变为正步时,同时向右偏头,向主席台上的皇帝陛下和文武官员致敬。

  持械方队经过主席台时,队员们手中的武器,同样有持拿姿势的变换。这姿势变换的动作,比起徒手方队来又增添了观赏性。让那些第一次观赏这种新式队列操典阅兵式的官员,看的内心大呼过瘾。

  以前,武库别署成立时,赵云泽也曾组织过阅兵式。可那场阅兵式,人数太少,加之训练时间太短,远远不如这一场阅兵式壮观。就是那些曾经看过武库别署阅兵式的官员,今天看了讲武堂的这场阅兵,也同样大为震撼。

  最后压轴的,是两个骑兵方队。一个骑兵方队手持马刀,另一个则手持马槊。经过主席台前时,两个方队的队员,都将手中兵器扬天高举。

  各个方队通过主席台后,又由正步换成齐步,绕行回到原先列队的位置。

  阅兵式结束后,李世民发表了讲话,对学员们激励了一番。

  之后,便是宣布讲武堂本年度的个项奖励名单。这项工作是由李靖完成的。受奖的,不仅有个人,也有单位;不仅有学员,也有教职员工;不仅有第二期学员,同样有第三期的学员。

  讲武堂对于这些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奖励,以精神奖励为主。都是颁发的锦旗。其实在去年,这种年度奖励就实施过一次了,锦旗的创意,自然是出自赵云泽之手。

  这次,对于受奖人员中的佼佼者,除了由讲武堂发给锦旗外,李世民还赐予了一些小物件,作为奖赏。

  进行完奖赏后,便是宣布第二期学员的授职授衔旨意了注意,是旨意而不是命令。

  这道旨意,是由李道宗宣读的。全体学员、教职员跪听了旨意。

  毕业的学员有八百人,不可能一一宣读详细的授职授衔情况。旨意中,只是宣读了五个典型学员的授衔授职情况,其中就有程处默。其余人等,旨意中只是言明,身有散衔进校的学员,散衔迁升一级,以吏员身份和白丁身份进校的学员,则全部授予从九品下或从九品上的武官散衔。具体授衔情况和职事安排,由兵部另行颁布。

  至此,上午的典礼程序便进行完了。

  此时已经正午,于是,便是一顿饕餮盛宴。这也是第二期学员在讲武堂吃的最后一餐了。

  午饭过后,大多数大臣离开了讲武堂。李世民和兵部的官员,以及将要接收毕业学员到他们之处任职的官员留了下来。

  第三期学员回到各自营帐,开始打点行囊了。下午,他们便要离开讲武堂了。

  李世民带着留下来的那些官员,在讲武堂众高层官员的陪同下,深入毕业学员的营帐,看望了他们。并与他们进行了亲切会谈。把一众学员感动的不要不要的。

  下午未时四刻,毕业的学员带着自己的行囊,再次集结于操场上。兵部的官员,宣读了每名学员的任职任衔命令和分配去向。然后,点到名字的学员,便立即去接收单位的官员处集合。他们的个人档案,也早已分到接收单位的官员手中。

  其实学员们对于自己的授衔和分配去向,也早就有所耳闻了。今天,只是正式的履行程序。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