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空降贞观_东篱泽【完结】(687)

  李靖道:“那我们便在马邑等着这位定襄使节吧。”

  ——分——割——线——

  四日之后,李靖大军开拔至定襄城外。杨政道带领定襄城文武官员,手捧顺表、以及隋王印信、调兵兵符等物,在李靖大军前跪迎。

  因为定襄城还未与唐军交战,杨政道就主动归顺大唐,还歼灭了三千突厥兵。经过定襄使节邹泽和李靖的商议,决定改“降表”为“顺表”。一字之差,意义却完全不同。

  李靖接过杨政道的献城物件,并双手将杨政道搀起,好言安抚。

  随即,李靖率中军两千人入城。其余军队,则在城外驻扎。

  定襄城中,百姓夹道欢迎大唐天军。从他们的表情上来看,似乎不是被强迫的,而是真心欢迎唐军入城。

  ——分——割——线——

  十月二十九,长安城太极宫。

  武德殿中,李世民看了一会儿奏折,忽然抬头望向北方。

  “再过一日,就进十一月了。李靖的中路军,定在十一月上旬打响定襄之战,也不知道他们准备的怎么样了?”李世民自言自语道。

  一旁侍立的黄德海说道:“陛下,李大将军半个月前就已到代州,尉迟大将军更是早已至代州训练兵马。如今,他们定然准备充分了。”

  “但愿如此吧。”李世民摇了摇头,说道,“定襄之战是此次大战的第一战。李靖能打赢这一仗,那是一点都不用质疑的。朕担心的是,中路军能不能迅速克复定襄,取得大胜。这一仗打好了,对其他各路大军将士们的鼓舞意义,非同寻常啊!”

  就在这时,殿外一名内侍入殿,向李世民禀报道:“陛下,定襄道行军大总管李靖有战报至。”

  “战报?难道李靖提早发动了?”李世民一皱眉,“宣!”

  一名满身风尘的士兵进入了大殿。

  不待那名士兵行礼,李世民就急不可耐道:“把李靖的战报呈上来!”

  “遵旨!”

  那士兵将一个竹筒交给了黄德海。黄德海验看了一下竹筒的火漆封印,打开竹筒,交给了李世民。

  李世民把竹筒一倒,两本卷在一起的小册子掉了出来。李世民先拿起一本封皮华美的小册子,打开一看题头,就惊然道:“杨政道的顺表?这怎么回事?”

  他立即看起了顺表的内容。看完顺表,他又立刻看另一本小册子。这是李靖的战报。

  “哈哈哈哈……赵云泽不负朕望啊!又立大功了!”

  等李世民看完了李靖的战报,大笑起来邪帝霸爱:腹黑嚣张妻。

  黄德海连忙凑趣道:“陛下,莫非赵大人又像三年前谋取朔方时那样,刺杀了杨政道?”黄德海作为李世民的贴身总管太监,自然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儿,他也是见李世民兴奋,才想凑个趣,让李世民的喜悦,有可分享之人。

  “那倒不是。要是他刺杀了杨政道,就没有杨政道的这份顺表了。”李世民这会儿正是兴奋的劲头,也不计较黄德海打听这种军国大事了,拿起杨政道那份顺表,对黄德海说道。

  “赵云泽混入定襄城,说降了杨政道,又指挥杨政道的兵马,全歼定襄城中突厥兵。定襄城,克复了!”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黄德海连忙向李世民道贺。

  殿中其余的太监、宫女们,也立即学着黄德海的样子,向李世民道贺。

  “哈哈哈哈……这可不是朕一人之喜,而是大唐之喜。”李世民大笑道。

  说完,他又对那名送信的士兵说道:“你一路赶回长安,辛苦了。朕有重赏!”

  “多谢陛下!”那士兵连忙跪地叩拜。

  李世民又吩咐黄德海:“带这名军士去内务省领两贯钱币,安排他好好休息。另外,再派人通知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前来武德殿!”

  “遵旨!”

  小半个时辰后,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三人,就来至武德殿。他们三人,是大唐此次灭突厥之战的朝中总调度负责人。

  李世民将李靖的战报和杨政道的顺表,交给这三人传阅。

  房玄龄等人看完战报和顺表,也都极为兴奋。

  “陛下,既然定襄已经克复,臣认为,可以命令其他各路大军,对突厥发动进攻了!”杜如晦说道。说完,他就剧烈咳嗽起来。

  “克明,你身子没事吧?”李世民关心的问道。

  杜如晦咳了一阵,道:“多谢陛下关心。臣还顶得住。”

  “克明啊,你都染病半个多月了。要不是大战还未打响,朕实在不好再让你如此辛劳了。你可要多注意休息啊。”李世民又对杜如晦说道。

  杜如晦微微一笑,道:“臣这是旧疾了,一到冬天,就咳的厉害。等春暖了,自然也就好了。”

  李世民点了点头,又对房玄龄和长孙无忌道:“克明的提议,玄龄和辅机意下如何?”

  房玄龄道:“此次大战,大唐准备充分,突厥却是忙于应对。既然定襄已经克复,那就宜从速进兵,打突厥个措手不及。臣也认为,各路大军可以出兵了。”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