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华之魂.星辰谱(全四部)_翟明战【完结】(10)

  △李立三

  李立三,1899年出生于湖南酸陵县一个私塾教员之家。1915年在长沙求学时,在报上看到第一师范的“二十八画生”(毛泽东的名字按繁体字书写共28画)的征文启事,马上前去相会,从此结识了毛泽东。后来,他跑到湘军当了兵。师长程潜因与其父亲同乡并是师兄弟,赠钱让他到北京读书。到京后他又报考了赴法勤工俭学班,于1920年初到法国,干上了别人不愿干的炉前翻砂工。1921年末回国后来到上海,经陈独秀介绍加人中国共产党。随后到中共湘区委员会报到,书记正是当初寻友时结识的润之兄。毛泽东介绍他到安源煤矿从事工运,他到安源后即下矿井、走工棚,很快拉起一支工人队伍,成为安源工运最主要的领导人,并大力在工人中发展党的组织。

  党在领导中国工人运动轰轰烈烈开展的同时,也注意了中国农民运动的发展。在1921年5月间,共产主义者彭湃在他的故乡海丰组织农民,于1922年成立了农会,对地主进行了减租斗争。农民运动的兴起,标志着中国旧式的农民起义的终止,由工人阶级及共产党领导的新的农民运动的崛起。“他们将冲决一切束缚他们的罗网,朝着解放的路上迅跑”。

  △彭湃

  彭湃,1896年出生于广东海丰县有名的大地主家庭。他在自述其家况时说:“被统辖的农民男女老幼不下千五百人。我的家庭男女老幼不上三十口,平均一人就拥有五十个农民做奴隶。”他先在家乡读小学,又到海丰城和广州上中学,后赴日本早稻田大学读政治经济科,在那里接触到马列著作,受到启发,因组织爱国学生活动一度被捕。1921年,他回国后即在广州加人社会主义青年团,回到县里被任命为教育局长。他上任后就组织学生五一劳动节游行,使海丰官绅大感惊骇,县政府马上罢了他的职。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代表大会

  1922年1月,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召开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指派王烬美、邓恩铭、瞿秋白等参加。这次大会在列宁领导下,明确提出了中国民主革命问题,认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就是要反对英、美、日、法等帝国主义,就是要反对封建主义― 军阀制度和封建的土地制度。会议期间,列宁接见了中国产业工人的代表。

  同年7月,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李达的寓所举行。李达、邓中夏、蔡和森、向警予等12名参加大会的正式代表,代表全国党员123人。大会通过了许多重要文件,都是出自李达之手。大会还在宣言中明确了党的性质和规定了党的最高纲领: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政党。他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在这次大会的12名代表中,蔡和森、向警予是一对夫妻。

  △蔡和森

  蔡和森,1895年出生于湖南湘乡县一个破落的小官吏家庭。湖南学界名流、曾留学日本和英国十年的杨昌济教授认为:弟子满三湘,最好的要数毛泽东、蔡和森二人。他说过:“二子海内人才,前途远大。君不言救国则已,救国必先重二子。”

  △向警予

  向警予是土家族,1895年生于湖南湘西淑浦县商会会长之家。因与蔡畅是周南女校校友,而结识了蔡和森与毛泽东。在党的“二大”上当选为中国妇女界第一位中央委员,并任中央妇女部长。

  △高君宇

  在党的“二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的还有党的发起人之一高君宇。他1896年出生于山西省静乐县。1919年五四爱国游行时,他是组织和参加的骨干之一,和许德珩等十几个学生冲进赵家楼,痛打签订卖国条约的官员章宗祥,演出了五四运动壮丽的第一幕。随后,他代表北大学生参加了学联的领导工作。10月,他担任邓中夏主持的平民教育讲演团的骨干和领导。1920年3月,他参加由李大钊指导、由19名学生秘密组成的北大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是李大钊在北京组建的共产主义小组首批成员,成为山西省的第一个共产党人。

  建党前一年,高君宇组建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并当选第一任书记。他做过孙中山的秘书,在莫斯科亲耳聆听过列宁的教诲。

  中共“二大”后,李达与陈独秀的矛盾日益尖锐,李达辞去了中央局宣传主任。翌年,因在建党和发展党等问题上与陈独秀意见不一致,他脱离党组织,回湖南从事教育启蒙工作。此间,他仍和党内的旧友保持关系,并配合着做些革命的宣传工作。

  1923年2月4日,京汉铁路工人为了争取成立总工会,为了反对军阀的高压政策而爆发了政治大罢工,造成了“二七”惨案。

  “二七”运动的深刻教训是: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同盟军,如果没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就无法在毫无民主权利的条件下战胜全副武装的反动派。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3年6月,在工人运动的低潮中党在广州召开了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讨论建立革命统一战线问题。毛泽东、瞿秋白、张太雷、蔡和森、谭平山、陈独秀、张国焘等30人(其中有表决权的27人)代表党员432人。会议正确估计了孙中山的民主主义的立场,肯定了孙中山是革命的民主派,应该与之密切合作。讨论中共党员加人孙中山的国民党,用国民党作为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民主革命联盟,以扩大革命的统一战线问题。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