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华之魂.星辰谱(全四部)_翟明战【完结】(152)

  1921年,陈少敏到青岛日商纱厂当了一名纺织工人。在工人队伍中,她学到了在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在地下党组织的培养、帮助下,于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山东寿光团委妇女部长、中共青岛市委工委委员、职工运动委员会委员、天津市委秘书长、冀鲁豫特委副书记。她对敌斗争非常机智,遇事沉着,临危不惧。有一次她因工作需要到济南去,被国民党特务发觉了,两名特务跟踪她。她临时化装成一个乡村妇女,走街串省,想尽办法尽快地甩掉特务。后来跑到一所女子中学,大模大样地走了进去。在同乡李成章的帮助下,化装成一个老太婆,拿着包袱装作女学生家长的模样,走出校门坐车走了,让那两个特务在校门口傻等到傍晚。

  陈少敏结过婚,也曾生过一个女孩。当时她从事地下工作,带孩子十分不便,就把孩子送到老家寄养。不久,孩子得猩红热夭折了。她丈夫任国祯,是一位教授,20世纪30年代初期,曾任地下山西省委书记,后来被叛徒出卖,惨遭军阀阎锡山杀害。

  年仅二十几岁的陈少敏,并没有因为自己频遭不幸而沉溺于悲痛之中,她失去“小家”之后,便终生以革命队伍为“家”了。

  1934年9月,陈少敏奉中央河北省委之命,负责冀鲁豫边区特委的妇女工作。当时正值黄河决口,洪水淹没淮阳、范县等地大片村庄、农田,几十万灾民挣扎在死亡线上,惨不忍睹。国民党政府拨来的有限救济款,经过层层剥皮,肥了腐败官僚,到了饥民手里已所剩无几。陈少敏化装成牧师,带着圣经、唱诗本、药品,给群众义务诊病,免费发放药品,兼及传“教”——传的是穷人齐心协力闹革命、妇女争取解放的“教义”。她还秘密组织起很多穷人团体,如“讨饭队”、“好人会”,领导一次次“吃大户”、向地主豪绅“借粮”的斗争。结果,在3个县几十个村庄中,建立了几十个共产党地下组织,拥有党员800多人,为后来建立革命武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35年,豫北、冀南一带,土匪多如牛毛,地主、乡绅也纷纷组织民团武装,利用这种形势,陈少敏在“传教”和建立地下组织的基础上,组织起一支300多人、拥有长短枪100余支的红色队伍。这支共产党领导的红色游击队,活跃于冀鲁豫边区,当时传说有一位女司令,人称“陈大脚”厂骑着唐僧取经时骑过的白龙马能日行千里,点豆成兵,双枪百发百中。当时,这一带有“女将军”牌香烟,人们说烟盒上那位骑着骏马、挎着盒子枪的威风凛凛的女将军,便是陈少敏……

  传说虽然有许多人为的猜测和夸大,但反映了受苦受难的劳动群众求解放的愿望和对共产党的钦佩。

  陈少敏因工作需要,经常女扮男装,身穿大棉袄,腰扎黑蓝大腰带,头戴一顶三块扣的大风帽,脚蹬一双大头鞋,出生入死,带领游击队打民团,抢军火,活跃在哨河两岸。有力推动了群众“分粮”、“吃大户”的斗争,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在黄泛区的反动气焰。也为河南坑日游击战争的兴起打下了基础。

  在陈少敏的组织、领导下,队伍很快发展到l000余人,后编人新四军李先念部,成为新四军五师的一支主力部队。

  陈少敏在打仗中总是身先士卒,冲锋陷阵,使敌人闻风丧胆,使人民眉开眼笑。当时边区曾流传着“陈大姐一到,老百姓开门睡觉”的歌谣。

  抗日战争爆发前夕,陈少敏奉中共中央之召,来到延安,参加刘少奇主持的白区工作会议。这是她第一次来到党中央所在地,见到了毛泽东、刘少奇、朱德等许许多多中央领导人,心情无比激动。她向中央汇报了坚持冀鲁豫边区的斗争,受到毛泽东、刘少奇等中央领导同志的嘉奖。

  白区工作会议后,陈少敏进人中央党校学习,结业后先后担任中共江西省委妇,女部长、新四军驻南昌办事处主任、河南省委组织部长、洛阳特委书记等职务。

  1939年,她与李先念等率部南下创建鄂豫抗战根据地,先后任中共鄂中区委书记、鄂豫边区党委书记、新四军鄂豫挺进纵队政委和第五师副政委、中共中央中原局组织部长(书记为刘少奇)等重要职务,并与李先念一起创立新四军第五师。

  在中国共产党内,她是长期主持一个地区的全面工作并直接领导武装斗争的少有的女高级干部。因此,她是党内有数的几个女性中共七届候补中央委员和八届中央委员之一。

  陈少敏在开创、巩固、扩大豫鄂边区抗日根据地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她不怕流血牺牲,多次率部与日伪军作战,指挥部队打退顽军的多次进攻,为加强边区的建设,培训党政干部、妇女干部,不辞劳苦,呕心沥血;为解决边区财政经济困难,她带头纺棉花、种菜;为发动群众参与这一活动,亲自到乡村去做试点工作,与贫苦农民打成一片,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她待同志情同手足,边区上下都亲切地称她“陈大姐”,深受边区军民的爱戴。

  1942年夏天,鄂豫边区遭受了一场严重旱灾,国民党反动派乘机对我实行经济封锁,妄图困死我军。为了战胜自然灾害并粉碎敌人阴谋,陈少敏立即动员群众,组织一百二十部土水车,把小河沟里的水抽进半山腰的塘堰里,再把塘堰里的水抽到山那边的沼地里,灌溉干旱的禾苗。她和农民一样,赤着脚,把裤脚挽到膝益上面,泥一腿水一身地和人伙一起劳动。那一年秋天,群众望着场院里堆积如山的粮食,无限深情地说:“这是陈大姐带领我们夺来的粮食呀!”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